随着主题曲《理想就在明天实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2024年德基金第77期广东廉江军屯建龙小学站乡村艺术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21日,德基金团队携手12名德先生,为廉江市军屯建龙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舞蹈、播音主持、儿童戏剧、足球、乒乓球、非遗手工、自然科学、女童保护等多元化的课程。

一周时间虽短暂,德先生和孩子们却一同经历了许多,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孩子为中心,快乐教学

前两天,最让德先生们头疼的是课堂纪律问题——孩子们太调皮了。

或许是因为,一方面,学校缺乏艺体类老师,副科课程几乎都换成了主课,孩子们接触到新奇的课程,难免兴奋;另一方面是最近忙着准备期末考核,孩子们压力比较大,在无需考试、打分的课堂上,便放松下来。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的天性被激发了出来,自然难以收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德先生们还是摸索总结出了不少方法,比如低年级可以带着孩子们喊口号(如“小嘴巴,不说话”),高年级可以让学生自己管学生;对于调皮的孩子,可以使劲夸,夸到他不好意思,或者让他当科代表,带头守纪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先生们还会“拿捏”孩子们的心理,比如上乒乓球课的班级想学舞蹈,就让孩子们多多配合,顺利上完课,剩下的时间就请老师来教舞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管束只是一时之策,真正要做的,是让教学内容本身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使他们自觉听课,投入到课堂当中。

作为 正式教学活动的补充,我们希望这些艺体、常识类课程可以带给孩子们快乐,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开拓眼界、激发兴趣。

因此,互动和体验就成了德先生们课堂上最常见、最重要的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舞蹈课—搭配道具、伴随音乐律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课—球类游戏、实战练习

在这次支教中, 德基金首次牵手茂德公鼓城度假区,将雷州的蒲草文化和蒲编技艺带进了军屯建龙小学,孩子们对此十分感兴趣,不仅参观了小展览,还亲手编织小物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美术课—文化介绍、手作体验、展览欣赏

而另一门美术课程中,童老师则带来漆染工艺,让孩子们制作自己的扇子和书签,又用定制的泥版和敦煌土, 一起创作了敦煌泥版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非遗艺术课程,既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这也将成为我们持续引进的教学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剧课—主题式、沉浸式、跨学科 (在戏剧表演中,科普健康知识)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播音主持课—情景模拟(当语音播报员、小小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科学课—小实验、小发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童保护课—情境演示(辨别和防范性侵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基金《晓·国旗》—爱国教育

在这些课堂中,德先生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创造了愉悦、活泼的学习氛围。

周中,学校老师来听课时,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说:这几天上主课,感觉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更好了。

这样的效果让我们十分欣慰,毕竟,面对考试和升学,如今教育体系内的所有对象都太紧张了,校长、老师和孩子们紧赶慢赶,即使疲累也不敢松懈,可有时候,适当的休息、锻炼、娱乐、接触新事物,反而能唤醒活力、提高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孩子搭建舞台,鼓励展现

每期支教的最后一天下午,德基金都会进行一场汇报演出。与其说这是支教成果的展示,在我们看来,它更是 一次上台展现自我的机会、一场德先生与学校师生的“大团建” 。

所谓成果,并不一定要动作整齐划一、作品令人惊奇,而是空气中充盈的热情、信心与勇气,心间流动着的温情和诚挚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首当天,艳阳高照,热情如火,空气中弥漫着兴奋。我想,我们收获了想要的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汇报演出开始前,军屯建龙小学副校长李秋丽女士进行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基金负责人发言,并为德先生颁发证书

由于本期学生多,“小小主持人”的报名人数更多,为了给更多孩子锻炼的机会,我们最终选出四位小主持人,由他们独立进行整场汇演的主持。

选上后,几位小主持人既激动又紧张,德基金负责人妃姐便带着他们熟悉主持稿,将念词讲顺,再加上语调变化。在妃姐的鼓励下,孩子们逐渐放开自我,从容地登上了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位小主持人进行主持,汇报演出正式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2)班 街舞《逆战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1)班 语音播报《大美湛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先生 中国舞、拉丁舞、街舞solo《舞蹈风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2)班 足球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2)班 舞蹈《少年中国说》

当童声版《少年中国说》的音乐飘扬而出,孩子们在台前陈老师的提示下,一步步变换队形、舞动折扇时,有的德先生眼里泛起了泪光。

那一刻触动我们的,不知是孩子们认真的模样,是老师面含微笑的引导,是旋律变得轻柔的“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是骄阳下合时宜的那缕微风,还是台下学生脱口而出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年级 科学小短剧《攻城战的进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1)班 舞蹈《孩子的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1)班 科普剧《细胞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先生 集体舞《小城夏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2)班 非遗手工作品走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1)班 乒乓球韵律操+乒乓球表演赛+冠亚季军颁奖仪式

这期支教中,五年级因为即将面临期末抽考,课程较为紧张,难以排练节目。可汇报演出中,其他年级都有节目,五年级的孩子是否会有心理落差呢?怎么让他们也有参与感呢?这时,杨老师灵机一动……

最后的主题曲《理想就在明天实现》,原本只是由德基金支教队伍一同演唱,但这一次,我们跳下舞台,牵起五年级孩子的手,一边唱着歌,一边“开火车”,从台下转到台上。

主题曲《理想就在明天实现》

场面看起来有些混乱,可也是在这样顺其自然的小“彩蛋”中,我们变得自在,我们渐渐融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始人探班,带来正能量

周五上午,德基金创始人陈宇先生与廉江乡贤谢建龙先生共同到校探班,它们分别参观了由德先生们执教的课堂,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德先生们的教学活动

课堂上,德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专业素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陈宇先生和谢建龙先生在旁听过程中,对德先生们的教学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乡贤谢建龙先生还特别激动地跟校长说:“人家短短几天时间可以教出这样的效果,非常不错,我们应该要好好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陈宇先生和谢建龙先生还来到办公室,与德先生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它们关心德先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德先生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溯起来,正因这两位爱心人士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与行动,才有了德先生们与军屯建龙小学孩子们跨越不同地方的相遇。

我们彼此看见,互相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教期间,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会开教学例会。本是最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可当周三下午,德基金负责人妃姐一句“明天就是我们最后一次例会了”,大家才猛然发觉——原来时间过得这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几天的相处时光,悄然浮现在脑海中:

在教学例会上,有人遇到问题,大家便一起想办法,沟通同心得、总结经验;有的德先生课堂上忙不过来,大家便互相当助教;义工老师跑不过来,大家便帮忙拍照、录视频,及时分享到群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见:满头大汗的街舞老师在悉心教导孩子们跳舞;手工老师会在课前找朋友计时试讲、听取意见;乒乓球老师担心字丑不好意思写奖状,但听到自己写学生会更开心,就认真写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之于彼此,也许是从个人信息堆砌出的姓名,到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是一声声“老师”,变成一个个熟识的昵称,是德基金车上的合唱、学校饭堂的早中晚饭、抽空排练的汇演舞蹈、服装道具的帮忙试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样的相互支持、陪伴,是源于孩子,也始终离不开孩子们的。

课堂上,孩子们虽然有时会闹腾,但随着教学内容逐渐深入、丰富,他们便不知不觉投入其中,展现出积极自信的一面。在不同课程中,孩子们显露的一些天赋,也让我们十分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后,孩子们总是好奇我们在做什么,也愿意跟我们一起做。或是围观我们做漆扇、晨练、比赛、“立”德字石,或是和我们聊天、打球、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汇报演出临近尾声时,孩子们纷纷找到我们签名,有的是笔记本,有的是临时撕下的小纸条,有普通的铅笔、水笔,也有漂亮的荧光笔。或仓促,或特地,都是一份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的孩子在老师的本子上写下寄语,有的孩子全班一起做了贺卡送给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某次课间准备去教室时,前面几位女同学慢悠悠地走着,偶然听见一句:“戏剧挺好的。”

还记得,我们晨练地方的树下,一个男同学用手指蘸了雨水,在围砖上画画,又望着自己的画作,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汇报演出上,没有孩子哭,大家沉浸在欢快、热闹的氛围中,尽管即将分别,也并不伤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我们作为支教团队所希望的。

我们进入孩子们的记忆,一起走过一段旅程,带来一些快乐与启迪,或只是使他们短暂脱离繁重的课业,发发呆、做点不与考试挂钩的事。犹如夏日晚风轻拂,不留痕迹,却温润心田,这就足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