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成功合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这两所湖北省的"双子星"大学,一个以文理科见长,一个以工科为主,如果强强联手,会不会产生1+1>2的化学反应,甚至能与浙江大学这样的全国顶尖高校一较高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了解一下这几所大学的历史渊源和实力对比。

武汉大学始建于1893年,前身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建校初期,武大就汇聚了一大批杰出的中外学者,如王国维、蔡元培、陈寅恪等,奠定了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著名的"民国四大校长"之一王星拱,更是引入美国的先进办学理念,将武大打造成学科齐全、设施先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一流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中理工大学则起源于1952年,由当时武汉的7所高校工科系部合并而成,包括武汉大学工学院、武汉工学院等,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重点建设的全国四大工学院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中理工大学在机械、材料、能源、光电等工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为了争创"985工程",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合并热潮。作为湖北省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也萌生了合并的想法。武汉大学原本计划与同济医科大学合并,以补齐医学学科的短板,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成功。

而华中理工大学则抓住机会,先后并入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建学院,组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并顺利入选首批"985工程"高校。而武汉大学凭借自身雄厚的综合实力,也毫无悬念地获得了"985"的殊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果当初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珠联璧合",再加上同济医科大学,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呢?有人乐观地认为,这将是一次强强联合,三足鼎立,"文理工医"多学科协同发展,精心打造一座当之无愧的"学术珠峰"。这样的"超级武大"有望跻身全国顶尖大学行列,甚至能与浙江大学掰掰手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浙江大学也是在1998年通过撮合7个大学而成的,包括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合并后的浙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学科更加齐全,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而且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2003年教育部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浙大有12个学科位居全国前三名,成为仅次于北大、清华的全国第三。如此巨大的成功,也让武大和华中理工大学跃跃欲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有人持谨慎态度,认为合并后的"新武大"未必能兼顾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反而可能陷入"大而不强"的窘境。一个现实的例子是,四川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整合10多所高校而成,其中就包括原成都科技大学。

理论上讲,这样的"天府名校"实力不俗,但在随后的"211工程"评选中,川大却输给了电子科技大学,在四川省属高校中屈居第二。而原本的成都科技大学虽然规模较小,但工科实力雄厚,合并后反而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都只是假设和推测。回到现实,尽管没有携手同行,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各自发展得也很不错。作为湖北的"双子星",两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互相促进,成果斐然。

以最新的学科评估结果为例,武汉大学荣获5A+、22A类学科的优异成绩,在全国排名第七位。而华中科技大学则有4个学科获评A+,18个学科获评A,综合成绩与武大不相上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大学的发展既要有"仰望星空"的远大理想,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务实作为。对一所大学来说,只要找准自身定位,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无论是武汉大学,还是华中科技大学一定能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