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毛主席如同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翻阅文件。
此时他的身体情况已经十分糟糕,所以一些字句较为密集的文件,只能由身边的工作人员念给他听。
他闭着眼睛,没有注意到,身旁的秘书孟锦云神情踌躇,仿佛有什么话想说,但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其实秘书有一件事情,正瞒着毛主席。
她不久前刚刚得知消息,我们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周总理,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周总理是与毛主席并肩走来的战友,他们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成就了一番开天辟地的大事业。
但是现在,他们却与对方永别,毛主席或许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
主席会在什么时间点得知总理去世的真相呢?他又会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
相携与共,彼此信任
1931年,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彼此种下信任种子的那一年,此时的毛主席,陷入了难得的人生低谷。
1930年,杨开慧烈士牺牲的消息传来,毛主席大受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穷追不舍,对我党革命人士围追堵截,也让革命形势越发严峻。
接二连三地遭受挫折与伤害,即便是伟大的毛主席,也会显露出脆弱的情绪。
那时候,贺子珍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所以对主席的状态也最有发言权。
根据贺子珍的回忆,主席当时十分低沉,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身体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就在这低谷之中,周总理出现了。
周总理一直默默关注着主席的状态,也一直对主席极为担心。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敲开了这里的大门,也敲开了毛主席的心房。
他对主席说,一定要坚持下去,中国革命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军者,需要不服输的斗士。
虽然这条道路无比漫长,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总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周总理的劝慰之下,毛主席很快便重振旗鼓,继续自己的革命探索之路。
雪中送炭是最为不易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所以对于毛主席来说,周总理是他最感激的人,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他提供了最大的能量。
1934年10月,由于部分领导人的错误决策,我党在第五次反“围剿”行动中惨遭失败。
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我们不得不被迫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是艰苦的,前方有来自自然环境的未知挑战,后方有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反动派,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时刻都在挑战着我党战士们的心弦。
但是在最危险的境况中,我们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团结,以最快的机动能力应对随时出现的挑战。
1935年1月,长征的转折点出现了,那就是遵义会议的召开,现在,修正错误的时刻到了。
在遵义会议上,周总理公开表态,坚定地站在毛主席那一边。
他说:“只有毛泽东才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他的思想才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最正确的思想。其他人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其他思想也有或多或少的缺陷。”
周总理的这番话说得极为直白,但也非常光明磊落,他毫不避讳地告诉大家,他就是毛主席身后最坚定的支持者。
因为有这份力量,毛主席在面对部分质疑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着最充沛的精力和能量。
无论如何,他也不能辜负那些自始至终相信自己的战友,比如周总理。
经过遵义会议后,周总理非常坦荡地将军事指挥权交出,他认为,毛主席拥有更加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
只有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才能把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无论是参加革命还是组建武装队伍,还是实践革命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周总理都没有丝毫的私心。
他始终把目光放置于大局之上,始终会在最关键的时间节点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实干家,所以愿意尽全力配合毛主席,把主席的一切理论与构想变为现实。
他们两个人的合作模式,从革命时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对于毛主席来说,周总理就是他最重要的“右手”。
没有右手,他的大脑即使有再多的想法,也没有办法把想法变成实际。
他负责提出构想和规划方向,而周总理负责把理论变成现实,两个人的配合极为默契,他们也建立了外人无法理解的深厚情谊。
相携与共,彼此信任,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们都做到了这一点。
1961年8月1日,毛主席应邀参加纪念南昌起义34周年的活动,与他一同出席的,还有周总理。
当天毛主席收拾得很快,所以提前来到了会场,在到达大门口之后,他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周总理是否已经到达。
得知总理还在路上,毛主席也没慌着进门。
他从旁边找来一把椅子,就那样大大咧咧地坐在门口,眼神一直望向远方,正在等待周总理。
总理没到,主席也不想先进去,总理就是毛主席身边最贴心的工作伙伴,他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思考,都能第一时间向对方倾诉,而对方也能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领会他想要传达的意思。
这种默契,非常人所能及,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主席等待总理,总理等待主席,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二人的习惯。
他们就像支撑着新中国的两根支柱,彼此分担着对方的压力,共同成就这一番最伟大的事业。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人,新中国或许都不会是如今的模样,只有他们两个人站在一起,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最大的安心。
领袖的力量,莫过于此,领袖的意义,同样莫过于此。
挂念病情,始终关怀
1972年5月,毛主席得知噩耗,周总理患上了绝症,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其实如果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好好休养,放弃手边的一切工作,周总理的生命有很大的希望可以被延长。
但对于周总理这样一个舍己奉公的人来说,国家的建设工作,永远都会放在个人健康之前。
为了工作,他可以抓住一切能抓紧的时间,即便不眠不休又有何妨。
而主席一直十分关心周总理的身体状况,每一次两个人交流工作后,主席都会加上一句叮嘱,他希望总理能够一个人身体为重,多多休息,切忌劳累。
其实这样的话,总理也向主席说过无数次,因为在70年代,主席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早在1971年,毛主席的身体就出现了明显的不可逆转的疾病,到1972年会见尼克松总统时,一个小时的会客时间,几乎让他撑不住倒在原地。
他的后背全是汗水,衬衫被汗水完全浸湿,若不是旁人搀扶,他甚至没有办法从办公室走回菊香书屋。
那时候周总理劝慰毛主席,希望他能按时吃药,积极配合治疗,多多休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你看,他们两个人对对方的叮嘱是多么相似。但他们都没有做到,因为在他们心中,国家永远比自己更重要。
主席的贴身秘书,回忆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提到了一个特别令人感动的细节。
在周总理不知道的时刻,毛主席总是会默默关心他的病情。
主席的办公桌上有一个本子,上面记载着总理的病情状况,也记载着医生的种种叮嘱。
当时大环境十分特殊,两位领导人要想见面,是极为不易的事情。
不过毛主席可以派自己的警卫员前去探望总理,本子上的内容,就是主席想要向总理传达的叮嘱。
有一次,工作人员给主席送来了一张新的沙发,上面铺着海绵垫子,比主席惯常使用的椅子更加舒适。
毛主席在别人的搀扶下坐了上去,的确觉得极为舒适。
他又第一时间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给周总理送同样的沙发过去,他现在忙着治病,身体肯定很痛苦。新沙发虽然不能减轻他的痛苦,但最起码可以让他坐得舒服一些。”
直到此时此刻,毛主席心中最挂念的人,仍然是周总理。
1976年1月,周总理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这段时间,他经历过无数次手术,身体也承受了无数次折磨,但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身旁都还摆着许多工作文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诸葛亮的真实写照,也是周总理的真实写照。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医院里停止了呼吸,等到邓颖超女士赶到时,他的身体已经逐渐冰冷。
而在中南海的毛主席,还不知道,他的战友已经永远离去。
两次落泪,各有不同
1月8日当天,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孟锦云最先得知了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但是,她却不敢把这个消息如实告诉给毛主席。
要知道,毛主席当时的身体状况也非常糟糕。
如果在猝不及防之下得知这样的噩耗,情绪产生过大的波动,主席的身体很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问题。
孟锦云不敢去赌,所以当时表现非常异常,连话也不敢说。
她原本打算,等主席午睡醒来,情绪相对平稳,身体状况较好时,再把真相告知主席。
所以那天,她心不在焉地读着文件,脸上满是踌躇和犹豫的神色。
如果毛主席还年轻,一定能够相当敏锐地发现她的异常,可是1976年的主席,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那份警觉性。
直到下午3点左右,这个消息才终于瞒不住了。
当时发生的场景,孟锦云一辈子也忘不了。
她对着主席,念出了总理去世的新闻,当听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逝世”这样的字眼时,毛主席的瞳孔瞬间放大。
他不敢置信地睁开眼睛,看了看身边的秘书,然后又默默把眼睛闭上。
孟锦云察觉到,两行眼泪正从主席的眼角流出,那一瞬间,她感同身受,体会到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心伤。
主席和周总理,他们并肩走过多少风风雨雨,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这才终于用双手把新中国托起。可是现在,周总理再也无法继续见证新中国的发展,毛主席也痛失挚友,遗憾终究不得圆满。
主席习惯了坚强,习惯了隐忍,所以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并没有过分外放表露自己的情绪,而是默默流泪,默默舔舐伤口。
但是几天后,关于周总理葬礼的悼词被送到主席办公室里时,他终于再也抑制不住崩溃的情绪。
和往常一样,他听着秘书一字一句地念着那些悼词,脑海中不断回想几十年来的风雨岁月。
年轻的时候,他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他们谈论着国外的革命工作进展,讨论着国内的形势变化,脑海中有无数想法等待时间,关于未来也有无数的畅想。
1931年的彼此信任,1935年的力挽狂澜,1945年的贴身保护,1961年的如影随形……
他们一同经历的一点一滴,这个时代都是最直接的见证者。
突然间,毛主席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捧着自己的脑袋,失控般地嚎啕大哭。
他的声音很大,眼泪仿佛止也止不住,毛主席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被当下的情绪所感染,跟着主席一同哭泣。
周总理的葬礼,主席没有办法亲自参加。
一来,他的身体再也不允许折腾;二来,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他不能以一个病人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到最后,只有一副挽联,向周总理诉说着来自毛主席的悼念。
结语:
革命先辈的情谊,总是那么令人动容。
毛主席和周总理是那个时代最闪耀的两颗明星,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他们一起推翻了三座大山,一起建设新中国,一起把人民放在心中,一起在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上行走。
一个人的离开不是结束,人们的遗忘才是结束,而这两位伟人,会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