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提到我国的水利工程,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峡大坝,这条位于长江之上的水利工程,从建成到今天,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收益。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三峡大坝之外,在长江上还有一座白鹤滩水电站,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计划修建,却因种种原因搁置,最后耗资2200亿才修建完成,目前已经运行三年时间。

那么白鹤滩水电站是否已经收回成本?从计划修建到完成,为何又间隔那么长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2200亿的投资

白鹤滩水电站的修建计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当时长江爆发了特大洪水,在灾后重建和长远规划的双重考量下,我国计划在金沙江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利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云南水利电力厅设计院的先驱者开始在险峻的白鹤滩河段进行实地勘探工作,不过后来因为中苏关系破裂,加上又赶上了“三年困难”这一特殊时期,白鹤滩水电站的前期工作不得已暂停。

到了1965年,白鹤滩水电站又被提上日程,次年我国在在该领域的四十多名专家齐聚云南巧家,对白鹤滩水电站进行时期勘察,在定好初步方案之后,又赶上了那特殊的十年,因此修建计划又被暂时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白鹤滩水电站的修建计划再次被提及。

之后经过十几年的调查研究,白鹤滩水电站项目正式立项,此后便开始对该区域进行工程移民工工作,当完成10.35万人的移民搬迁工作后,2017年白鹤滩水电站正式开始投入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峡谷,此地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查与评估,以及采取高级别的抗震设计。

加之峡谷地形陡峭,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需采用特殊技术和设备进行高边坡稳定处理和地下洞室开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白鹤滩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电站,位居世界第二,其水库总库容191.45亿立方米,大坝为300米级高混凝土双曲拱坝,这些宏大的工程参数直接推高了建设成本。

水电站装备了16台单机容量百万千瓦级的水轮发电机组,这些超大型发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及安装调试均代表了当今世界顶尖技术水平,其成本昂贵,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确保电站高效、安全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白鹤滩水电站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如生态修复、鱼类保护设施等,加上电站建设涉及近10万移民的安置问题,移民安置费用高昂且复杂。

截止到白鹤滩水电站竣工,总投资已经超过了2200亿的成本,如今白鹤滩水电站已经成功运行了三年时间,那么现在是否已经收回成本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探访白鹤滩水电站 2024-06-21-新华网
白鹤滩水电站的价值

作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不仅承受着世界第二强的水推力,更肩负起了“西电东送”的重任,以其年均624亿千瓦时的发电量,犹如一条绿色动脉,滋养着江浙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截止到2024年3月底,白鹤滩水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12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了超过3600万吨标准煤,这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还为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央视网2021.05.30《白鹤滩水电站创造六项世界第一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

尽管以当前补贴电价粗略估算,白鹤滩的直接经济回报约为300亿,远不及其2200亿的巨额投资,但这背后的价值却远非数字所能衡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项着眼未来的战略工程,白鹤滩的真正价值在于其长效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仅三年光景,它已展现出惊人的产能,预示着在未来数十年,它将持续不断地为国家输出清洁、可靠的电能,有望复刻甚至超越三峡工程的辉煌成就,实现长远的经济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鹤滩水电站的多功能性同样不容忽视,除了发电,它还扮演着防洪、航运等多重角色,对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全球清洁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白鹤滩参与碳交易等潜在的附加收益,将进一步提升其经济价值,缩短投资回收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其对下游产业升级的间接推动、作为巨型调峰电站对电网的稳定作用,以及在设备制造、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产生的产业链效应,均在无声中为经济体系增添动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白鹤滩水电站的环境效益同样显著,减少碳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这些虽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贡献,实则为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生态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远看,这些都将转化为实质性的经济价值,其设计寿命长达百年,意味着这份绿色遗产将惠及子孙后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所以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虽初期投资巨大,但其综合效益是全方位且长远的,据估算,仅从上网电价计算,电站每年即可创造逾200亿元的收入,投资回收期乐观估计在十余年内即可达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这不仅是一项能够回本并创造数千亿财富的经济工程,更是拥有不可估量战略价值的国家重器,是中国走向绿色、低碳发展的里程碑式项目。

清洁能源走廊的中流砥柱

早在建设前期,白鹤滩水电站就被国家作为清洁能源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作为清洁能源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全球共识,水能作为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对减少化石能源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624.43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16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惊人的发电能力和减排效果,使其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促进我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贡献显著。

白鹤滩水电站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上采用了大量创新技术,多项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其采用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攻克了高拱坝、特高边坡稳定性、超大地下洞室群开挖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展现了中国在水电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水电站的整体效能,也为全球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能源配置格局中,白鹤滩水电站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清洁电力输送到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有效缓解了东部地区电力紧张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同时,大规模水电的接入,显著提高了电网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强了电网的调峰能力,为风电、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创造了条件,加速了我国能源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型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注重能源产出的同时,白鹤滩水电站也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如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建设、生态流量下泄机制的确立等,努力减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水库的调节作用还能有效缓解下游洪水灾害,改善航道条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体现了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尽管白鹤滩水电站项目迄今已逾2200亿的投资尚未完全回收,但仅在三年内,它便高效地转化出了巨量的清洁能源,成绩斐然。

展望未来,这座位居全球第二的水电站,将作为国际首屈一指的清洁能源走廊关键成员,持续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书写绿色生态建设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