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再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

2007年2月,凌志军刚刚写完自己的一本新书,正当意气风发之时,医生告诉凌志军,他确诊了“肺癌晚期”,并判断他还有三个月可活。

这对凌志军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此时仅有44岁的他正值壮年,就要面临时日无多的噩耗。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使用化疗治疗手段。凌志军一意孤行的拒绝化疗,回家自己进行疗养。

五年后复查,癌细胞竟然完全消失了,这几年他究竟做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患癌后拒绝化疗

凌志军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环境里,父亲是《人民日报》的编辑,凌志军从小便饱读诗书,他立下志愿要做一个科学家。

在他去从军的那段时间中,也从未放弃过学习,一直趁空闲时间自学数理化,争取退伍之后去做研究。

然而事与愿违,他在离开部队之后,在社会上经过几年努力,最终还是靠着父亲的影响,走向了文职之路,成为了新华社的一名记者。

在当记者这些年间,凌志军见识过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情,他的人生阅历也越来越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为他写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为他未来抗癌路上提供了足够的心理素质。

凌志军在写书路上,非常具有天赋,写的好几本书,在当时都很畅销,2007年2月份的一天,凌志军在写完书,准备站起来活动活动的时候,突感晕眩,摔到了桌子上。

本来他认为只是一个普通的低血糖,结果去医院做了详细的体检之后,才发现自己竟然身患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如果不进行治疗,最多只有三个月可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志军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消沉了许久,他脑海里浮现了很多人和事情。事实上,凌志军对于癌症并不感到陌生,因为他的父亲便是因为身患癌症去世的。

当年凌志军的父亲被确诊肝癌,他与家人一起咨询了多家医院,医生都建议他进行保守治疗。因为他父亲的病治愈几率非常低,即便是接受手术,很可能也只是增加无谓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个月后,凌志军的父亲病情发展迅速,生命也走到了结束。此后多年,凌志军都在思考,如果当时选择给父亲进行手术治疗,有没有机会能够治好,或者多延长一些生命呢。

时光不能倒流,如今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医生建议凌志军住院,进行化疗。

凌志军在家人的劝说下,安心的进行了几次化疗,他为痛苦的化疗过程而感到厌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多次都想放弃治疗,凌志军绝望的想,自己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无用功,也救不了自己的生命。

妻子与孩子都在一旁劝说他,开导他,并带着他四处寻医。凌志军也因为化疗的过程太过痛苦,决定不再接受化疗。

他走访了多家医院,这些专家无一不是表示,治愈的可能性很低,只能够通过化疗延长一些生命。

凌志军便想,既然如此,那我还不如好好珍惜为数不多的生命,做一些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不能把自己剩余的生命都浪费在医院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依然保持好心情

凌志军虽然选择离开医院但并不意味着他放弃治疗,依旧每日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保持生活作息规律的同时,也经常会查阅一下关于癌症的书籍。

在总结了众多抗癌人的经历之后,凌志军意识到,很多时候并不是癌症使人死亡,而是人的恐惧心理使得生命走向结束。

不少案例在确诊癌症之后,明明可以活一两年,但患者每日心惊胆战,生活抑郁寡欢,只活了短短几个月,病情恶化严重导致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些人是在日复一日的化疗过程中,受不了这样痛苦的生活,想要主动结束自己的生病。总之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在心底就已经认为自己是活不久的,因此不对生活抱有任何希望。

凌志军在想清楚之后,便经常去各个地方旅行,时刻保持自己的好心情,也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

凌志军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常人来对待,生活的无忧无虑。凌志军的儿子因为他喜欢听相声,还经常带他去听现场,他几乎每次都能开怀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后来凌志军左侧肺部的肿瘤变得更严重了,凌志军勇敢的选择进行手术切除。在手术之后,医生再次劝他接受化疗,凌志军一意孤行的坚持保守治疗。

凌志军的心态乐观,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美好生活中,熬过了一年又一年,距离医生当初说的三个月早已过去了数倍。

凌志军虽然身患癌症,却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以前想做,却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

他享受生活,一日三餐都搭配的营养均衡,而且他根据食谱,忌口大鱼大肉,多吃五谷杂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身体保持活力,他也不在整日沉浸在书房,经常出去晒太阳,散步。凌志军离开了工作岗位,夏天和妻子一起去游泳,冬天带妻子一起去滑雪。

凌志军还在用文字记录着自己抗癌的过程与经历,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这本书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癌症患者。

凌志军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学习一些医学知识,了解自己身患癌症的一些注意事项。他与妻子一起去到全国各地,一边旅游,一边咨询当地有名的医院,如何治疗自己的癌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西医都有所了解,根据医生所建议的治疗方式,凌志军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对症接受治疗。对医学知识了解的越多,凌志军对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掌握的也就更多。

凌志军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远远没有医生所说的那么严重,他对未来生活越来越有希望。

然而使得凌志军信心倍增的,还是来自医生的鼓励,凌志军在抗癌过程中,甚至让妹妹咨询了国外的专家,根据国外专家所描述,凌志军这种癌症,也是有一定的治愈几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五年后抗癌成功

有了专家这句肯定,凌志军认为自己一定会是那个被治愈的患者,他始终不愿意接受痛苦的化疗过程,自始至终都选择的保守治疗。

凌志军认为,久病成医,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要远远比医生对自己的身体了解更深。在拥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之后,完全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自己治疗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志军这些年坚持吃药,锻炼,保持好的生活作息,在饮食上还学习了一些养生知识。总之凌志军一天吃喝拉撒睡,他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他一次又一次打破医生所说的最后期限。

直至五年后,凌志军去医院复查,竟然连他的主治医生都感到非常神奇,凌志军体内的癌细胞几乎已经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也毫无复发的迹象。

换而言之,凌志军抗癌成功了,而且他没有经历任何化疗后的脱发,呕吐等痛苦过程。凌志军就这么一日复一日的享受生活,把生活的重心全部都放在如何让自己更快乐的生活,癌症竟然奇迹般的被治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询问凌志军选择了什么样的治疗手段,效果如此明显,凌志军笑着说我并没有你们那么专业,只是我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了最适合我的治疗方式。

凌志军不仅仅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他还把自己的抗癌之路编写成了一本书《重生手记》,就是为了鼓励同样身患癌症的患者,给他们带来一丝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志军描述说,病友们完全不用谈癌色变,并非所有的癌症都是无法治愈的,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办法,只要对症下药,不愁不被治愈。

在癌症被治愈之前,你若是整日忧愁,身体也会受到情绪所影响,病情变得急剧恶化,从而加速死亡。

现在医学中,有很多病症都是因为生气,忧郁等情绪造成的,因此保持一个好心情对任何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凌志军的经历鼓励了数万名身患癌症的患者,在绝望的治疗过程中,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凌志军曾说,在治病过程中,一味的抱怨和怨恨,并不能减轻自己的任何痛苦,反而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最初确诊的那段时间,凌志军也曾身陷痛苦。他也曾经埋怨过,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这么多人,偏偏是自己得了这种不治之症,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

凌志军在书中写到,“做一个聪明的患者,要比做一个听话的患者好的多”,凌志军还说要学会“向死而生”。

那么你认为治病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听医生建议,还是应该听自己的主观意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