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防部宣布,乌克兰军队在利曼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战场胜利,成功收复了特尔诺沃和扬波洛夫卡东部的俄军阵地,控制了一片面积达4.2公里宽、1.32公里深的土地。这一进展在规模上远超俄军在巴赫穆特的微小进展,后者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计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哈尔科夫,尽管俄方有声音称其部队遭受重创并被迫撤退,但据守沃夫昌斯克建筑材料厂的俄军依然在顽强抵抗。尽管有关其人数仅剩几十人的报道无法得到验证,但形势显然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指出,乌克兰军队近期的战果不仅得益于战术调整和新战略,也与持续的外国军事援助密切相关。美国和捷克的军事援助显著缩小了乌军与俄军之间的火力差距,从1:7降至1:3。乌军在射击精度和火力控制上的优势,使其在某些战线上开始占据上风。
尽管美国的具体援助数量尚未公开,但据捷克媒体报道,乌克兰已通过“捷克倡议”获得了5万发大口径炮弹,并计划在年底前总计获得50万发。这些援助由德国政府资助,德国还愿意为乌克兰购买包括“毒刺”防空导弹在内的武器。
“捷克倡议”目前已有18个国家参与,包括捷克、德国等,一些国家虽未公开加入,但提供了秘密资金支持。斯洛伐克和塞尔维亚虽不直接军援乌克兰,却积极参与相关军援计划,以利用生产能力获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国家,如立陶宛和法国,也在为乌克兰提供军火。立陶宛考虑退出《禁止集束弹药公约》,而法国计划生产并援助大量炮弹给乌克兰。
乌克兰自身也在提升军工产能,今年前三个月的武器弹药产量同比增加了24.8%。然而,与俄罗斯相比,后者的军工产能更为庞大,西方制裁尚未能有效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BC新闻报道,西方制裁因决策谨慎和情报共享问题,未能有效破坏俄罗斯军工生产。俄罗斯依然能够获得关键的西方产电子零部件,并从多国进口原材料。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某些武器产能显著增加,但依然无法满足前线需求,这也是俄罗斯与朝鲜关系密切化的原因之一。据报,朝鲜将从8月起向俄罗斯提供大量炮弹,并可能派遣工程部队支援。
“战争研究所”(ISW)尚未发现朝鲜派兵的迹象,但如果成真,将有助于俄军在前线的部署。普京总统的亚洲之行后,有关朝鲜出兵的可能性被淡化。
最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俄罗斯已开始征召新入籍的外国移民,而乌克兰则释放囚犯参战,预计将有超过4000名囚犯加入“特殊风险突击旅”。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和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均表示,乌克兰必须取得完全胜利,战争才能结束。随着战争的持续,各方的军事和经济资源都将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