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盛夏炎炎的日头将大地晒得滚烫时,一行扮作商人的人马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西瓜地。为了躲避酷暑的侵袭,他们决定在一棵大树的凉荫下歇脚。就在此时,一名农夫从瓜田中捧来了几颗硕大多汁的西瓜,并向这群人敬献上去。他们当中最显眼的那位,一口咬下切开的瓜瓤,连连赞叹其甘甜可口。看着他吮指回味,满脸赏心悦目,谁能想到百米之外,他竟然会突然发出一道奇怪的命令——处死这名瓜农!一时间满怀欢愉的气氛瞬间被一股凉意所取代,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位吃瓜人如此反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乾隆诗文佳作引发疑虑

那是一个盛夏的正午,酷暑难耐,一行扮作商旅的人马正走在郊野一处小路上。为了避暑,他们决定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瓜田旁歇脚。行伍中为首的正是乾隆皇帝,只是他此番下江南微服私访,所以外人很难认出他的身份。

正当大家纷纷在大树阴凉处坐下时,一名瓜农捧着几颗硕大的西瓜走了过来。他看出这群人打扮不凡,多半是京城里来的富贵人家,于是主动把西瓜奉上,以示款待。乾隆接过瓜农剖开的一颗西瓜,品尝了一口。只见瓜瓤晶莹剔透,甜汁满溢,入口生津,顿时让他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和瓜农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起了吃瓜之道。令乾隆没想到的是,这名寻常的农夫口中不仅filozofy中吐出关于人生的哲理,且见解独到,使乾隆频频点头。吃瓜之余,二人又谈及了一些朝中的是非,瓜农对此竟也是驾轻就熟、洞见精深,这让乾隆更是大为惊讶。

原来这位瓜农自幼聪敏好学,家中虽不富有但对他的教育却是孜孜不倦。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尤其喜欢诗词,更对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著作爱不释手,因此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后来即便是在田间务农,他的探究热情也从未泯灭。不仅用博大的胸怀观察着芸芸众生,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领悟着人生的真谛。

听着瓜农谆谆教诲,乾隆只觉他才高八斗,当真是人中龙凤。于是乾隆毫不犹豫地向他发出了朝中显赫的重要职位,希望能征聘到这样一位人才。然而让乾隆没想到的是,瓜农听后却是婉言谢绝了。

他说虽然自己学有所长,但终究祖籍草芥,安分守己才是上上之策。他更是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说:"贤哉回也,一往而深,矿户十操졸斯人者矣。"意思是指孔子的一位弟子孔子丘有多么谦逊和专一,时刻警醒自己不可自满,所以才能一直保持谦逊朴素、潜心学习,值得后人效仿。

听到这番话,旁边早有人开始劝说乾隆别再勉强了。毕竟对方的谦虚谨言并非一味推辞,而是出于对自己的清晰定位。眼下热闹着,还是听从他的意愿,别勉强招安他入朝为官,免得惹出岐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瓜农的话语确实令乾隆动容。一时间,乾隆不禁怀疑,自己虽然才情出众,诗词佳作遍布朝野,但可曾真正领会其中的精微哲理?难道自己一直以来也仅仅是挂名衣冠夫,充其量是书生意气使然,却未拓展出他人望尘莫及的见解?当下乾隆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疑虑之中。

二. 瓜农幽默机智惹怒圣上

乾隆与瓜农那番谈吃西瓜之道的对话,可谓妙语连珠,机智迭出。那位瓜农自有一番独到见解,只是出于谦逊,不愿过多夸耀而已。

起初乾隆以为,瓜农不过是一介草芥之人,应已很是知遇之恩,能够与他把酒言欢,不亦乐乎。谁料到瓜农对于生活的体悟,对于政理的理解,竟如此精深入微,让乾隆这位文武全才、才高八斗的皇帝也要竖起大拇指称赞。

两人对于吃瓜的方式自有一番见解。乾隆向来是从边往里吃,那样可以一口甜过一口,期盼下一口更为美味;而瓜农则主张直接去品尝瓜心,那才是西瓜最甜美的部分,也无需总是对比前后,每一口都是极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听后,不禁对瓜农佩服不已。他说道:"你说的极是!吃瓜固然可以期盼下一口更加甘美,但也正是这份期盼,反而让当下的滋味难尽兴。不如你说的那般,心无旁骛地品味当下,方能百分百体会到吃瓜之乐。"

瓜农见乾隆领会自己的意思,便笑着接话道:"吃瓜之道,正似人生百态。我们切莫总是眷恋已往,更不要总是期盼未来的甜美,而是当下之所是,静心体味,方能觅得真正的幸福与自在。"

乾隆拍案叫绝,说瓜农此语非同小可,简直就是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他又问及瓜农如何能如此拥有超凡见解。瓜农谦虚地说,他自小便喜欢看书,对三教的经典著作爱不释手,所以才有了这些感悟。

两人接着又谈起了为政之道。乾隆就吃瓜之道,向瓜农请教如何治理朝纲。那位瓜农依旧是驾轻就熟、落落大方,对于政理似乎也是了如指掌。他告诉乾隆,百姓就像田间的瓜苗,皇帝就是主人,必须精心培育、呵护有加,方能长成硕果累累的大西瓜。

"可是现如今天下也有不肖之人,就如同田间杂草横生,臭不可闻,必须连根拔除,才不会影响瓜苗的生长。"乾隆听到这里,不禁点头称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瓜农又说:"倘若主人手无缚鸡之力,亦步亦趋不得大西瓜,却又执迷不悟,武断专行,那便是大错特错了。这就犹如主人滥施肥料、莽撞浇灌,直接把瓜苗淹死在水里,不啻是自毁长城,败坏了皇家基业啊!"

乾隆听罢,不禁面色一沉,不知瓜农是在讽刺他管教太严,还是觉得他无能昏庸。不过转念一想,瓜农又岂是那等浅薄之人,定然是出于善意而发之言。于是乾隆只是沉默不语,并未作何表示。

瓜农见状,知道有些言过其实了,便转移话题,问及乾隆平日里是否也亲自下地种瓜。乾隆笑着摇头道:"朕自小就生活在紫禁城中,如何会亲自下田?"

瓜农便笑着说道:"那多可惜啊!您要是尝试过亲自下田,定然会发现更多的乐趣。毕竟,吃自己亲手培育出来的瓜,那滋味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三. 皇帝宫廷生活体验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自小生活在紫禁城内,饮食起居无不是精雕细琢,可谓锦衣玉食。只是即便如此,他对于民间风味也着实心有向往。

那日在田间小路上,乾隆方才品尝到了人间的滋味儿。那西瓜甘甜多汁,与宫中的珍馐果品judging相比,竟有过之而无不及。难怪瓜农说,自家亲手培育的西瓜才是最有风味。想来宫中佳肴虽极尽人力雕琢,可毕竟一味追求奇珍异味,反而失去了食物最朴素的本真味道。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乾隆思及此,不免唏嘘感慨。他想起先皇年间,康熙皇帝曾下诏,要求宫廷御膳房节俭用度,不许浪费食材。可如今宫中的珍馐佳肴之奢华风雅,却是远远超越了往日,着实有违先皇之谆谆教诲。

乾隆此前多在朝野文人笔下读到"民以食为天"之说,却一直未曾切身体会到那份民间的质朴与淳朴之味。这日在田间方才领略了一番,竟也觉得甘苦滋味俱全。乾隆不禁有些羞愧,他生为帝王之尊,理应时刻关注国计民生,分毫亲身体验民间疾苦。可是这些年来,他却只知锺鸣鼎食,与外界渐行渐远。如今一尝到民间滋味,方才感受到自己确实也曾经与子民的生活渐行渐远。

忆及几年前,乾隆陪太后外祖母到天坛祭祀的事,他便更加体会到了自己作为帝王的无知。那时他初次在天坛广场行走,天地之间阔然开朗,竟也不由得感叹起天地广大,自己方才意识到,一直以来都是生活在宫墙之中,世界原来还如此辽阔浩瀚。惭愧随即涌上心头,乾隆意识到,作为一个帝王,自己对于民间疾苦还太过于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瓜农所说的,要体会吃瓜之乐,必须亲自动手下地务农。书本上描述再多,也终究难免有些隔靴搔痒之感。如今乾隆念及此事,也终于明白瓜农的用意。作为帝王想要亲民,就必须要亲身下地走走,不能只是终日高高在上,定于一尊。要真正体会到民间的疾苦与喜乐,就必须要亲身踏入民间,感同身受,而不能只是听信朝中大臣的一面之词。

乾隆自小生于深宫,接受教育全都是由馆阁先生和内廷教习主持,他从未亲耕亲种,也从未真正体会过农夫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而瓜农却是亲手从事农活,历尽春夏秋冬。他们生活环境迥然不同,理所当然对于生活的认知也会大相径庭。这才是他们观点分歧的主因所在。

四. 皇帝偶然亲民实践尝试

虽然乾隆做为一国之君,平日里锦衣玉食,与百姓的生活隔着一层纱。但瓜农的那番话,实在让他意识到了渐行渐远的弊端。于是乾隆决定亲自尝试一番下田劳作,切身感受一把农夫的艰辛与收获的乐趣。

一个月后,乾隆便遣散了随从,独自一人到离紫禁城不远的一处郊野小村落。他化装成一名普通的农民模样,随意在村中行走游逛,探听哪户人家缺少劳力可以雇佣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有一户人家愿意将乾隆雇佣下田。老农见他身手矫健,个头也不小,便将他安排在田垌最边上一小块地里劳作。乾隆虽说并非初次劳动,但习惯了生活在锦衣玉食的营生,当真操起锄头下地时,还是显得相当生疏。前几日不停地出紕漏,惹得老农连番斥责,乾隆只得暗暗忍气吞声。

渐渐地,乾隆逐步掌握了下地的一些基本技能。包括插秧、施肥、除草等等,都不再像之前那般笨手笨脚。日复一日的劳作,也让他对于农夫们的艰辛终于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每天初升的太阳便要在田间劳作,天将黑暗时方才能歇息。

累并快乐着,就这样日月轮转地来到了收获季节。乾隆并不觉得太过辛苦,相反还有些兴致勃勃。面对绿油油的稻田,心中忍不住涌上一阵难以名状的激动和期盼。

收获那天,老农见乾隆这阵子勤勤恳恳,也算是不负所托,便当着众人的面由衷夸奖了他几句,让他自豪不已。就这样,在锄头、镰刀铿锵之声中,乾隆与村中其他雇农一起,开开心心地完成了这一季的丰收。

辛勤劳作之后,大家也舍得在酒楼里痛饮两杯。乾隆拿着自己种下的这一季收获品,喝着淡酒,越发感到满怀欢喜。虽说平日里宫廷珍馐佳肴数不胜数,但今日的这份滋味却是前所未有的甘美。他由衷体会到,这就是亲手种植的果实,那种喜悦与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喝下几杯后,便在酒意微醺之际对农友们说起心里话来。他说他本不是这里的人,而是城里来的。多年来只知道居高临下,看着农夫们在田里劳作,却从未真正理解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直到今天,亲身体验过农夫们的生活,方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不易。

乾隆还说,农夫们平日里吃的虽然都是些粗茶淡饭,但在自己手下亲自收获的这份甘美滋味里,却饱含着太阳雨露的甘冽馨香。难怪古人说"民以食为天",这份天伦之乐,实在是无可比拟的。他平生怕是第一次体味到如此的滋味儿了。

就这样,乾隆在这个小村子里游离了几个月。最后临走那天,村中农夫们还专门为他摆下一场小小的酒宴,让他有些肠肥脑满的同时,也多少有些意犹未尽。在酒醉之际,乾隆还是向大家吐露了自己真实身份。只见众人一听乾隆是皇上,个个吓得目瞪口呆,有的甚至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五. 风平浪静回到宫中反思

乾隆在离开那个小村落时,心中满是感慨万千。他本是帝王之尊,生来就远离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一直都是高高在上、衣食无忧。可待他亲身体验了一番农夫们的生活作风后,方知他们所经历的并非仅仅是辛勤劳作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紫禁城中,乾隆不免又有些反思。朝野大臣们向来都是将农民描绘成了勤勉质朴、知足常乐的模样,但乾隆如今却看到了他们生活中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比如说那些农夫们在酒楼里闲话家常的时候,虽说话语中也不乏对于生活的嫌隙和抱怨,但往往转眼间便换上了豪迈的神情,对着自己这季收获的几捆稻草感叹良多。那份喜悦之情,洋溢在他们的言语之间,实在是教人动容。

他们这般,并非是像书生们所说的那般知足常乐,而是劳作之后收获的真诚欢喜。乾隆方才意识到,他们的生活中,远非只有辛苦和贫穷而已,还存在着纯朴的欢乐与快慰。

乾隆还回想起那个小村落中的风土人情,比之书生们在宫中描绘出的农村景象也是大相径庭。那些田地之间的小路,并非只是村民们穿行的必经之地,更是一条条串联着邻里友情与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网络的纽带。每当夕阳西下,农民们便会聚集在一起,或是在路边或是在宽阔的田垌旁,有说有笑地聊着天。他们虽都是相对贫穷的生活,但在这种时候,却会互相分享彼此手中的那一点点美酒佳肴,从而尽享人生乐趣。

这和理学家们笔下的所谓"落拓不羁、愚陋野蛮"的农村景象截然不同。乾隆恍然大悟,朝野文人们所描绘出来的所谓乡村淳朴,其实只是他们主观臆断出来的景象而已。而那个村落,从头到尾都没有显露出半分"落拓不羁"的模样,反倒是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相亲相爱的生活氛围,处处可见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的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思索之后,乾隆不禁懊恼起自己过去那种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作为一国之君,他本应时时处处关注民生疾苦,可偏偏却疏于体恤。如今亲身下田体验过,他方才意识到,民间生活远不像朝臣们笔下那般单纯,里面藏着太多他所未曾想象到的情况。虽说如今他稍有体会,却也终究只是冰山一角,离真正了解还有太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