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筹拍《高山下的花环》时,谢晋导演亲自到中戏选角,结果他在操场上一眼就相中了走路吊儿郎当、长相有点着急的大二学生倪大红。

倪大红受父亲熏陶,也走上演艺之路,但接连被好几个戏剧学院拒绝,用戏剧学院招生老师的话说:“你是如何长得又老又小的?”

确实,倪大红天生大眼袋加大脑门,这样有特点的长相,放在满是胶原蛋白的脸上,的确是又老又小。

但好在有戏剧学院识英才,被拒多次后,倪大红终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1983年,谢晋筹拍《高山下的花环》,谢晋跟倪大红父亲是朋友,他到倪大红学校选角时,顺便看看倪大红。

谢晋在学校操场蹲了一天,基本上都是快毕业的学生来报名,直到傍晚,倪大红才过来。

此时操场上已经没多少人了,倪大红应该是刚运动完,此时身上都是汗,大脑门上都是细细密密的汗珠,走路也是脚步虚浮,甚至两个大眼袋都随之晃动,整个人都显得吊儿郎当的。

谢晋一看,哎呀!这不就是《高山下的花环》中,那个对着高干子弟一路溜须拍马的段雨国嘛!谢晋当即就拍板了。

倪大红不负众望,虽然还只在大二,但跟《高山下的花环》中其他演技派搭戏一点也不怂,人物形象被他抓到了精髓,演得很不错。

当然,谢晋对倪大红也很照顾,倪大红这个年纪,社会经历少,很多东西都只停留在课本理论上,没有人指导的话就很容易演得空洞。

谢晋就举各种生活中的例子让倪大红代入自己,然后好好体会,好好揣摩,然后再回到剧中,一个流程下来,倪大红就明白了。

比如,倪大红问谢晋:“段雨国明明可以自己努力,为何要奉承高干子弟,把自己弄得一点尊严骨气都没有呢?”

谢晋就会告诉倪大红:“因为社会现状,因为段雨国想走捷径,你要把自己代入角色的处境去揣摩形象,而不能带着自己的观念去分析形象。”

对于谢晋的这段指导,倪大红一直都记在心中,多年之后的采访中,倪大红还在提及谢晋:“他是我的贵人。”

倪大红毕业后,去了当时的主流去处——国家话剧院。

那个时候都以进入话剧院为荣,倪大红也打算进入话剧院磨炼一下自己。

此时的倪大红还处于各种试错阶段,他尝试不同的风格,换不同的戏路,最后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风格,就是我们现在比较熟知的面瘫风格了。

演戏需要刻画的是多方面的,妆发,衣饰,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气质身姿......有人可以兼顾,但有人就要取舍。

比如倪大红,他的风格把肢体动作、夸张表情都削减掉了,只留下了眼神和气质,并通过一些极细微的表情,不动声色间就能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

删繁就简后,没想到竟然取得不一样的效果,没了花里胡哨的表现,反而直击本质,让人物显得真实落地,很容易就能把观众带进去。

观众看倪大红的剧是跟着他同喜同悲,而不是跳出剧目,回归观众视角,不得不夸一下这样的感染力。

就比如大热剧《都挺好》里的苏大强,明明没有什么夸张的表现力,但作起来就是让观众恨的牙痒痒。

而有些回忆类情节,也是没什么特别的表情,甚至倪大红眼泪都没掉,但就是催人泪下。

这就是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