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每个人都能在苏东坡的诗词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读苏东坡的诗词,就是在读一种人生。
他20岁出眉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是被贬官,就是走在被贬官的路上。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送黄州管制,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东坡外出游览山水,在路上碰见一个醉汉,醉汉骂骂咧咧,看苏东坡不顺眼,就把他给推倒了。
东坡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在心中自喜,故写下了: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很高兴自己逐渐被人忘记,没有了前呼后拥,这就是苏东坡的通透。世间有无数樊笼,名与利就是其中一道枷锁。
公元1084年3月,苏东坡接到调令,平迁汝州,易地京西北路安置,虽然没有复官,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4月中旬,苏东坡携家人出发,黄州距汝州1000多里地,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行至金陵江岸时,幼子苏遁不幸中暑,夭折而去,这给了苏东坡很大打击。
因此苏东坡上表,请求暂居常州,得朝廷允准。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辙为了营救哥哥,表请去官为哥哥赎罪,宋神宗不但没有答应,还将他贬为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筠州即今天的江西高安,在常州安顿下来后,苏东坡决定去看望弟弟,再续“夜雨对床”之情。
途经九江时,苏东坡与好友参寥同游庐山,山中有西林寺,亭阁灵秀,树木蓊郁。正游览时,寺中老僧闻东坡至,喜出迎客,并乞诗于壁,因此苏东坡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观潮》。
02.
诗中有复句,首尾相同,但所表达的含义却大不同。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若无缘观赏,必然会抱憾终生。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早已看过钱塘潮,如今再观庐山雨,觉得不过尔尔,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
年少时,懵懵懂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跌跌撞撞走到中年,遇到了许多坎坷和误解,眼中的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
一晃,人就到了知命之年,好多事不再计较,蓦然回首,凡过去种种,不过是一场梦幻。遇到大美的景色,反而波澜不惊。
人生就是这样,想多了都是问题,看开了都是答案,往事如烟而去,忆起曾经年少,初心不改,山水依旧。
这个过程就是成长。
在庐山,苏东坡还写过一首更为著名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首诗都极具禅理,藏着苏东坡一生的感悟。也许很多人会奇怪,苏东坡的后半程人生路,颠沛流离,不停转徙,居一地最长时间不过4年,但每到一地,他总有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哪怕日子艰苦异常。如是儋州。
这就是苏东坡的悟,人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03.
公元1085年,宋神宗崩,太子赵煦即位,为哲宗。
当时哲宗只有8岁,无法亲政,因此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而高滔滔是亲保守派的,故“元祐党首”司马光得重用,启为门下侍郎,也就是副相。
他一上任就废除了新法,将革新派中坚力量全部外放或罢官,之前因反对新法而遭贬的旧臣,如吕公著、文彦博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悉数被召回。
尤其是苏东坡,回朝后完成了三级跳,未足三月就升到了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然而,这样的升迁速度让苏东坡很不开心,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苏东坡早已不想再参与新旧派之争。
尤其是,之前暂居常州时,苏东坡还刻意去看望了王安石,两人一笑泯恩仇,并约好了将来一起养老。
因此,苏东坡此时在朝中的位置就很尴尬,革新派不喜欢他,保守派也因他态度不明朗多有龃龉。
苏东坡一想,既然这样不如出朝,再回杭州做个潇洒闲人。
就这样,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第二次知杭州,当时杭州有瘟疫,苏东坡亲自指挥救助,并自掏腰包建立医馆,为百姓看病。
瘟疫平息后,苏东坡又开始治理钱塘江,修复六井,挖出淤泥筑堤,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种菱,避免水草生长。因此,后世之人在苏公堤望西湖,风景如画。
04.
公元1091年,苏东坡被召回朝,拟任吏部尚书,但当时苏辙居尚书右丞,遂苏东坡又改官翰林承旨。
翰林学士和翰林承旨有着本质区别,后者为宰相的储备人才,故称“内相”。
尽管如此,同年8月,苏东坡还是请求到外地任官,不想留在朝堂之上参与纷争,因此改知颍州。
一年后,苏东坡又来到了扬州任官,不到10个月,再次被召入京,授兵部尚书。不久,苏东坡又因主持哲宗祭祀出任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
这是苏东坡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再进一步很可能就位列宰执,然而好景不长。
公元1093年,高皇太后薨逝,哲宗亲政,这位长期看祖母和臣下脸色的小皇帝雷厉风行,刚登基就开始罢黜元祐旧党,因此苏东坡改知定州。
章惇升相后,恢复新法,苏东坡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次年转官惠州。苏东坡的爱妾朝云,就是因水土不服卒于惠州,时年34岁。
惠州两年后,苏东坡被一叶扁舟送去了遥远的儋州,在宋时,那是真正的天涯海角。可在儋州,苏东坡却留下了卓然的政绩,不仅培养出了第一位进士姜唐佐,还在当地树立了学风,一改蛮荒之地未开之景象。
故,儋州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甚至还有东坡话。
苏东坡在眉州有个老乡,叫巢谷,字元修,“乌台诗案”后,许多人都不敢与苏东坡往来,怕受牵连,只有巢谷亲赴黄州,陪苏东坡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苏东坡被贬儋州时,巢谷已经73岁,他瘦弱多病,可不顾苏辙劝阻,坚持要渡海去看望东坡。过新州时,巢谷身上的钱财被蛮奴盗走,不幸客死途中。
苏东坡还有一个追随者,叫马正卿,字梦得,为太学生,因性格耿直不合群,常遭人挤兑。苏东坡贬黄州后,马正卿毅然跟随,并上表为他在黄州东坡要了一块山地,“东坡居士”就是因此而来。
从这里就能看出苏东坡的人格魅力。
05.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东坡从儋州被召回,调为廉州安置,转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升朝奉郎。
北归途中,苏东坡卒于常州,终年66岁。就木前,苏东坡留有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在嵩山麓小峨眉山旁。
苏东坡为何选择葬在汝州,而不是回眉州故里呢?并且,苏东坡并没有在汝州当过官。
关于这件事有N种说,后世学者也不断考证,却依旧众说纷纭。
河南平顶山市郏县有“三苏墓”,为苏洵、苏轼和苏辙的葬处,但实际上苏洵死后,苏家兄扶柩还乡,将苏洵与眉州母亲墓合葬,此处的苏洵墓为衣冠冢。
苏辙死后,就葬在了哥哥苏轼墓旁,后来这里就成了苏家墓葬群。
当时,苏东坡留遗嘱,最大可能性是因为眉州老家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多年的贬谪生涯,苏家几乎不剩下什么积蓄,为了子女考虑,苏东坡有此安排也是合理。
可苏东坡很喜欢常州,又卒于常州,为何非要选河南郏县呢?
有人说,因为小峨眉山形似四川峨眉山,但这种说法很难成立,苏东坡家乡的峨眉山俊秀挺拔,自古就是宗教文化圣地,而郏县的小峨眉山风貌多有不及。
还有一种“表恋阙之微诚”说,这种说法就比较玄学了,苏东坡半世流离,当不会为表忠心,望阙落冢,他和神宗、哲宗感情都不深,更何况是徽宗。
王闰之的墓志铭为苏东坡亲手所撰,感闰之多年陪伴,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因此,苏东坡过世后,苏辙将王闰之的墓穴也迁至郏县,与东坡合葬。
而苏辙与苏轼感情很好,兄弟俩聚少离多,选择葬在郏县无可厚非,这样后人祭奠也方便。
综合种种来说,苏东坡临终前的选择,考虑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大,他一生辗转,各地为官,而汝州是他唯一没有赴任的地方,这也是一种圆满。
无论如何,自官员苏轼变成词帝东坡后,他的人生都是通透达观的,后人不仅能从他的笔下读到他的生平,也能读出属于自己的过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