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每周一次,轻松实现多重获益。

案例资料

患 者,男,74岁。

主诉:血糖升高10年,乏力、气喘1月。

现病史:缘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外院经测血糖诊断为“糖尿病”。长期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80mg每日一次(qd)、阿卡波糖50mg 每日三次(tid)”,未监测血糖,饮食未控制,体重逐渐增加。 1月前出现疲乏无力,活动后尤甚,伴气喘,无咳嗽咳痰,无肢体偏瘫等。 遂来就诊,查空腹血糖(FPG)19.2mmol/L,餐后血糖(PPG)27mmol/L,尿蛋白2+,尿酮体阴性。 精神疲乏,睡眠尚可,小便频数,大便秘结,体重10年增加60斤。

既往史:8年前诊断“高血压”,规律服用“氨氯地平5mg qd+缬沙坦 80mg qd”,血压控制可。5年前因头晕住院,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现偶有头晕、胸闷。否认“慢性肾炎”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伤寒”等病史。

个人史:机会性饮酒、机会性吸烟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传染病史。

家族史:有糖尿病家族史,否认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 HbA1c:糖化血红蛋白;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诊断:
1.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
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
2型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2.高血压
高血压性心脏病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高胆固醇血症
5.肥胖

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后血糖监测(单位:mmo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分析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病程长达10年,服用口服降糖药(格列齐特缓释片、阿卡波糖)降糖,虽胰岛功能尚可(轻度受损),但血糖控制较差,来诊时FPG 19.2mmol/L,PPG 27mmol/L,HbA1c 13.0%,体型肥胖,且合并多种疾病。

对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高危风险的T2DM患者,无论基线HbA1c水平或个体化HbA1c目标值如何,均建议优先选择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1]。

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新型长效GLP-1RA,除了降糖、减重作用显著外,还可从多方面实现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包括保护血管内皮、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减轻炎症、改善微循环等,且耐受性良好,是更好地管理T2DM不可或缺的治疗选择[2]。此外,司美格鲁肽还能降低T2DM患者的白蛋白尿、保护肾脏、降低肾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可用于糖尿病肾病(DKD)的防治[2]。且qw的注射治疗更为简便,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保障治疗效果。

本例患者经司美格鲁肽治疗3个月后,在甘精胰岛素减量的基础上,FPG从14.0mmol/L降至6.0mmol/L,PPG从15.2mmol/L降至6.3mmol/L;经司美格鲁肽治疗一年半后,HbA1c降至6.9%,尿蛋白从2+变为微量,体重减轻26kg,血脂、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案例点评

Q1

国际权威指南及共识对于T2DM合并心肾高风险人群的治疗目标以及药物选择是如何建议的呢?

叶彬华教授:2024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糖尿病诊疗标准》[3]建议基于患者个体特征和合并症个性化制定治疗策略,并根据人群特点的不同,将T2DM人群分为:1)T2DM合并心肾高风险[已存在ASCVD/ASCVD高危因素、心衰、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以“降低心肾不良事件风险”为目标的人群;2)以“降低/维持血糖和体重”为目标的T2DM人群。

本例患者不仅有T2DM,还合并ASCVD,并已经出现了DKD,属于前文提到的第一类人群。对于此类患者,指南[1]明确指出,其治疗计划应包括可降低心血管和肾脏疾病风险的药物[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或GLP-1RA],用于血糖管理和全面降低心血管风险。这一决策应独立于HbA1c,并考虑个体特异性因素。

Q2

自2023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以来,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受到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格外关注。科学声明对GLP-1RA在CKM的应用给予了详细指导,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下?

叶彬华教授:CKM综合征[4]是由肥胖、糖尿病、CKD和CVD之间病理生理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CKM的病理生理机十分复杂,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炎症以及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机制促进代谢性疾病、CVD和CKD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CKM的恶性循环[4]。

CKM综合征分为0-4期,0期:无CKM危险因素;1期:过度或异常的脂肪积累;2期:合并代谢性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或中-高风险CKD;3期:合并亚临床CVD的CKM综合征,或存在高风险CVD或非常高风险CKD;4期:合并CVD的CKM综合征[4]。

科学声明[4]明确指出,在CKM 2期,对于糖尿病风险因素的管理,GLP-1RA优先用于血糖控制不佳(HbA1c≥9%)、高剂量胰岛素、或者BMI≥35kg/m2(亚洲人群)的患者;在CKM 3期,亚临床ASCVD人群,建议使用GLP-1RA以减少ASCVD风险;在CKM 4期,对于ASCVD人群,建议使用GLP-1RA和SGLT-2i 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GLP-1RA优先用于血糖控制不佳(HbA1c≥9%)、高剂量胰岛素、或者BMI≥35kg/m2的患者。

Q3

最终为本例患者在众多GLP-1RA中选择司美格鲁肽,是出于哪些考虑?

叶彬华教授:为 本例患者选择司美格鲁肽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本例患者病程长达10年、血糖控制差,治疗首选降糖效果强、安全性高的药物。SUSTAIN China[5]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T2DM人群中,司美格鲁肽可显著降低HbA1c水平达1.8%,HbA1c的达标率高达86.1%,且低血糖发生率极低。进一步研究分析显示,司美格鲁肽能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无论患者是高基线HbA1c或者接近于7%,患者的β细胞应答水平可类似健康人水平,按需降低HbA1c,使其降至7%以内。

其次,患者BMI 34.9kg/m2,合并高血压病、ASCVD、DKD,应选择同时具有减重,及心血管、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以期达到良好控制血糖、控制体重、最大程度降低心肾风险的目的。SUSTAIN 6[6]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相对于安慰剂,司美格鲁肽可大大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高达26%,且该效应长期持续;对MACE的3个组分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司美格鲁肽能显著降低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风险达39%。对SUSTAIN 1~7研究的事后分析发现,与安慰剂治疗相比,司美格鲁肽治疗能持续降低T2DM患者的蛋白尿水平,且此作用在治疗16周后即可观察到,并持续整个研究期,其中合并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尿水平降幅最大(达约50%)[7]。且既往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多重心脑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减少体重达6.5kg,使收缩压降低高达7.3mmHg,同时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效减小腰围达6.0cm[5,8-12]。

最后,患者因合并多种疾病,治疗方案中包含了降压、降脂、抗血小板等多种药物,治疗方案本身已十分繁琐,降糖治疗应当选择更简化的方案。司美格鲁肽为GLP-1RA的周制剂,仅需一周注射一次,相比日制剂,患者依从性更高。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煜宇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代谢疾病管理中心副主任
福建省名老中医继承人,院先进个人、十佳临床带教。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代谢与营养分会委员、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
致力于研究: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关节痛等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医治未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彬华

医学博士、硕导、主任医师、副教授、注册营养师
福建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
福建中西医结合学会代谢与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
福建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参考文献

[1]《基层应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指导建议》专家组.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32-38.
[2]叶小珍,邵加庆.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Z1):1-8.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Diabetes Care 2024;47(Supplement_1):S158–S178.
[4]Ndumele CE, et al. Circulation. 2023 Oct 9.
[5] Shi LX, et al. J Diabetes Investig, 2020, 11(1): 142‐150.
[6] Marso SP, et al. N Engl J Med, 2016, 375(19): 1834‐1844.
[7] Mann J,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8(11):880‐893.
[8] Ahrén B,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 5(5):341‐354.
[9] Ahmann A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41(2):258‐266.
[10] Pratley RE,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8, 6(4): 275‐286.
[11] Lingvay I,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7(11):834‐844.
[12] Zinman B,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7(5): 356‐367.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