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没看《喜人奇妙夜》里面这个《小品的世界》!终于有让我精神为之一振的东西了,虽然只有20分钟不到,但这20分钟我从昨天到今天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我好像快要会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严身边没有了土豆,但吕严还是很好笑,而且他竟然还是这个作品的编剧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估计会有人问《喜人奇妙夜》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什么关系。马东官方回答:“米未喜剧战略上的内容产品,不是换了平台做同一个节目,而是在两个不同的平台各自生产了一个内容。”)(庸俗地说就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爱奇艺播,《喜人奇妙夜》在腾讯播。)

自从米未开始开发喜剧节目,我们就知道了什么叫素描喜剧(sketch喜剧),但素描喜剧常常会被理解成“小品”。而《小品的世界》就是用素描喜剧致敬了小品。

吕严新伙伴是经常上各类喜剧节目的何欢、话剧演员邓帅,三个人一起叫“量子力学”。简单概括这个作品是:这回小品里的人物觉醒了。

“虚拟人物觉醒”的故事很常见,《小品的世界》开头就用几个笑点直接提示了这种世界观。连“致敬春晚小品”听起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着迷的是作品中流淌着的独特气场。从小浸泡在晚会小品里把每个小品都盘包浆了才能提炼出这种吐槽点。一般大家形容晚会小品陈词滥调就一句“咱们一起包饺子”,而《小品的世界》里吕严充分发挥自己那种朴素又一针见血的吐槽概括了晚会小品的诸多“习以为常的荒诞”。

莫名其妙的空耳梗,真的很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了哪儿还能分房子啊”和“家里有座机不奇怪吗” 这种点也特别戳我。晚会小品似乎永远停留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那个人人有单位家家用座机的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严说“总觉得我爸会在哪里出现”之后何欢以一种极其经典的小品方式从观众席里念打油诗出场,这就“炸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何欢直接出来,观众肯定会觉得好烦,甚至是“油腻”。但在有这个剧情设定和吕严的吐槽之后,何欢原本看上去的“陈旧乏味套路”的表现却正中观众下怀,看出了高潮:对对对就是这个味儿,再来点再来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每一个“无聊的晚会小品俗套梗”,吕严都会抢在观众前面吐槽,无聊就不再是寡才的无聊,而是设计好的重现和解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成四六八句的打油诗”我直拍大腿,快去看那段才知道这个总结冒出来的时候多拷问灵魂!)

吕严真是天选的吐槽人,他一皱眉一撇嘴都是极致的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晚会小品还是现在新一代的喜剧创作,其实都有一个“如何处理煽情”“是否要上升到高度”的问题。《小品的世界》则用“套路煽情”和“嘲讽套路”的反复出现,用创作者的自我嘲讽一次次去审视和重构“煽情”和“高度”。

“爸爸”和“妈妈”在传统的晚会小品套路里进展吵架、离婚、正能量的时候,每一步吕严都在吐槽其情感之生硬,直到——“我一个没留神这就要包饺子了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精彩的是吕严说出口的吐槽比观众心里想到的那些更精准更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失为一种幸福啊!)

用舞台呈现生活,是有一种不写实的道具体系,在长久的观看中观众早已已经适应了很多舞台逻辑,而这种舞台和生活的差异被吕严重新挑出来,变成人物发现世界虚假的线索,就很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妙的是这个作品的笑点是一直在跳的,观众刚开始进入一个思路又会被带出去。使劲“虚拟人物觉醒”的时候,忽然又来了个现实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注意这里还有个知识点是,长期以来晚会小品是可以调侃男足的。蔡明郭达就使用过这种笑料。)

总之,有了这么多复杂的语境,春晚经典人物的出现才会真正好笑——单纯的模仿已经无法令人发笑,在“人物怀疑小品的世界”这个设定里,卖力的模仿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看《小品的世界》的朋友们先去看吧看完回来再接着读。)

我最喜欢的是结尾三分钟内的表意反复在递进:“但是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这样小品吗”→“还蛮酷的”→妈妈再次击垮爸爸→觉醒的儿子说“我在家已经很开心了”→“妈妈觉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一个创作者来回的自我拷问。取悦观众,绞尽脑汁地取悦,取悦出套路,嘲讽自己的套路,努力升华,升华出新的套路,再去拷问套路。但一 次次创作是需要真心的。只是表演者必须对自己残酷去让观众看到真心。

笑料和重构不断递进的过程里,是观众和创作者在相互下棋。《小品的世界》里观众也在等待着“ 你还能给我什么”,而整个作品确实始终都把观众当做一个棋逢对手的存在,每个小品梗都是迅速走一下立刻开始嘲讽,观众和作品之间是有默契的——其实我们都是在这些喜剧套路中长大的,而且我们快乐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便说一下之前两季“喜剧大赛”都能看出经典春晚小品和赵本山们对年轻喜剧人的影响。《进化论》里就有本山梗,《德古拉和我》的排练花絮里每个人都自动进入乡村爱情氛围。所以我觉得《小品的世界》能把小品重构成这样一定带着爱的。

这两天总是忍不住看《小品的世界》,竟然生出一种的感动。

是啊我们长大了,时代也变了。小时候看了那些小品千百遍,嫌晚会小品烦了,当然,是烦的。可是它的确陪伴了我们,那些梗变成了我们生活我们语法中的一部分。年轻的喜剧人去解构老梗重新创造,但演绎中一定是生出了某种共鸣的——让观众开心好难,但只能一次次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丝喜剧人的悲伤。)

在“量子力学”这个新的创作组合里,何欢(小品演员)和邓帅(话剧演员)都是一个职业做很久、履历很长的“老演员”,但观众认知度一般,甚至可能,以一个残忍的维度来说,他们是还没有走到大众心里的人。

他们在驾轻就熟去完成套路去自我吐槽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呢?我想《小品的世界》凝结着三个演员自己的情感,是一种喜剧人的情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品的世界》也是我这次对“喜人”(这里是双关哟)的感觉。很多熟面孔,大家还在接着做,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尝试,他们挺努力的,我笑的门槛变高了,但是,无论如何,还是会看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一轮”(张祐维闫佩伦)是标准的喜人老面孔,这次原拍档又来了。回头看他们在喜剧大赛一二季的“一轮游”都还挺有特点的,虽然淘汰了,我却一直记得他俩的表演风格和口音,还是很优秀的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季“喜剧大赛”里,他们双双变成最强绿叶,闫佩伦还拿了个“年度后援团宠”,生动演绎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说自己的比赛心态也特别可爱,没有什么理想啊大词啊,悲情啊,就说像打游戏卡着了,总想看看后面什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嘻嘻哈哈中,他们也说,这是一种“执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季《喜人奇妙夜》,感觉他们变强了。《断片山》看似重复的桥段却考验表演,换两个人肯定没这么好笑,最后还是个有点反转意味的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作品本身很好笑之余,也符合他俩一次次闯关的精神。可能一个足够好笑的东西都是投射了创作者心态的。

其他选手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能看出熟悉的那些部分,但他们也在做新作品。大锁还是能很快抓住网络梗再创造,“古希腊掌管××的神”,被大锁的新组合“葱姜蒜”做成了一个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喜剧 女演员的作品总是更有温度和更细腻。

新面孔 王男演绎的《上班的她》是社畜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莎全莎美的《年中大奖》可能创意不是那么新,但是把一个社死梗演得很充分,最后是柔软的。很难想象男领导和男下属的故事最后可以这样柔软,只有两个女演员可以自然而然演到这样的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到了2024年再看素描喜剧,我就会想到,从素描喜剧开始,马东已经给娱乐圈输送很多人才了!

张弛去演张艺谋电影了(《满江红》)、史策演了热门剧(《故乡,别来无恙》)、张哲华参演的电影正在上(《来福大饭店》),吕严和土豆有了自己的小剧集《大王别慌张》,闫佩伦在里面充分发挥自己特色演了个超级碎嘴的唐僧,他们都在从小作品走到更大作品。

所以看看小喜剧,还是会给人一种清新的可以等待的感觉。

从两集喜剧大赛追到现在的《喜人奇妙夜》,总是发现,素描喜剧现在是让我真正感觉到创作力的内容。

因为素描喜剧短,却需要创意和演技。

正是因为体量小,至少可以用很新很新的人,至少比很多背负了太多诉求的项目更轻盈灵活更在积极开采全新的灵感。它始终还有挤出创意和诚意的空间。它还是能看出来喜剧在传承和发展着。

可能,素描喜剧,本就是模拟了“从内心出发”的创作过程,而非是市面上的大项目那样:找个大IP,找个大明星。

小小素描喜剧,除了用创意让观众高兴,没有别的办法。虽然榨创意总是有高有低,但这不是还在榨吗。

再推一下之前喜欢的喜剧作品

~更新的文章总是被大家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