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路网的高速发展,桥梁建造技术日益精进。那些隐没在乡间田野的古石桥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这些古桥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坚固唯美;虽建于乡野间,却仍是公益设施的交通担当。

子午湖是长安公园的内湖,这座“新”湖上,有一座年龄达300岁的“老”桥。这个桥原本并不在此处,而是“搬家”过来的。它就是造型优美的温国堡石拱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国堡石拱桥

温国堡桥是五孔六墩的石拱桥,桥总长有33米。据记载,这座桥始建于雍正十年(1732年),由当地村民马仁宇募资创修,桥体最初位于潏河古河道,也就是现在子午大道以东约500米的位置,是连接原鲁家湾村,任家寨村,大居安村的一座村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国堡石拱桥

到光绪末年,桥体发生倾斜。在1911年时,附近4个村,包括温国堡、任家寨等村的村民募资重建了这座桥,“并添筑南北石堤十八丈,费一千余金,桥南北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温国堡石拱桥。图源:常宁新区管委会

时光荏苒,多年的河流冲刷,使温国堡石拱桥出现桥墩地基不均匀沉降、砌缝泥浆流失,拱券有压裂缝、拉裂缝等问题,需要彻底修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石拱桥自身存在的问题。图源:常宁新区管委会

此外,潏河河道历史上曾经多次改道和漫滩,有一定的防洪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水利部门对潏河进行了治理。治理以后,潏河河道增宽到近90米,这样就出现另一个问题,河道宽度大于古桥33米的跨度,古桥无法满足泄洪的要求,不能继续在新改河道上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拱桥迁建。图源:常宁新区管委会

文物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多次评审论证,最终决定将石拱桥向东迁移850米至建设中的长安公园。为了尽量保持古桥原貌,施工前,文保部门对原石拱桥每一块石头都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对构件也进行编号,全部拍照登记。搬到新址后,再按照原构件原位置原形态进行复建,这样就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修旧如旧的古桥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国堡石拱桥

温国堡桥是典型的五拱拱券桥,桥体如长虹卧波,造型优美。五拱之上各有一个龙首,桥另一侧对应处则各有一个龙尾,每个龙首都造型各异。桥两端立有一公一母两座石狮,石狮造型古朴活泼,雕刻生动,龙首与石狮为桥体增加了审美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狮子

温国堡古桥通过迁建,如今连接着长安公园的环湖路与湖心岛,还在继续发挥着它三百年来的交通功能,它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继续发挥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国堡石拱桥

无独有偶,对古桥修缮与保护的范例还有很多,比如,一位名叫常宁州的老人,曾花费20多年时间,义务修复了子午峪的“左氏桥”等。这些散落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各个角落的古桥、古建,经过官方或来自民间的修缮与保护,跨过时间与空间的壁垒,串珠成链,延续着西安这座古都的历史文脉,让乡愁有“乡”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