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庚午」这一对天干地支的组合,不知道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我就总能想到一个典故,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有一个妹妹,苏小妹总是嘲笑她哥哥的脸比较长,戏谑地说她哥哥“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时方流到腮边”。
可见苏轼的脸的确是足够长,或许是超过了“驴脸”长度的一种“马脸”吧,因为「庚午」的地支是午,地支午就是生肖马。
从生肖马就想到了脸长这个事情,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并不是说四柱中带有「庚午」的人就会是“马脸”,尤其是「庚午」日柱的不要来找我打架。
言归正传继续聊「庚午」干支,「庚午」干支与上一篇文章中的「甲子」同属一旬,都是在“印”之所属的这一旬之内。甲子一旬的地支午位就是「庚午」干支,十二地支的“四正”占了子和午两个,可见「庚午」干支是很有特点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古时候,子和午不是谁都可以用的,比如官府、衙门、庙堂等等建筑的坐山朝向,就都是坐北朝南的子午向。
在这一点上,民居的房屋是不会用子午向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子山午向中的“午”,天然就带有衙门口和庙堂之门的意象。
大家可以仔细的品读一下,尤其是拿到一个有「庚午」干支或者「庚午」日柱的八字,如果又见了地支子,会不会有衙门和庙堂的象。
古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庚午」干支,说“庚午白龙透轻飏,龙入辰宫掌权纲”。如果没有一些取象和纳音理论基础的话,不容易理解这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庚午」明明是庚金坐地支午马,怎么说成“白龙”了呢?
其实也并不奇怪,从两个方面可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把「庚午」作为年柱或者日柱,根据“五龙诀”就能推导出月柱和时柱,天干庚金与乙木相合化金,那么月柱和时柱就是「庚辰」,因为地支辰的生肖属性就是龙,而庚金作为五行金时的颜色类象是白,所以「庚午」见地支辰就是“白龙”。
第二个角度来自于《兰台妙选》,古书《兰台妙选》的开篇第一格就是“马化龙驹”,说的就是「庚午」遇见地支辰,比如四柱庚午、己卯、癸酉、丙辰。
地支午又为胜光、端门,而卯为琼林、酉为寺钟,最终化为辰龙,以龙马精神而轻飏直上,这就是一个很有闯劲儿,又非常想干一番事业的格局。
说到“庚午白龙透轻飏”这个取象,不由自主的就会想到一首词,词中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句话就非常符合「庚午」化白龙直透轻飏的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