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1999年,杨虎城的孙子杨翰前往夏威夷,顺道拜访了张学良。

杨翰原本以为,这位99岁的老人会顾念昔日情谊,带他深入了解一下西安事变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实际上,张学良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只说了四个字,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张学良跟杨翰说了哪四个字?为何张学良对战友之孙如此冷淡?

拜访遇冷,探究西安事变

杨虎城膝下,当初有四子六女。

只不过有些早年夭折,有些受国民党残害,建国后仍健在的仅有一子五女而已。

其中长子杨拯民,1998年因为心脏病发而离开人世。

去世之前,他把子女们叫到身前,说了自己心中未能弥补的遗憾,

“要是能再和张学良叔叔见一面就好了。”

原来,杨虎城和张学良在西安共事之时,两家人关系很好,多有来往。

只是随着张学良被扣,杨虎城又受到蒋介石迫害,两家人就再也没能见面。

眼见父亲杨拯民抱憾而终,他的儿子杨翰有了替父还愿,弥补遗憾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翰

于是在1999年,他去夏威夷出差的时候,特意顺道拜访了张学良。

可等二人在教堂中相遇,杨翰自陈身份时,99岁的张学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

恰恰相反,他只对杨翰说了4个字,“我知道了”,紧接着就陷入到沉默之中,脸上神色亦是寡淡。

那时候,杨翰还以为老人只是身体不好,接人处事时提不起情绪。

可在2000年张学良过百年寿辰,杨翰特意前去祝贺的时候,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眼前的老人言笑晏晏,谈吐流畅,待人也并不冷漠。

可是等到寿宴开始,杨翰再度找到张学良,询问自身爷爷情况的时候,张学良又闭口不谈了,神色也很沉寂。

这种前后反差,让杨翰陷入到了困惑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与杨虎城进行西安事变,是冒着死亡的风险,堪称生死之交。

杨拯民在去世前都想着再见张学良一面,也足以证明两家人最初关系不错,怎么张学良面对杨翰时就这么冷淡呢?

后来,杨翰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西安事变里,可能发生了什么大家不知道的故事。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杨翰特意跑去询问了很多经历了西安事变的老人或其后人,也查阅了很多记录西安事变的书。

最后,他终于大致搞清了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还写了一本《杨虎城大传》,以作纪念。

至于张学良待他如此冷漠的原因,他也有了猜测。

致使张学良如此冷漠的,恐怕不是不满,而是埋藏在心底的歉疚与痛苦。

为什么这么说?这还得将目光聚焦回1936年。

劝阻不成,二人强行兵谏

因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后,张学良本就对蒋介石的指挥有所抵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时,他更是对蒋介石失望透顶,直言:

“内战中一寸寸攻取土地,侵略中一省省土地丧失,如此下去必将走向灭亡。”

张学良是这样想的,杨虎城亦是如此。

作为陕军将领,他在听随蒋介石命令“剿共”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吃尽苦头。

眼见日军来袭,蒋介石犹不悔改,杨虎城多次发出哀叹:

“再打下去,大家同归于尽,要想抗日,就得停止内战!”

正因如此,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向蒋介石上谏,可蒋介石根本不听。

1936年11月,蒋介石更是趁着解决了两广事变得“威风”,把嫡系部队调到了陕西旁边,给张杨二人下了最后通牒:

“你们要么好好听我命令,继续围剿;要么就将部队撤走,我安排其他部队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此举无异于杀人诛心,因为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部队一旦撤走,很快就会被吞并。

眼见蒋介石坚持要打内战,张学良和杨虎城只得表面答应,不过暗地里他们已经做好了兵谏的准备。

两人商量过后,由张学良担任西安方面军事总指挥,于12月12日展开行动。

凌晨5点左右,枪声响起,蒋介石自知不妙,穿上鞋子就翻过院墙,冲向了后山。

可由于太过慌忙,他的鞋子落在了山墙下,这给负责追捕的东北军指明了方向。

最终,光着脚的蒋介石在山腰处被逮到了,直到这时候他都不知道是谁发动了袭击。

直到跟士兵交流一番,他才知道来的是东北军,也就跟着下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抓住了蒋介石,张学良和杨虎城却发生了分歧,杨虎城的意思是不能放虎归山,

可张学良却觉得,只要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就可以把他放回南京去。不仅如此,他还要亲自把蒋介石送回南京,以表诚意。

当时除了蒋介石之外,陈诚、卫立煌等南京的军政大员也被扣押了,因此南京方面一直在积极展开营救。

我党也派出了周总理等人前去“说和”,最终在谈判后,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

张学良按计划把蒋介石送去了南京。

临别之际,张学良也知道此去前程未卜,于是将兵权全部交给了杨虎城,既是作为后手,也是让杨虎城用来自保。

由此可见,此时的张学良还是比较关心杨虎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张学良没想到,他此次一去就被扣押了,直到1990年才被释放。

至于杨虎城,虽然没像张学良一样被判“监禁”,但他与一家老小也是受尽劫难。

杀害抗日功臣

由于杨虎城手中有兵权,所以为了稳定军心,蒋介石并没有直接报复杨虎城。

恰恰相反,他以深造的名义安排杨虎城出国,在卸下杨虎城兵权的同时,不允许他归国。

至于杨虎城留下的军队,很快就被蒋介石安排人接手了过来,随后打散到全国各地,不再是威胁。

杨虎城出国后,很多人都劝他别回来,包括张学良也是这个意思。

因为他一旦回来,必遭蒋介石报复,张学良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杨虎城最终还是选择回国了,用他的话说:

“当初发动西安事变就是为了抗日,现在事变成功,我作为军人,应当出现在战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如人们所料,杨虎城刚到香港就被监视了,后来直接被扣押给关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12年,直到重庆即将解放,蒋介石无法再把杨虎城的人关下去了,于是下达了一项残忍的命令:

“将杨虎城全家处死!”

毛人凤将这个任务分配给了杨进兴、杨钦典等人,杨虎城一家惨遭杀害,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没逃过一劫。

执行完任务过后,那些昔日的刽子手们,也就逃窜藏匿了起来。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历史终将给予他们审判。

逃到南充一个普通村子里,冒充流民的杨进兴,最终在1955年人口普查时被发现,1958年判刑处死。

除了幡然悔悟,参与营救了19名革命志士的杨钦典外,其余人大多遭到了法律的制裁。

杨钦典虽然活了下来,但也饱受良心折磨,一生都活在对杨虎城一家惨案愧疚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得知杨虎城一家的死讯后,心中最受震动的其实是张学良。

因为张学良才是西安事变的总指挥,逮捕蒋介石及其守卫的命令,也是张学良下达的。

可作为主角的他仅仅是受到了监禁,反倒是杨虎城一家,遭到了蒋介石的屠戮,这让他心生歉疚。

更重要的是,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其实是不支持释放蒋介石的。

只不过,杨虎城最终向张学良妥协了,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故友一家心怀歉疚,这或许是张学良在面对杨翰时,无话可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其实这并不值得纠结,因为张学良在被囚禁期间,也曾面临数次生死危机。

但往事如风,都已经过去了,再去探寻谁对谁错并无太大意义。

薪火相传,英雄血脉留存

杨虎城虽然受到了迫害,英年早逝,但是他的血脉与精神却流传了下来。

1937年之后,长女杨拯坤读完高中后,就投身到革命队伍之中,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他的大儿子杨拯民,在1938年入延安抗大、马列学院学习,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拯民在部队里作出了成绩,深得彭德怀青睐。要是能等到1955年大授衔,他很可能会被授予少将军衔

不过建国后他就离开部队了,因为当时他觉得仗已经打完了,接下来战场在其他地方,比如说石油,比如说工业化。

此后他又曾在材料部门和全国政协工作,贡献卓著。

我们上文所提到的杨翰,就是杨拯民的小儿子。

至于杨拯民的妹妹杨拯坤,同样也是非常了不起,性格低调,但职务却做到了正厅级。

为了不让大家知道自己将门虎女的身份,她甚至特意起名周盼,以至于很多相处多年的同事都不知道她的身世。

至于杨虎城的其他4个女儿,也都继承了他的爱国精神,为国发光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拯美

杨拯美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放弃了优渥的物质生活,选择到最艰苦的大西北去。

原本可以在市委工作的杨拯英,一直坚持扎根在基层学校,教书育人。

从小与父亲分别的杨拯汉,长大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归来后放弃发展,跑去支援西疆30年。

最后是杨虎城最小的女儿杨拯陆,22岁时就因为地质勘测而去世了,被追认为烈士,令人钦佩。

几个子女个个成才,这和杨家的家风有很大关系。

杨虎城有过三段婚姻,其中原配罗佩兰在1926年因病去世,另外两个夫人分别叫做张蕙兰和谢葆真。

其中谢葆真和杨虎城一路颠沛流离,其实没有太多精力照顾孩子。因此杨家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在老家的张蕙兰抚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蕙兰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和杨虎城一样,有着浓烈的爱国之心,和极高的思想觉悟。

因此在杨拯民提出要去参加八路军的时候,她才会大力支持。

女儿读完高中后,她也鼓励女儿去延安参加革命。

后来的几个孩子,也都是她一力带大的,这一子五女中,没有一个是她的亲生骨肉,但个个都把她当做亲生母亲。

由杨虎城作为表率,又有母亲张蕙兰悉心照顾,杨家的孩子们自然个个成才。

除了杨虎城外,西安事变的另一个主角张学良,其实也有血脉留存。

其中三子一女都是他和于凤至生的,最小的那个儿子则是他和赵四小姐所生。

只可惜张学良的三个儿子都夭折了,只有女儿和小儿子在世,也算是聊有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张学良之所以不愿和杨翰深谈,与其说是对杨虎城有意见,不如说是对这位老友心怀歉疚之意,也不知该如何开口,诉说当年之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