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15个年轻人
告别老师和父母
登上了开往祖国西部的列车
他们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背着行囊、带着户口
扎根到沙漠深处
在新疆且末县的
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多年
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
“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今天,我们想把他们的故事
讲给你听
因为一句话
15个大学生去了沙漠深处
2000年春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
到保定学院(时名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招聘
侯朝茹、李桂枝、井慧芳
王建超、王伟江、庞胜利
辛忠起、朱英豪、周正国
丁建新等15名优秀应届毕业生
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签约
2000年,即将赴新疆任教的15名毕业生在母校门前合影留念
他们中有党员
有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
有的通过了专接本考试
有的已经联系好了
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
因为前来招聘的段军校长一句
“我们那里特别缺老师”
他们放弃了更好的机会
告别家乡
选择了远在沙漠深处的且末
2000年8月,丁建新举着“到西部教书”的旗帜,一行15名支教毕业生到达且末
这次签约
不是几个月或两三年的短暂支教
而是意味着要
带上户口本去那里扎根
很多人是瞒着父母做的决定
李桂枝是当年的省级优秀毕业生
河北省多所重点中学想跟她签约
可她偏偏选了且末
这个之前连河北省会石家庄
都没去过的定州姑娘
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母亲不愿意女儿走那么远
整整一个暑假都在和她冷战
出发那天
李桂枝提着行李走出家门
母亲在后面说了句:
“到了,写封信”
李桂枝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她不敢回头
“嗯”了一声就出发了
李桂枝
“你以后不要提‘不孝’二字
你这是到了祖国需要你的地方”
乘火车转汽车
一路向西
经过5天4夜的辗转奔波
他们终于来到了新疆且末
因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干旱和风沙
时时考验着这里的一切生命
一路上,他们越走越沉默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
但新疆的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想象
看到墙皮脱落的简陋学校
吃一口风沙“佐料”的面条
他们才真正清楚自己置身何处
曾经的教室是这样的(复原后)
没等他们调整好情绪
老天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沙尘暴来了!
天毫无征兆地暗下来
漫天黄沙仿佛一堵墙
黑压压地围过来
能见度不足几米
到处是呛人的土味
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第一次
他们才明白
为什么这里一场风
就能“刮”跑几个老师
那时候的且末
每年特大强沙尘暴天气有16天左右
扬沙天气高达60多天
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日子
都被浮尘笼罩
辛忠起说
有一次刮风忘了关窗户
屋里全都被土埋了
清理出去半桶土
气候干燥让他们
手爆皮、流鼻血
最考验他们的是
这里偏远、闭塞
当年离别的站台上
他们都说要常回家看看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
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去且末前
庞胜利和父亲约定
每个月写一封信
汇报他在新疆生活和工作的情况
而这一封家书
需要漫长的等待
庞胜利3月9日写的信
父亲收到时已经3月26日了
虽然他去且末父亲很不舍
但还是在信中说:
“你以后不要提‘不孝’二字
你这是到了祖国需要你的地方
现在号召全国人民到那里去开发
你是祖国的排头兵
是好样的”
父亲写给庞胜利的信
离家太远了
无法在父母跟前尽孝
成为他们共同的遗憾
24年过去了
有些人的父母已经离开
就在丁建新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
匆忙从且末赶回老家
只有荒凉的沙漠
没有荒凉的人生
“只有荒凉的沙漠
没有荒凉的人生”
这是他们当年去且末时
中途经过塔中
在路边的大铁架子上看到的
这句话震撼了当年的15个年轻人
成了他们的人生格言
李桂枝在塔中留影
这么多年,他们不是没有机会回老家
经常有亲戚同学跟他们说
老家什么地方招聘老师了
你们在且末待不习惯就回来吧
或许大家都有过离开的想法
但没人真的离开
“开始那几年
大家都是单身
就把自己的全身心
几乎都投入到了教学中
每天吃住在学校里
与学生生活工作都在一起”
忆起当年
庞胜利如是说
老师全身心投入教学中
大家都想干得好一些
把成绩搞上去
同去的15个人也在暗暗较劲儿
辛忠起说
“第一届学生
学校破格让我们带到初三
那一届学生中
有57个人考入了巴州著名的高中
中考成绩在巴州名列前茅
且末教育‘老末’的帽子摘掉了”
老师全身心投入教学中
选择留下
说起来简单
落实到具体的日常
是无数繁琐的细节
考验的是细水长流的耐心和付出
到且末七年后
周正国认识了保定姑娘刘庆霞
谈了半年“手机恋爱”
两个朴实憨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选择结婚
婚后
刘庆霞辞去老家的工作
跟周正国来到了新疆
到了新疆
两个人却没有在一起
一个在且末
一个考到了和且末相距
1700多公里的塔城教书
在交通便利的今天
从且末到塔城
开车也要十七八个小时
当年两人见一面单程就要两天
孩子想周正国
在路上看到戴眼镜的叔叔
就追着喊爸爸
孩子三岁那年
一家人才终于团聚
周正国一家三口
“老师都在这里
我们在这里就非常安心”
当年
他们带着对远方的向往来到新疆
20多年来
他们也在一批批学生心中
种下“走出去”的小种子
辛忠起教过的学生
依力亚·吾斯曼曾发微信说
是老师们让他骄傲地走出了那片沙漠
这让辛忠起非常感动
“我本身也是来自太行山
我小时候,我的老师也说
我们要走出那片大山
现在,我接过接力棒
让我的孩子走出这片沙漠”
依力亚发朋友圈感谢这些河北来的老师
也有很多走出去的孩子
又选择回到且末
2016年
庞胜利的学生杨芳
从新疆师范大学毕业了
回到且末二中任教
也成了一名思政课教师
杨芳说
“老师们那么远过来
都能在这里扎下根
我自己的家就在这里
我也能在这里扎下根”
杨芳
魏晓雅从新疆财经大学毕业后
也回到了且末二中
“他们也很惊讶
一见到我就说
‘你怎么回来了
你怎么没有待在上学的地方呀?’”
魏晓雅告诉记者
老师都在这里
自己在这里就非常安心
魏晓雅
24年来
他们教过的一批批学生
考入全国重点院校
很多人毕业后自愿回到家乡
成为教师、医生、警察等
这就是他们万里跋涉
苦苦追寻的意义和价值
侯朝茹说
“我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
他们的成长映照着我的青春
这是我一生追求的价值和幸福
值得了!”
从且末走出的一批批优秀学生
因为选择了需要
青春便变得更有意义
如今,越来越多的保定学院的学子们
以他们为榜样
选择了西部
选择了边疆
2000年以来
保定学院的300多名毕业生
奔赴西部基层
他们扎根西藏、广西
云南、甘肃、四川等地
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今年
保定学院又有15名毕业生
跟新疆且末签订了合约
延续着保定学院的西部支教之路
15名保定学院的毕业生即将奔赴新疆
如今
这15位年轻人选择到新疆去的原因
更多元也更笃定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后
边疆的环境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决心在前辈曾奋斗过的地方
接好下一棒
李桂枝动情地说
“我们很平凡
平凡得就像塔克拉玛干的一粒沙
因为选择了远方
选择了需要
我们的青春便变得更有意义”
如今的且末县第一中学校园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15个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
在沙漠中浇灌祖国的花朵
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向你们致敬
(人民日报、河北青年报联合出品 鸣谢:保定学院、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