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提出,到2026年,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类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指南》明确了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两个建设思路,其中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七个部分。

具体来看,标准体系涉及的业务包括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计算设备、算力中心、系统软件、开发框架、软硬件协同、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智能体、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移动终端、数字人、智能服务、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科学智算等领域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标准化是对产业的规范,这种规范从产业自身来说,有多种益处,比如能够提高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安全性,尤其是数据信息安全方面,人工智能当下是广受质疑的,再比如生态开放,人工智能功能应用需要通过API接口,这个接口涉及兼容性的问题,也就需要标准来规范。并且,人工智能未来也要赋能许多产业,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形成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标准化来规范。”

盘和林认为,标准化让人工智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未来能够更好地落地到行业中去,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多元化应用落地,进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指南》的发布,对于产业端来说也有实际影响。有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负责人表示,会密切关注后续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但目前可能更多会辐射到头部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仍有长期可期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