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杭州市政府官网刊文回应了《关于试行机动车停放以分钟为单位计费的建议》。杭州市发改委答复称,之后将试点并鼓励缩短计费周期,对各类信息公开公示,保障消费者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124号提案的答复

据此前报道,在杭州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上,有杭州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试行机动车停放以分钟为单位计费的建议》。7月1日,杭州市政府官网刊发了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124号提案的答复。

针对建议中提出的“试行机动车停放以分钟为单位计费”,杭州市发改委表示,对于探索优化杭州市停车收费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杭州市发改委答复称,前期与相关部门及企业开展多轮研讨,并深入停车场进行调研分析。鉴于计费周期直接影响市民停车需求及时长等,与停车资源利用息息相关,需综合考虑优化路径。针对上述建议,下一步将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收费政策研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交流沟通,试点缩短计费周期,研究调整停车区域等级方案,稳步推进停车收费政策改革。

二是加强停车收费管理。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的社会停车场库,鼓励缩短计费周期,加强收费监管,对于违规收费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维护车主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收费标准公示。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加强停车信息平台管理应用,对收费政策、停车场分布、使用状况等信息进行公开公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某停车场(与新闻无关)(图源:深圳新闻网)

在杭州市发改委的答复中,还列举了本市和其他地区的停车收费明细:从计费周期来看,道路泊位有上海、深圳、广州等设定为30分钟,也有南京、北京等设定为15分钟;政府定价停车场有深圳等首小时按小时收费,首小时后计费时间缩短为半小时,也有无锡等设定为半小时,也有南京等设定为15分钟。

据介绍,计费周期设置越短,则计费越为精准,避免出现“超时1分钟,多收1小时”的收费现象。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开始探索或出台相关规定,缩小停车场计费单位时长。

2022年7月,西安市发改委曾发布通知,公开征求关于《西安市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该意见稿规定:机动车停放每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调整计费方式时应等额分解,保持价格稳定。

2023年6月,江苏常州发布《关于调整常州市主城区机动车免费停放时长和部分停车设施收费标准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以15分钟为计费周期。

此外,《贵阳市停车场条例》明确规定,该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按照时长为单位计费的,道路停车泊位以15分钟为计费单位时长,道路停车泊位以外的其他停车场以30分钟为计费单位时长。

关于杭州市现行停车收费政策,市发改委介绍称,杭州市在2014年制定出台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将停车区域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道路泊位核心、一级、二级区域首小时标准分别为10、6、4元,首小时后每小时标准为12、8、6元,计费周期为半小时。政府定价停车场按区域等级分别制定最高收费标准,由停车场向市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后执行,首小时按小时计费,首小时后按半小时计费。另外西湖风景名胜区停车场和道路泊位单独制定收费标准,并在节假日、旅游旺季双休日期间实行上浮。

极目新闻综合澎湃新闻、新华社、各地区政府官网等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