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国学生活
2024年三伏时间
初伏:2024年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
中伏:2024年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
末伏:2024年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
此时,天气炎热潮湿,“伏邪”最易伤人,除了常见的热症,许多健康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跨越了7、8月份,属于典型的“长三伏”。
如今尚未入伏,但南北方多地都已经开启“烧烤模式”,气象专家预测,这将是60年难得一遇的极端炎热天气。
三伏天,是避暑的时节,也是养生的时节,有“病根儿”在这里落下,也有旧疾在这里缓解。
那么,今年三伏天究竟有什么讲究呢?又该如何适应时节养护身心呢?
三伏养生防三“气”
1.防寒气
《黄帝内经》中讲:“病起于过用,需防因暑取凉。”
三伏天酷热难耐,空调、电扇、冷饮成了人们降温消暑的必备品。
但过度取凉,体内寒气便会积蓄,以致引发风寒感冒、头痛酸胀等症。
因此,盛热的三伏天,防寒反而更加重要。
天气再热,也不要长期紧闭门窗,待在空调房内,开空调过夜、洗冷水澡、大量喝冷饮更不可取。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控制在26℃左右,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尤其是头部和关节部位要特别注意保暖。
夜晚睡觉时,可以用薄被覆盖身体,并在睡前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2.防湿气
入伏前后,降雨量增多,气温居高不下,以致阳燥盛行于外,阴湿潜伏于内。
中医认为,湿气为“万病之源”,伤脾胃,损阳气。
年轻人长痘、水肿,老年人长斑、体虚,都是湿气淤积的表症。
古语有言:“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饮食、居处。”
平时可多开窗,保持室内的干燥和通风,适量进食薏米、红豆等食物,也能很好地帮助身体健脾祛湿。
3.防暑气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夏季暑气盛行,而三伏天作为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段,暑气更是达到顶峰。
暑邪极易伤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轻则气阴两虚、头痛乏力,重则恶心呕吐、危及生命。
三伏天里,需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外出,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如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
天气炎热,人体毛孔外张,体内津液也会随着出汗量的增多而损耗。
多喝水能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也可适量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等清热解暑的饮品。
三伏食疗记三诀
1.吃三饭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末伏烙饼卷鸡蛋。”
养生之道,不过饮食、起居、喜怒,在适合的时节,吃适合的食物,对身体大有裨益。
- 头伏吃饺子:
三伏天热,食补以平补为佳,饺子正是平补的最佳选择。
饺子营养丰富,能很好地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气,促进食欲,增强体质。
另外,饺子状似元宝,元宝藏福,三伏天里吃饺子,也是图个好兆头,过一个福气满满的盛夏。
- 中伏吃面条:
中伏天气最热,人体容易大量出汗,消耗体力。
煮一碗热面,可以快速补充身体流失的能量,吃完后出出汗,也能驱散体内寒气;
吃一碗凉拌面,加入一些时令蔬菜,既可开胃解暑,又能满足口腹之欲。
- 末伏吃烙饼:
末伏时节,天气仍然炎热,但逐渐进入收尾阶段,人体经历体力消耗过多,补充能量是重点所在。
相比于饺子和面条,烙饼的做法更为简单。
烙好的鸡蛋饼,饼皮酥脆,鸡蛋香嫩,搭配一些清爽的蔬菜,美味与营养兼得,是夏日补充能量绝佳美食。
2.食二瓜
- 苦瓜:
俗话说:“夏季吃苦,胜似进补。”
中医认为,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脾、胃经,能够清热解毒、降火消暑,特别适合在夏季食用。
苦瓜炒蛋、凉拌苦瓜都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苦瓜性凉,脾胃虚弱、体寒的人不可过度食用。
- 冬瓜:
冬瓜性凉味甘,含水量丰富,不含脂肪,老少皆宜,适当食用能起到利尿消肿、清热解暑的作用。
冬瓜汤、冬瓜粥都是夏季理想的食疗选择,既缓解暑气,又可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
3.品一茶
绿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作用。
夏季饮用绿茶,能补水分,除暑热,可在绿茶中加入适量薄荷叶,更增清凉之感。
《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自古以来就是消暑佳品,夏日难免困倦,品一杯绿茶,养性修身,提神醒脑,日子也会清凉许多。
三伏祛暑做三事
1.宜静坐
三伏天里,不论是潮湿闷热,还是高温燥热,都容易使人烦闷不堪,内心更添一份热气。
《黄帝内经》中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此时,不妨抛开生活的繁杂琐事,寻一处阴凉通风之地,闭目养神,静坐休息。
静坐时,调节呼吸,心无杂念,将身心放松,使气血缓和,自能体会到另一番天地。
2.宜发呆
古语有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
思虑过多,耗费心神,徒增愁绪,炎热的三伏天里,更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忧思伤神,落下病根。
不妨给自己一些发呆的时间,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什么也不做,静静地发呆,放松身心,以缓解压力,恢复精神。
3.宜静心
生活的琐事,天气的炎热,容易使人心烦气躁。
所谓万化根源总在心,燥则生动乱,燥则伤身心,消暑的上乘境界,在于静心、平心。
烦夏不如享夏,人不能改变天气,却能改变心情。
心静则凉,心态平和,身体自然少受暑热之苦。
“若得三伏闲情在,便有清凉藏心中。”
三伏将至,酷暑将临,盛夏的热情已经在向人们招手。
“伏”亦是“福”,在这流火的三伏天里,愿你把夏日的暑气驱散,将生活的福气收满,身健、心静、人无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