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来不是负担

看完卷宗的最后一页,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走到窗前,揉揉发酸的眼睛,伸伸疲惫的腰身,看着窗外马路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嬉戏打闹,青春飞扬。

回头看看办公桌上的卷宗,心情非常沉重……

这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叫张强(化名),案发时刚刚十六岁,为了替哥们儿“平事”,持刀将对方戳伤。社会调查报告中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张强在两岁的时候,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了,法院将他判给了妈妈,爸爸在离婚后到外省打工,重新组建家庭。在张强的心中“父亲”是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概念,“父爱”对他而言更是一种奢望。妈妈为了生计,也是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交友情况。一个十六岁、本该受到父母关爱、呵护的孩子,却因为爱的缺失,远离了原本属于他的亲情港湾,拥有了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童年。就是这种孤独、无助,让他最终选择了辍学,过早地步入社会。也正是这份孤独、无助,让他选择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称兄道弟。

在提审张强时,我问他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他面无表情地说:“我忘了,就和公安讯问的一样。你们看着写吧”

问他有什么爱好,他也只是淡淡地答了句:“没有。”

在离开审讯室时,他轻轻地问了句:“姐,我会在里面待几年?”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是一个懵懂少年,此刻脸上满满的全是对生活的绝望。作为从事未检工作的检察官,在我们眼里,像张强这样的未成年人除了是案件当事人,他们更是一个个孩子。我们的责任是用心挽救每一个孩子,将爱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孩子的心灵里,面对这样一个孤独、绝望的孩子,我们要给他生活的希望。

回到单位,我仔细审查了公安机关补充来的社会调查报告,张强是一个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孩子,之所以选择辍学是觉得自己学习吃力,不想再给妈妈增加经济负担。这一次因朋友的电动车被他人骑去碰坏,对方不给赔偿。张强觉得不好给朋友交代,才和对方发生冲突。鉴于事出有因,在充分关注被害人需要、修复社会关系的同时,我们注重对张强的教育、感化、挽救,通过多方努力联系村委会工作人员做被害人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张强和他的家人对被害人及其家属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获得被害人的谅解,积极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最终,出于对未成年人的帮教和预防,我们对张强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鉴于张强的性格及精神状况,我们邀请心理辅导老师为他制定了心理辅导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感化和心理辅导,不断传递司法温情。鼓励他积极生活,学习一技之长,早日重新回归社会。案件办结后通过回访,张强的母亲告诉我们:“小强回来后,比以前听话了,也变得喜欢和大人沟通了……”

看着张强交来的思想汇报中说到他现在在一家烹饪学校学习,主学西点,将来一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欣慰地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孩子,都是掉落在地球上的星星,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守护。教育的目的不是给他们蒙上灰尘,而是为他们点亮属于自己的光芒。

爱从来都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喜悦的关怀和无私的付出,未检工作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