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离岸汇率终于还是跌破了7.31,盘中最低的时候跌至7.3113,跌回至2023年11月初的位置。

与此同时,根据Swift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5月,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达到了47.89%,不仅继续保持其主导地位,还创下了近期的新高。

而人民币的份额则略有下跌,目前略低于4.5%。也就是说人民币的份额还没有达到美元的1/10。

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去美元化努力都付之流水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先来看一看人民币的离岸汇率走势。

其实2023年的大半年里,人民币兑美元也处于下跌之中,但是。在去年的9月创下了阶段低点7.3681之后,人民币迎来了一波强劲的上涨,一直反弹至去年末的7.0876。

今年以来人民币又在波动中逐步下跌,现在虽然盘中跌破7.31,但与去年的低点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而且今年的走势很有可能与去年相近,呈现先跌后涨。尤其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很有可能开启降息周期,人民币的上涨动力这样更加明显。

而且这一波的上涨肯定不止7.08,有可能快速的收复7.0关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人民币的下跌以及人民币份额的下跌,是不是意味着去美元化的努力失败了呢?

我们可以先从美债的角度来看。

毫无疑问,美债的总规模还在不断的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34.8万亿。

但美债总规模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外资持有美债的累计份额反而逐步减少,最新的月度数据,外资持有美债又减少了663亿美元。

目前总规模为80,180亿美元,与美国34.8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总额相比,只占其中的23%。

在去年6月前,美债的上限为31.4万亿美元,但自从上限暂时取消后,仅一年时间,美债的规模已增长至34.8万亿美元,增加了3.4万亿美元,增幅超过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十多年前,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占总量的35%。

当时,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它们的外汇储备中都包含了相当数量的美国国债

然而,现在俄罗斯几乎已经清空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而中国持有美债的规模也从接近1.4万亿到现在仅仅略超7,700亿。

随着全球逐渐去美元化,美国国债不断回流至美国国内,目前超过77%的美国国债由美国人持有。

不管美元还是美债,之所以能在全球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占有霸主地位,原因是获得了全球的认同。但现在大家都抛售美债,不愿意持有美债,同时各国也在尽量的减少持有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央行逐渐减少了美元资产的比重,从最高峰的80%降至现在的59%。

这意味着在20多年的时间里,美元资产的占比减少了20个百分点,这就是去美元化的真正趋势。

不过,与俄乌冲突爆发前相比,美元的支付份额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目前接近48%的份额,处于垄断高位。

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SWIFT的数据中,美元的份额之所以看起来这么高,是因为很多国家正在尽量使用非美元的方式进行结算,而其中一部分支付未通过Swift体系。

因此,在这个结算体系中,美元的份额显得被人为夸大了。但在全球的真正支付总量中,美元的占比正在不断的减少。

PS:既然看到了这里,请您给本文“点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