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生效!德国最后一天的努力无效,欧盟正式对华打响贸易战!中欧关系还有转圜的余地吗?面对来势汹汹的欧盟,中国是该反击,还是再努力争取一次?

今日生效,中欧贸易战打响?

就在上月12日,欧盟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可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措施,将从7月4日正式开始施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似乎也是意识到如此独断专行颇为不妥,到了6月22日,也就是10天之前,欧盟方面由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出面,同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举行会谈并达成共识——双方应该就该反补贴税是否应该征收展开磋商。

但要在短短10天之内得出有意义的磋商成果,这其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果不其然,如今随着7月4日真的到来,中欧两方,都没有放出磋商的任何相关进展,这只能证明,这场欧盟对中国的“贸易战”,已经正式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方面,为何如此坚持?

其实从美国那里类似的操作我们早已认识到,所谓对华贸易战,只是美国反华政治群体在借由经济之手进行宣泄,而在欧洲,情况也是一样——如冯德莱恩这类反华强硬派政客,急需一个公开申明其反华政治态度的借口。

但既然如此,为啥不一反到底,反而又要在6月22日宣布要与中国进行磋商,做出一副妥协的姿态?

这是因为,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尤其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盟内部的左右翼政治斗争态势急剧恶化,这种情况下,考虑到中国与美国以及俄罗斯的特殊关系,该摆出怎样的对华态度,自然也就成为欧盟内部反复拉扯的焦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我们有利的地方就在于,作为欧盟核心国家之一的德国,是坚决要保住对华友好关系的。因为在政治上,德国需要借助中国之手牵制俄罗斯和美国,在经济上,如今德国的支柱产业,即汽车产业三分之一的产值都是靠中国市场获得。

在去年冯德莱恩和法国人合谋推出该反补贴计划时,德国人就是第一个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的。

再到7月3日,德国人还进行了最后的抵抗:

据多家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在3日当天发布声明,敦促欧盟委员会放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计划,若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将伤害向中国出口汽车的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协会还建议,欧盟委员会应将重点放在确保欧洲电动汽车行业获得关键原材料、减少市场准入壁垒和提高贸易政策透明度等方面,至于反补贴关税,“从长远来看,并不是增强欧洲电动汽车产业竞争力和韧性的适当措施。”

德国人的话,说的的确很在理,但现实已经证明,欧洲其它反对中国的阵营显然并不吃这一套,尤其考虑到德国汽车工业才是欧盟对华贸易的最大赢家之一,这当然更让这些反对者,特别是与德国存在产业竞争关系的法国,甚至有了一种把德国和中国一块推下悬崖的快感。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德国人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如今已经是孤军奋战的我们,必须在是和是打上进行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是要反击还是再争取一下欧盟?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

小编认为,如果我们选择强力反击,确实可以以彻底打疼欧盟的方式逼迫其让步。但这样一来,也会有很大风险激怒对方,逼迫欧盟方面选择与中国对抗到底。

这里必须提一下前两年与澳大利亚的那场“贸易战”。因为在澳洲人看来,那场因前总理莫里森公开反华而引发的中国拒绝澳洲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事件,之所以能得到妥善解决,是中国为了拯救本国经济,亟需修复与澳洲的关系才主动让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也正是筱林所担心的:现在的我们,确实需要通过建立与欧盟的友好关系来提振出口,以及阻止欧洲向美国的反华战略靠拢。而如果欧洲的右派强硬政客意识到这点,进而认为这就是欧盟的底牌呢?

也就是说,如果欧盟就是坚信,中国的强硬措施,只是一种“色厉内荏”,他们也不能让步,最终导致这场贸易战全面失控呢?

更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6月初举行的欧洲议会大选已经充分证明,现在的欧洲已经开始集体右转,以德国朔尔茨政府为首的欧洲左翼力量已经自身难保。这种背景下,如果因为我们的强硬反制措施,令欧洲汹涌的右翼民意全面反感中国,还将中国与朔尔茨等欧洲左翼群体划上等号,也就是令这一贸易问题彻底政治化,那对我们而言,才是最糟糕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小编还要提一句,现在的关税加征措施,其实只是临时的——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还将一直持续到11月2日,而那时的决定,才是通常以五年为期限的最终决定。

所以,在接下来这四个月里,我们的反制措施是否真的要“上强度”吗?

我国著名地缘专家金灿荣,就给出了一个非常折中的建议:

该反击的还是要反击,但要非常有节制。

而小编以为,这其中最大的危险点,就在于过于节制,反而会让对面的右翼势力觉得自己做对了。在尝到甜头后,配合欧洲右翼崛起,一大波对华贸易战措施,在未来数年内将会接连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如今面对上门叫板的欧盟,到底该怎么应对,我们其实必须先回答一个最本质的问题:

今后对待欧盟,我们到底是将其继续视为可以争取的合作伙伴,还是放弃治疗,将其视为如美国一样也要去奋力抗争的对象?

小编认为,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