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冬,一场病毒感染悄无声息地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很多人,永远留在了那个寒冷的冬天。

太多眼泪,浸湿了被病痛折磨之人的双眼。

我们,在灾难中悲痛欲绝,在危险中艰难求生,在众志成城中迎来新生。

太多不甘,在心里打转。

又有太多温暖,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太多奇迹,支撑着我们走出困境。

其中,那超30000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便是我们的精神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有它,太多人免于重病折磨。

因为有它,太多人在九死一生中寻到光亮。

至今想来,眼泪还是忍不住。

如今,四年过去了,雷神山医院早已完成了自己的精神使命。

可看完它的现状后,才知负面评价早已占据了主流,不禁令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底,那场病毒悄然肆虐时,还并没有人在意。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住进呼吸科时,很多医生只觉得这可能就是一场普通的流感。

当时只有少数人及时觉醒,认为这有可能是一场大感染,可根本没人相信。

很快,病毒就开始大肆扩张,武汉每个医院人满为患,大街上的行人也都开始咳嗽,不久便开始发高烧,丧失味觉,全身无力。

人们这才开始正视这场病毒,武汉封城。

可这时刚好赶上春节回家高峰期,病情早已无法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那一年春节,全国人民都在自己家里度过,还过了一个有史以来最长的春节。

可是,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的停摆,武汉城内更多的是寂寥和无助,恐慌和死亡。

每天大量患者涌入医院,其中不乏危急症患者,可是,他们连就医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很多人,从患病到死亡,都没被发现,遗体被发现时已经过了很久很久。

更令人绝望的是,遗体都找不到地方安葬......

为了控制这一情况,中央政府决定迅速建立一座能够容纳大量病患的医院——雷神山医院。

再抽调全国各地的支援队到武汉,缓解当地医疗系统的压力。

要在几天时间内,建立一座能够容纳上千人的医院,还要配备一系列医设施,在这任何地方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更何况是早已封城的武汉。

可是方法总比困难那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人,就喜欢创造不可能。

不到一天,工程师就根据地形和气候,设计好了这座医院的布局和细节。

他们采用了“工”字形布局,既能够保证空气流通,又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就这样,整个医院的模型出来了,可是如何将图纸变成现实,还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财力。

首先是人力。

当时正值春节,很多人都回了老家,即使有因为封城留在武汉的人,也只是少数。

然而,当看到雷神山医院招募工人的消息出来时,全国各地的农民工都跨越千山万水赶了来。

接下来就是建筑材料,正式春天,几乎很少人公司施工,建筑公司正因如此,也不会生产太多原材料。

但是,建雷神山医院是势在必行,于是很多原本已经放假的工厂,紧急开工,只为了早日将材料生产出来。

配备好这一切后,30000万名工人在工地上不眠不休,雷神山医院施工点昼夜灯火通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12天后,雷神山医院建成,院内医疗设施完善,感染科、病理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个科室一应俱全,成为了我国建筑史上又一奇迹。

建成之后的雷神山医院,也果然不负众望。

2020年2月8日开始收治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67天内,共收治2011名患者,绝大多数患者康复出院。

雷神山医院再次改写了我国人民的新冠感染病史。

一时间,国人内心骄傲不已。

然而,后面的事态发展就有点超出了网友们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雷神山医院承载的抗疫使命,全国其他地方也开始纷纷效仿。

许多城市借鉴了武汉雷神山医院的成功经验,开始新建或改造医疗设施,以应对发热病人就医和住院的难题。

北京、湖南、河南、黑龙江、陕西、广西和贵州等地,相继展开了病区的建设和修缮工程,以增强当地的医疗能力。

2020年1月27日,河南郑州岐伯山医院开始建设。

建筑工人们在寒风中挥汗如雨,他们手中的铁锹和锤子,成为了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现场有一位名叫李强的农民工,他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建设队伍。

他说:“我知道这很危险,但我更知道,如果我能出一份力,就能帮助更多的人。”

经历9天后,2月6日建成,2月13日开始收治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除了这种新建的专门为收治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还有很多地方是对旧医院进行修葺和改造。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小汤山医院在1月30日已经开始了改造工程,以备不时之需,为可能的疫情变化提供支持。

那个曾经抗击非典的堡垒,如今再次成为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

在短短几天内,这里再次聚集了众多医护人员和建筑工人,他们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为救治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比如,广东东莞的第九人民医院,成为新冠患者救治定点医院。

由于东莞市是制造业重镇,外来人口众多,广东东莞第九人民医院因其具备相应的隔离和治疗设施,为患者提供了及时的救治,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这些临时医院的未来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

一些人开始质疑,这些医院的建设是否过于仓促,是否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和财务浪费。

他们认为,在疫情过后,这些医院可能将面临闲置,甚至荒废的命运。

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声音,有人指责决策者未能充分考虑长远,有人担忧这背后可能隐藏的经济利益。

然而,也有人认为,面对疫情,这些医院的建设是必要的应急措施,它们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无数生命。

在争议声中,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医院的现实意义。

它们是否真的失去了用途,还是仍有潜在价值未被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疫情的阴影下,这些医院曾是患者的庇护所,医护人员的战场。

如今,它们是否可以转型为常规医疗机构,继续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或者,是否还能有一些新的用途?

随着疫情的缓解,雷神山医院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所曾经在抗击新冠病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医院,在完成了它的紧急救治任务后,似乎就没用了。

但事实上,雷神山医院在疫情之后,并没有立即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医疗器械和设备很快被搬出,但雷神山医院的区域基本都被保留下来,被当地博物馆收容,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因为这座医院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也成为了进行公共卫生教育和防疫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

然而,也有一些报道指出,雷神山医院的部分区域由于缺乏持续的维护和更新,出现了荒废的迹象,甚至有些地方杂草丛生。

原本开阔平整的厂房,现在因没有人迹而显得荒芜;原来洁白厚重的墙壁,现在看起来斑驳不已;原来宽敞明亮的过道,现在昏黄阴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说,疫情后期各地还花很多钱建造了类似的方舱医院,但是如今也是一样处于废弃之中。

不禁令人唏嘘。

在当时,那种不明朗的情况之下,建造方舱医院实属好心之举。

但若是真的在疫情快要结束之后,还继续效仿,那就有点让人想不通了。

可是,事情早已发生,或许更好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处置这些方舱医院,最起码不能让这些努力和心血白浪费。

这一阵子,俄乌冲突之下,不少普通人的遭遇着实却让人心酸,但转念一想,也许这件事情还能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这种不可预见的危机对一个国家和人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不禁让我们思考,那些曾经为抗击疫情紧急建立的医院,是否也能在其他类型的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

就如同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预制菜风波一样,乌克兰很多地方被炸后,人们流离失所,资源短缺,这个时候,预制菜是不是就能派上一点用场?

当然,这也只是想象。

毕竟,预制菜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雷神山医院带给我国人的贡献却是实打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