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通报了两起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共青团云南省委以“挂职”名义大量违规借调工作人员,经省委、省政府同意,被公开通报批评,内容十分直白辛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消息让人震惊,团省委是省直正厅级群团组织,级别很高,办公地又在省会,似乎无论如何也不会和基层减负扯上关系。

另外,共青团历来是年轻领导的摇篮,团省委更是地位特殊,这里的领导未来有很大可能晋升为省部级,发展前景不是一般单位能相提并论的。

连团省委都被通报批评了,无论怎么看,似乎都不应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共青团云南省委的问题是很严重的,不仅没有配合给基层减负,反而光明正大的长期给基层增加负担。

被通报批评,一点也不冤枉。

详细解读通报,在基层减负工作中,团省委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另搞一套。

团省委从基层借调了很多人,不仅数量远超上限,也没有按相关要求向组织部门备案,借调的时限一般为6个月,团省委借调的人大多都已超期。

为什么他们可以多借、长期用、不备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该单位内部出了自己的规定,他们把借调换成了挂职的形式,这样就能突破人数限制,时间上也更宽松,而且不需要备案。

说白了,就是自己另搞一套,独立于规则之外。

在其制定的新规则里,就算不能借调的人,比如试用期或未满服务期的干部,他们也是想 “挂职”就“挂职”。

二是拖延时间。

全省工作安排要求各级各部门5月底前,全面清退基层被借调人员,请注意,该要求适用于各级各部门,不管是省厅还是县局,不管是共青团或是发改委,一视同仁,没有人可以搞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省委在期限来临时,依旧在想方设法的拖延时间,经过有关机构多次提醒,才终于在6月中旬清退了他们的“挂职”干部。

但仍有2名小学教师被留了下来。

三是顶风作案。

令人吃惊的是,几乎在清退违规借调人员的同时,他们竟然又从基层抽调了4名干部。

完全没有把全省性的工作安排当回事,也根本不在乎其做法是否违背政策和上级精神指示,称之为顶风作案都不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操作并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充满了特权思维,抱着侥幸心理,心想针对各级各部门的规定,就算要通报也轮不到自己,下面的县市区有那么多的部门,怎么会通报堂堂团省委呢?

另搞一套、拖延时间、顶风作案等等,类似的操作驾轻就熟,

因为以前也开展过基层减负,而这些办法在以前是很管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们不知道这次是“来真的”,从中央到地方,力度空前,是真的要把基层减负进行到底。

团省委 “竭尽所能”的为基层增加负担,如今被全网通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

团省委虽是正厅级,但与同级单位不同,它小多了。

资料显示,共青团云南省委只有10个内设机构,在编人员共60人,其中行政编制53人(公务员),工勤人员编制7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备注:工勤编主要从事司机、保洁、厨师、维修工等后勤类工作,未接触单位业务。

客观的说,正厅级单位只有60人,确实显得势单力薄了,但团组织的实际工作并不像党政部门那样繁重,人虽然不多,但事也不多,而且团组织以年轻干部为主,无特殊情况,人手是够用的。

既然原有的编制人员够用,为什么还要从基层借那么多人?

原因无非两点。

一是在编人员并未完全履职,所以只能靠借调人员去完成工作,正所谓在编的“看着”,借调的“干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借调人员从事其他工作,以团省委借调的人不一定就会安排在团省委,可能被派去其二级机构等没有借调权力的单位,也可能从事非单位范围的工作。

不要小瞧这个只有60人的“小单位”,其在2024年的财政预算支出就高达3800多万,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持,怎么有实力借那么多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团省委不仅有实力借人,也养得起那么多基层干部,如果不需要考虑基层减负的问题,该单位的60名在编人员,完全有躺平的资格,因为工作可以让借调的做,福利保障到位就可以了。

毕竟级别摆在那里,而且还不差钱。

值得注意的是,从该单位近期工作照片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工作人员的数量是远超60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和团省委一样享受着借调便利的部门,他们清闲舒服的工作模式,是建立在基层的不堪重负之上。

尤其是乡镇,县里要抽人,市里也要抽人,省里还要抽人,本来就不多的在编人员,被上级抽调的就有一小半,除去那些上了年纪而无事可做的老同志,一个镇政府能正常做事的人有编制数的一半就很不错了。

任务本来就重,人手又不够,于是每个人就不得不超额超时的去工作。

打个形象的比喻,省直机关是3个人做一件事,市直机关是2个人做一件事,县直机关是1个人做一件事,乡镇则是1个人做两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借调的泛滥,县直机关被抽走的人越来越多,也会出现1个人做两件事,压力还要继续向下传导,乡镇就回出现1个人做三件事的极端现象。

县乡两级处于食物链的低端,当省市开口借人时,他们根本无法拒绝,就算有文件规定不能违规借人,但他们绝不可能把文件拿出来让对方知难而退,只能自己吃哑巴亏,顶多私下里发几句牢骚罢了。

团省委能把借调换成挂职,已经算很客气的了。

据报道,2019年被定为基层减负年,此后为基层减负就是每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报道过不少正面案例,上至国家,下至县区,都出台了相关文件。

但过往的基层减负在落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政策从省里传达乡镇,又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填表造迎检资料,不仅没有实现减负,反而增加了基层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被借调的人没有回来,却要专门安排一个人去落实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共青团云南省委才会抱有侥幸心理,有类似想法的肯定不止他们一家,只不过没这么顽固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10日,云南省召开全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了“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改,上下联动、同题共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会议的规格极高,参会人员范围极大,重要省领导悉数到场,会议以视频形式开到县级,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州(市)、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

是的,县委书记、市委书记、厅长主任都参会了,团省委的领导也在主会场亲耳聆听了会议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散会后回到单位就忘了,落实情况糟糕,上级领导三令五申,他们依旧无动于衷,如今被通报批评,一点也不冤枉,甚至中间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都没有追究,已经算是宽大处理了。

总而言之,团省委被通报是好事,这样才有警示效果,因为“小马拉大车”的根源永远在上级,省、市、县都有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处级也好,正厅级也罢,只有一视同仁,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