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这首《游园不值》是他的成名作之一,几百年后被选入教材,为适龄儿童必读之作。

有学者说,这首诗为单纯的游记,无所指,兴起而抒;亦有人说,这首诗是歌颂隐士的,赞美其高雅,不染尘俗;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首诗是作者借“一枝红杏”抨击时政,因诗人生于南宋,江山半壁,偏安一隅,南宋朝廷不思北进,那枝出墙的红杏则代表主战派,不与群类。

由于史书中关于叶绍翁的记载特别少,我们也无法得知他创作这首诗时,到底处在怎样一个环境里,有没有特殊的背景写照。

但是叶绍翁笔下,的确有不少盼进的诗,如:

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尤其,叶绍翁还有诗《题鄂王墓》追悼过岳飞: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

叶绍翁的祖父李颖士为大宋官员,“靖康之变”后,宋廷南迁,康王赵构登基称帝,为宋高宗。金人紧追不舍,欲灭宋廷。

时李颖士任余杭知县,听闻赵构自越州南下,将至明州,李颖士暗中做好部署,金人渡钱塘江追至明州时,李颖士急募乡兵数千,高举旗帜,严阵以待。

金人疑有重兵,不敢贸然前进,因此为宋高宗驾舟渡海留够了充足的时间,宋廷得以保全。故,李颖士因功升越州通判、大理寺丞,又转刑部郎中。

之所以叶绍翁没有随祖父姓,是因为宰相赵鼎曾遭秦桧诬陷,受到迫害,而李颖士又与赵鼎交好,坐累牵连。

为了保全子嗣,李颖士将5岁的叶绍翁过继给龙泉岩后村叶氏,随养父姓。

想必,这也是叶绍翁思怀失地的主要原因。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这首《游园不值》是讽刺时局的,毕竟在叶绍翁仅存的50多首诗里,大部分还是以游记、山水田园抒情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游园不值”即游园逢主人不在,没能进去门。

诗人有所不甘,敲了半天门后,见无人应答,便打趣说,这主人吝啬,不应门一定是怕我的木屐踩坏他园内的青苔。

固然这只是一种假想,主打的就是一个幽默, 但整首诗的意趣也从这里体现出来。

既然主人“不愿”与客共享这园内美景,诗人另辟蹊径,退后三五步张望,就看见那枝不安分的红杏自己探出了墙头。

于是诗人心里暗自得意,“这春色岂是小小花园能关住的,美好的事物应该属于每一双看到的眼睛”。

文人风雅,隐士高洁,主虽未与客见,但在这首诗中,两种情怀却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早在唐代,诗人吴融就对杏花有过相同的着墨,他在贬官途中见到春意盎然,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愈发觉得愁苦,就写下了《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再后来,大诗人陆游闲居山阴五年后,重新启用为严州知州,赴任途中作《马上作》,原封不动地引用了这句诗: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有趣的是,千百年前诗人吴融借杏花写愁苦,陆游借杏花解旅途之闷,叶绍翁借杏花言风雅高洁,而千百年后,世人眼中的“红杏出墙”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轻易不能对别人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州浦城,过继给叶氏后,居处州龙泉,今浙江丽水。

早年,叶绍翁师从“水心先生”叶适,苦学经史,与“西山真氏学派”创始人真德秀交游,同尊朱熹为宗。

13岁时,叶绍翁随叔父至临安游学,广交名士,为日后谋取功名做准备。

叶绍翁哪年中的进士,史书没有记载,但曾入朝为官,仕历同样无考。从诗词酬唱中,可知他与葛天民、陈起、周端臣、徐集孙、许棐等均有密切往来。

大约30岁以后,叶绍翁开始修书,著《四朝闻见录》,主要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逸事。

晚年以后,叶绍翁辞官隐居西湖,过着淡然闲逸的生活。他的诗,属“江湖诗派”风格,言语清新,意境高远,尤以七绝见长。

例如他笔下另一首被收录进教材的诗,《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绍翁这首诗意境幽远,借秋景言乡愁,体现了羁旅之苦。诗句情思婉转,生动形象,读后如入其境。

萧瑟的秋风吹动着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荡着一叶小舟在江面上行驶,叶落风摇,不禁想起了故乡;

正伤叹时,忽然看见岸边的某处篱笆下,有一丛灯火在闪闪发光,猜想应该是孩子们在捉蛐蛐。

“促织”为蟋蟀的别称,也是小时候我们常玩的游戏,诗人因秋景引乡愁,故看见儿童挑灯篱下,不由想起自己的童年,幽发于思。

全诗动静结合,虚实相宜,既有寒风亦有暖灯,冷暖之间,藏着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逝去光阴的追怀。

见一景而成一诗,动一叶而竞天下秋,孤舟江上,篱落灯明,更有两岸的梧桐瑟瑟,此景入画,未及诗也。好多事要用心才能品出来,如是似水流年,乡愁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