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建筑“大家谈”
原标题:构建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助力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以湖南省乡村为例
文/徐峰
内容导读: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建设乡村民族共同体已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湖南省拥有独特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禀赋,如何有效诊断和利用这些资源,成为推动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依托湖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产,构建一套科学的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通过深入分析乡村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等因素,精准识别乡村发展潜力和共同体建设需求,是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构建和实施该诊断体系,不仅为湖南省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其他地区乡村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一、背景与概况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民族共同体建设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并再次强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可以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构建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对于推动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湖南省作为中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具备发展多元化乡村产业和加强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天然条件。然而,如何科学诊断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实现高质量的共同体建设,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尤其是湖南省乡村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及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构建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旨在通过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价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识别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领域和瓶颈制约,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策略。这一诊断体系的构建,不仅基于湖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更融合了现代科技与创新管理理念,通过三大基础模块和七大特色模块等多方面措施,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活力。此外,该体系力求在推动共同体建设的同时,保障乡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文化的持续传承,为湖南省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二、研究目的
在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求中,资源基础的多维性不容忽视,涵盖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及经济资源,共同构筑民族共同体的复杂支撑体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不仅支撑乡村的经济活动,也为乡村的特色化赋能。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则直接关联共同体的经济繁荣与生活质量,也是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和社会结构的关键。总之,多层次资源基础在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角色不仅是物质的提供者,更是文化传承和社会结构的形塑者。因此,明晰不同乡村的区域资源禀赋对于促进民族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化定位至关重要。
2.1 资源格局保障民族共同体建设
在探讨乡村共生机制的研究中,三生资源类型不仅构成了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而且影响了村落的社会结构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生产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管理和配置通常遵循传统知识和历史习俗,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因此,乡村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紧密依赖于其资源格局的优化和文化的保护。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重视并融合这些基于资源的共生关系对于村落规划和管理至关重要,以确保这些村落能在全球化的环境和社会挑战中维持其文化独特性和生活方式的持续性。因此,为促进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明晰区域的资源禀赋。
2.2 资源共融促进民族共同体建设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繁荣的实现深刻依赖于三生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融。在民族共同体中,这些资源不仅构成物质和经济基础,也塑造和反映文化表达与传统。资源的这种共融在民族共同体中表现为一种文化与自然的动态互动,因此,资源共融不单是资源的物理整合,它还是文化繁荣的基石,通过激发和维持村落的文化活力和传统,为民族共同体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灵感。这种模式揭示了资源管理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利用这些传统资源的重要性。因此,为促进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明晰资源的跨区域的分配情况。
综上,通过系统的资源诊断,可以全面了解乡村的自然、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源状况,同时,分析不同资源禀赋下的村落聚集效应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引导规划,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促进民族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总之,乡村资源诊断与聚集效应评价共同构成了推动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和基础。
三、研究内容
3.1 完善科学诊断体系,创新资源禀赋管理
为推动湖南省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首先建立和完善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通过创新的资源管理方法,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基于三生功能和“农业+”模式的三大基础模块和七类特色模块的关联指标(图1),构建一套包含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平台,对乡村的自然资源、经济活动、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通过形成“乡村诊断—乡村发展评价”的多层级评价流程,确保资源优化配置,支撑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发展。
图 1 三生资源+七大特色模块评价体系构建框架
3.2 明晰乡村发展规律,聚焦关键产业定位
根据三生资源禀赋诊断结果,明确湖南省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点方向和具体思路。通过“市级—县级—镇级—乡级”多层级的科学诊断理论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多轮驱动(图2),从空间分布、发展定位、用地匹配等各项准则制定三生资源关联指标,以此明确乡村空间资源的分配现状,为乡村产业的发展定位提供新的思路。以此制定乡村未来发展的维度与路径,主导乡村的特色化发展思路和规律,提升民族共同体凝聚力和认同感。
图 2 乡村诊断整体技术路线图
3.3 构建全面定位准则,指引乡村发展路径
在资源和发展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的评估体系下构建全面的乡村发展定位准则。政府可依据诊断结果制定针对不同的乡村类别提出特色的发展模式,以此解决乡村发展单一的问题,拓展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路径,为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创新思路(图3)。同时,针对有资源优势的乡村,建立乡村发展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市场营销、资金对接等全方位服务,降低创业门槛,提高乡村发展的活力。结合乡村特色文化价值的推广和宣传,推动乡村文化价值的保留以及资源匮乏乡村的活化再利用。通过实施这些举措,促进湖南省乡村实现高质量、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加快民族共同体建设步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 3 乡村诊断与发展定位示意图
四、主要举措
4.1 打造年度诊断平台,解决乡村发展问题
在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指导下,打造年度发布的科技信息化展示平台。通过更新年度发布的湖南省各乡村发展指标,完成年度的乡村发展潜力报告。同时该平台可实现实时资源的展示和更新,以此激励乡村的多元化发展,有效促进了民族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图4)。平台预期在未来实现70%以上的乡村覆盖,提出了区域化的乡村和特色化的民族共同体建设模式,引导各乡村搜集并完善对应的三生指标数据,科学研判乡村区域发展的限制,实现生态、文化和经济的共赢。
图 4 乡村诊断大数据平台示意图
4.2 明确三生资源差异,促进乡村建设升级
通过构建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对湖南省的资源禀赋与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需求的精准对接,特别是基于乡村发展现状不平等的情况开展特色化引导。结合三生资源诊断体系,定位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模式,助力乡村多元化、特色化以及区域联动发展,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根据最终诊断结果显示(图5),优势度高的乡村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周围,可以发现,城市对乡村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相比之下,发展优势较弱的乡村主要分布在湘北和湘西地区,呈现区域集中的趋势,这类乡村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难度。
图 5 湖南省乡村诊断评价结果
4.3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产业附加价值
结合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培育和发展了一系列新型农业和文化产业。例如,推广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文化体验小镇等项目,通过增加产业多功能性,拓展了产业链,有效提高了共同体附加值。以长沙为例,基于长沙市各村综合配套相关得分分析(图6),其空间分布是空间自相关的,有空间聚类特征。高分乡村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附近,低分乡村主要分布在非中心城区。未来将以其中某些高热点乡村作为田园综合体实践基地,通过打造3+7模块项目,保障居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村村间的良性互助,成为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模式。
图 6 长沙市乡村产业发展评价结果
4.4 实现综合价值效益,引导乡村数字转型
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的实施,对未来的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定位提供了指导,同时在产业转型、生态保护、社会文化等方面展现了积极影响。更为重要的则是引导乡村文化遗产的特色化保存,特别是针对有文化价值特色的传统村落数字化解析的项目,对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延续尤其关键。通过合理规划利用资源以及全新技术手段,实现了传统村落的数字化解析(图7),促进了乡村数字化转型,为乡村三生资源的精细化诊断提供了数字模型。同时该数字模型能为保存乡村的风貌以及文化沿革提供技术支持,有助于梳理历史脉络,保障民族文化意识的延续性。
图 7 传统村落数字化采集示意图
五、结语
本文构建的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为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策略和实施路径。该体系不仅准确把握了乡村发展的核心需求,而且充分发挥了湖南省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产方面的独特优势,实现了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优化和升级,对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看,本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实现了资源禀赋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求的精准对接,有效地促进了乡村多元化发展和对具体问题的定位匹配;二是通过科学诊断和资源整合,完善了明晰乡村问题的理论体系架构,助力传统乡村发展模式向新型发展模式的转型,并成功打造了“自上而下”的产业发展诊断、乡村数字化建模平台和乡村发展实践基地。
三生资源禀赋诊断体系不仅为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实践支持,而且促进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乡村振兴的质量提升和效益增长。该模式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构建和实施该诊断体系,为湖南省的乡村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新华社,2022-10-25.
[2]福建省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融汇各方资源聚力共同发展推进民族乡村振兴发展的泉州实践 [J]. 中国民族, 2023, (10): 37-38.
[3]廖丽梅.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化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机理与实践进路 [J]. 广西民族研究, 2024, (01): 175-182.
[4]蒋彬, 王胡林. 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基于川西北上五村的田野调查 [J]. 民族学刊, 2022, 13(06): 15-23+139.
[5]龚丽娟, 张佳庆.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艺术乡建的历史生成逻辑与当代实践路径——以潇贺古道三个瑶族村落为中心 [J]. 民族论坛, 2023, (03): 14-23.
[6]刘苏荣, 潘小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9(04): 27-33.
[7]许朝惠, 方天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21(05): 102-104.
[8]方昌敢, 庄严. 文旅融合视角下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J]. 梧州学院学报, 2024, 34(01): 1-7.
[9]李月, 谭贤楚. 民族互嵌式社区构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 未来与发展, 2024, 48(12): 14-18.
[10]许建和,乐咏梅,毛洲,柳肃.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影响因素与保护模式 [J]. 经济地理, 2020,40(10): 147-153.
[11]李君, 武友德, 张磊, 等. 社会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区位影响的适宜性评价分析——以云南环洱海地区为例 [J]. 经济地理, 2016, 36(08): 195-201.
[12]李振民, 石磊, 张冲昊. 社会——生态视角下县域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评价与差异化应对策略 [J]. 经济地理, 2022, 42(05): 175-184.
[13]郑皓, 吴颖岷, 邓华. 苏南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格局特征及机制研究 [J]. 规划师, 2022, 38(04): 127-133.
[14]何焱洲, 王成.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评价与格局优化——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J]. 经济地理, 2019, 39(03): 162-171.
[15]鲁婵, 李伟, 高明惠, 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湘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建筑与文化, 2021, (07): 246-247.
[16]武亚杰, 黄春华. 湖湘文化下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 22(07): 2863-2871.
(本文作者:徐峰,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理事,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绿色宜居村镇建筑协同与创新”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绿色宜居村镇技术集成、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等科研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5本,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载,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