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高杰,1936年12月31日生于四川省夹江县甘露乡,1954年9月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至浙江大学任教。

现为浙江大学教授,杭州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老干部美术家协会主席,浙江西湖书画院院长,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副主席,杭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杭州国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西泠书画院研究员,新华江南书画院终身学术顾问,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等艺术团体顾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积色法及治学之道

文/杜高杰

(一)

我的积色法是在中国画水墨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传统的没骨法、青绿设色法、浅绛设色法以及西方印象派色彩技法、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色彩技法融合而成,是借古开今,融西于中的理念用于创作实践产生的新成果。

积色法源流之歌

汉唐绘画重丹青,文章黼黻五色呈。

僧繇绘花现凹凸,恺之画水施空青。

萧绎论色分冷暖,炎绯寒碧及凉星。

直以彩色图绢素,唐代名家是杨昇。

徐氏父子善渲染,沈括遂以设骨名。

宋元继者人鲜知,明有董孙清有恽。

近代花卉兴没骨,成就最高数任颐。

大千海粟俱泼色,李斛其香技亦深。

金碧山水另一脉,二李希孟及仇英。

中唐王维倡水墨,元季四家熟且精。

泼墨破墨与积墨,墨法齐备臻大成。

黑墨团中天地宽,宾老墨法达上乘。

我以积墨为技基,弘扬精髓力开今。

再融西法于中法,以色代墨异前人。

薄染厚涂各有用,多色叠加任几层。

冷暖面积定色调,灰纯把握在寸分。

形色俱可随机变,表现自由技艺升。

唯愿更多同道者,助力石破引天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及唐以前的中国画以“丹青”名,人物画色彩绚丽,山水画则多以青绿为主调。南朝张僧繇创立之没骨法,因以渲染为主,不重用笔,缺乏骨气,故渐为画界淡化。自明董其昌始,虽以色代墨作画,称其为没骨法,但讲究用笔,注重骨气,与水墨用笔已无二致。这说明中国画不论形式技法如何变化,用墨也好,用色也好,都不能离开“骨气”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积色法,采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颜色,根据画面形象的需要,以点染、渲染、罩染、并置的方法覆盖。既可以从浅到深,又可以从深到浅;既可以从冷色到暖色,又可以从暖色到冷色;既可以从鲜明的色到灰暗的色,又可以从灰暗的色到鲜明的色。因可以用不透明色覆盖,故能改变调整不理想的形态,乃至增加新的形象,故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画技法的丰富性、自由度和表现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色是众多色彩中的一种,故积色可包含积墨,而积墨却不包含积色。色彩是引人动情的重要因素,昔人曾有“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之说。积色法要求每一幅画作品有鲜明的色调,“远看颜色近看花”,不同作品的个性和大效果因色调的运用而突出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积色法由于吸取了我国传统的没色方法及外来的色彩技法,加以融合,所以它的画面效果自然不同于长期处于主流状态的中国绘画中的水墨画。然而它在构图、造型、用笔、画面处理以及题跋等方面仍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绘画的特色,继承了中国画的精髓,特别是在点线造型中,强调贯彻用笔的审美要求,因而远不同于西方绘画,是中国画在时代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和掌握我的积色法,要求学习者既要具备中国传统绘画的功力,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掌握西方绘画色彩技法,然后融会贯通,在写生和创作中逐步提高。积色法创作之路是一条宽广之路,它必将出现一个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治学之道,就是人的一生中从事学习、研究、创造过程中所遵循的理念。其中既有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体会,也有赖于个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使自己能持续地进步提高。在此我谈四点体会。

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①古今关系。古今关系,或者说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我们的今天是从前天、昨天过来的。前人创造的成果,是我们今天继续发展提高的基础。尊重前贤,认真学习研究他们的优秀遗产,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同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超越他们,创造出新的天地,是我们应有的志向。要肯定一切应该肯定的理论、观念、技法,否定一切不可取的理论、观念、技法。要形成分析、研究、评鉴的良好习惯。“借古开今”,“推陈出新”是我们处理古今关系的准则。历代大家都是推陈出新的杰出人物。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充分地继承传统的精髓,去粗取精,化旧为新,决不能满足于表面形式、形象的模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发展到宋元,已经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现在,时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艺术必须紧跟时代,反映时代。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处在三百年后的我们应当有以新的形式语言来表现新时代的志向和作为。“常”是在发展过程中相对稳定的审美要求,和与这相应的形式。而“变”则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探索并不断完善的任务。时代感是作品的生命,是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光荣的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中外关系。中外关系,主要是中西关系,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自汉代开拓丝绸之路以来,已经持续了二千多年时间。明代中期至清乾隆时期,中西交流尤为频繁。近百年来交流更加广泛密切。中西文化是两座各具特色的高峰。2013年,我在维也纳的一次国际绘画学术研讨会上,曾以一首七律诗作为发言题纲,谈我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的见解。诗的开头两句是:“中西遥峙两高峰,各具风姿傲碧穹”。在对中西文化,中西绘画的评价时,扬西抑中,扬中抑西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潘天寿先生主张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就保持各自的特色而言,是对的,但绝不能拒绝交流吸收,故步自封,“老死不相往来”。要充分认识、尊重各自的优长和特色。要善于分析、研究吸收、融合,立足于中,融西于中,为丰富和发展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的作品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主客关系,即我们和社会、自然的关系,我们具备的主观条件和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关系。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有利的客观条件。我有一条座右铭:“在局限范围内打天下”,每个人的条件都是有局限的,就看你能否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从而突破局限创造出奇迹。人的一生是如此,创作一幅作品是如此,甚至小到一方印章的刻制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客关系就创作而言就是如何处理好和“造化”和生活的关系。一千多年前,唐代的张璪就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论点,成为中国画创作所遵循的重要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画的技法和造型。造化是本源,一切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植根于生活。到生活中去,观察、感悟、写生、积累创作素材,然后加以提炼、概括、创作是一条实践证明的成功之路。脱离生活,创作必然陷入枯竭状态,作品必然概念化程式化,不可能产生感人的力量,不可能出现有浓郁生活气息,时代风貌和个人风格特色的优秀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经典理论,经典作品,大千世界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有老师。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有一位好的老师,十分重要,要“吃好第一口奶”就是这个意思,上名牌学校,受教于优秀的老师,当然很好。但就人的一生而言,青少年时期的学校教育只是一段时间,更长的时间则有赖于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高效率的自学。而自学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治学之道是否科学,是否做到了方向明、路子正、方法对、能坚持。这就需要一位终身起作用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师”是谁?我认为就是“经典理论、经典作品、大千世界”。任何一位老师的教学,都不可能取代以上三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它所具有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只有坚持不懈地从这三个方面学习、研究、实践,取法乎上,用经典理论阐明的理法,用经典作品体现的艺术修养和展示的技法来指导艺术实践,不断深入生活,不断提高鉴赏水平和表现技法,才能使作品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明史、明理、明他、明己、知病。“四明”、“一知”是我在治学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从事任何一项事业、行业,都要了解它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绘画亦然。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规律是在历史的过程中产生的。清楚透彻地了解历史,才能科学地认识今天,合理地寄希望于明天。“理”就是理念和规律。就绘画而言,包含自然之理和艺术之理。解剖(结构)学、透视学、色彩学是自然之理;如何组织画面、运用透视和色彩规律去创造艺术形象是艺术之理,掌握了“理”,才能减少盲目性,自由地驾驭艺术技巧。明他,就是要了解当今绘画界的创作状况,创作水平,发展趋势。明己,就是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知病,就是要明白绘画作品的大忌,避免出现影响作品质量的弊病,即使出现,也能通过调整加以改变,总之,做到“四明”、“一知”,就能避免停滞或倒退,能够持续进步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治学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实事求是。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取得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在学习、研究、创作的漫长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而又自信,自信而又谦虚。骄傲自满必然导致停滞和倒退。虚怀若谷,是进步的前提。知不足,才会力求渐进。要做到不论在什么阶段,特别是已经是职位高、名气大的阶段,仍然能知不足,就要使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随时耳提面命,保持有自知之明的清醒头脑。勤学是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天道酬勤”。但是,勤学还必须和善学结合,否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原地踏步。如果只是量的叠加,而无质的提升,虽然技术是更加熟练了,但很可能产生不良习气,甚至由“熟”而“俗”。前人有熟而后生之说。这个“生”是具有质变性质的有新面貌的“生”,是艺术上进入更高层次的“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治学之道,是贯穿于一生的学习研究之道,探索攀登之道,发展提高之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是无穷无尽的既艰辛又充满成就感的征途。2003年,我在登江郎山途中写了一首五古,其中最后四句是“绝顶凭栏望,天高去路长。不愁双鬓白,潇洒度秋光”。要达到“石破天惊”的境地,必须锲而不舍、付出艰辛的具有科学智慧的努力!

2023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