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时期,我军五虎将都有谁?

这是一个既有难度、又带着点敏感的问题,毕竟评价的标准不好确定,说的不对还会讨人嫌。

官方似乎也是顾虑到多方原因,所以一直没有定论。

不过,在“半官方”和民间中,却流传有两种说法。

陈毅元帅在1947年8月给中央的电报中说道:“我认为我党军事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迈进”。

在“半官方”陈帅眼中,唯有彭、刘、林、粟、陈五人,可以称得上我军五虎将。

而民间则有“彭林刘徐粟”为五大战神的说法。

两者虽有一些出入,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彭德怀老总是我军第一战神!

笔者也是基于这个认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彭老总虽为第一战神,但其带领的第一野战军,相比于其他部队,出的名将却最少。

其中有何原因呢?

一,彭总性格难相处?

注意,本文所说的“名将”是指在1955年大授衔中,获得上将、大将军衔的将领。

在此次授衔中,一野大将1人、上将7人;

二野大将2人,上将7人;

三野大将2人,上将10人;

四野大将3人,上将18人

而在一野的7名上将中,杨得志、周士第两位将军曾长期待在华北,所以在有的版本中,并未把杨、周二人放在一野授衔之列。

这样一来,一野名将更是少的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一野为何难出名将问题,有一条最近几年传开的说法:彭老总性格太烈,导致部队将领难以出头;其他的名将望而生畏,也不愿加入一野。

原生部队出不了名将,外面的名将也不愿进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死循环。

二,彭老总的难处

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呢?

笔者在此举个最突出的例子,供各位品读。

1947年8月,彭老总指挥西野发动榆林战役,此战我军进攻几天,仍没有取得多大战果。彭老总亲自打电话给一纵政委廖汉生,询问情况。

由于战场紧急,所以两人讲话也就直接了些,据传彭老总说了些质疑一纵实力的话,惹毛了廖将军,两人在电话里大吵一架。

10月,一纵再次负责攻坚任务,攻打清涧一带。由于敌军工事坚固,我军进攻受阻。

这一次,彭老总打电话给一纵司令贺炳炎,两人在电话里又是直来直往,而贺炳炎更是一位怒汉将军,当场就摔了电话。

当时,西野刚成立不久,全军仅有三个主力纵队。

彭老总在两个月里,就和一纵的司令、政委全都闹了别扭,事情传到中央,毛主席对此也是气笑不得。

最后还是彭德怀请出贺老总这尊“大佛”,出面协调、当西野的和事佬,矛盾才算解决。

表面上看,此事是因双方脾气不对付所引起,但实则不然。

要明白一点,彭老总是直接从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副总司令的位置上,临危受命、直接空降陕甘,组建西北野战军的,他和部队里的许多将领还不熟悉。

比如上面说到的贺炳炎、廖汉生等人,曾是贺龙的部下,和彭老总没有什么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中野、华野,基本都是在刘邓、陈粟等人手里用惯的老部队上改编的。东野更是从全国抽调的精锐,又有罗帅在旁兜底,自然不用林总操什么心。

而当时西北局势危急,胡宗南部咄咄逼人,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西野上下磨合。

乱世用重典,沉珂下猛药。

军队打仗不是儿戏,将领们都有自己的傲气,统帅若没有威严,怎能治军?

所以彭总统兵之初,性格稍有急躁,但经过中央、贺老总等人的协调后,西野上下快速磨合。

将领们也都摸清了彭老总的脾性,刀子嘴豆腐心,有话当面直说,甚至狠批或者骂几句事情说完了绝不事后找茬、背地穿小鞋。

所以,西野帅将之间的相处很快就变得融洽起来。

三,现实的无奈

那是何种缘由导致一野名将稀缺呢?这还要从其前身讲起。

一野(西野)的基础主要是从八路军120师发展而来的,120师作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原本实力不俗。

但后因抗战局势需要,120师主力于1939年从冀中前线返回到陕甘宁一带,之后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处于“耕战结合”的状态。

这种状态若是放在华北、华东等地方,或许很有效果。但在陕甘宁地区,却收效甚微。

原因很简单,这片地区远离抗日主战场,说是“耕战结合”,实际上大多时候都是休养的状态,即使偶有战斗,强度也不高。

军队战斗力是打出来的,缺少实战,部队实力自然出现下滑,这就导致西野“先天营养不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现实原因:穷。

当时的西北,是全中国最贫瘠的地方,普通农民家几口人,经常只有一两件衣服,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是常有的事情。

西野在刚成立时,全军只有2.6万人,而其他三大野战军,都是10万起步。

这并不是中央不想让西野扩军,而是实在养不起,国军养马吃的黑豆,却是西野官兵的主食,有时候甚至只能吃糠和野菜。

陈毅曾说道:西野每逢打仗,山炮只准打5发,迫击炮仅供给5-15发炮弹。同时期的华野,每门山炮配300发炮弹,迫击炮配200发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兵力不够、粮食不足、装备跟不上、打仗都要掰着手指头控制好弹药数量,各位可以细想一下,当时的西野该有多憋屈!

解放战争中,三大关键战役涉及到东野、华野、中野,甚至还有华北军区,唯独没有西北野战军的身影,这不是西野不想打,而是没法打、打不起!

在1955年的授衔中,对于大将以下的军衔,军功尤为重要。而一野众将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大展身手,获得更多显眼的战绩,才是他们错失更高军衔的关键。

四大野战军,要问谁的功劳最大,或许存在争议;但若论谁最苦,一野毫无争议。

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