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5岁时,我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深思熟虑后觉得没必要和前夫继续生活了。

前夫程皓是我在考研失利时遇到的,他是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在银行工作,长相不是那种一眼就沦陷的帅哥,但有身高优势。

在他面前我有种小鸟依人被保护的感觉,他低头亲吻我额头的时候,又有种居高临下被攻下被征服的钦佩之感。

原本我可以服从调剂,到一个偏远地区去读研究生,但我压根看不上那个地方,既有名校情结作祟,又沉浸在恋爱的甜蜜中,所以我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毕业后,也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踏上了结婚怀孕生娃的高速列车。

前三年婚姻生活,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幸福的。新房子的首付是靠两家父母共同支出的,当时我父母还多出了十万,房产证上写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名字,每月的还贷是从我们共同的账户里抵扣。

所以我们没有经济上的纷争,平时的开销花费,程皓也很大方,无论是给女儿报昂贵的早教课程,还是去国外的奢侈旅行,他从没有吝啬过。

02

我们的分歧是在婆婆要求我们生二胎开始的。当时女儿快四岁了,正在上早教班,婆婆就明里暗里地催生:诺诺上学了,我又不上班,趁年轻赶紧再要一个。

做了这么多年的全职妈妈,我的心态还是比较平和的,还真没有对全职妈妈这一人生定位产生过抵触心理,但让我再生个二胎,我真的不愿意。

月子出来后,我就一直一个人照顾女儿,完全知道照顾好一个孩子需要投入巨大的心力,我只想给予女儿全部的爱。况且我也想到过出去工作,大学同学调侃我毕业后马上结婚,没工作一天,这大学上得太没劲了。我所在的一线城市,民营经济活跃,只要不眼高手低,找一份工作还是可以的。

对婆婆的催生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觉得只要我和老公感情好,他会理解和支持我的决定。

03

可是当婆婆把催生演变成咄咄逼人的架势时,老公非但不理解我,还信誓旦旦地对我说,不工作,再生个孩子怎么了,何况再生一个才有希望是男孩,这样才算完整。

我第一次听到老公这样的话,惊呆了。其实从公婆平时的言语中,我能隐约感受到他们都有点重男轻女的旧思想,但我没想到老公居然也这样,而且此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我还想到这么多年都是我一个人在照顾女儿:每一次的亲子活动,老公总是缺席;女儿感冒咳嗽,公婆很少来看;家庭聚会时,他们也很少抱女儿。

可能那时他们对女儿就有点嫌弃了,只是表现得没有那么明目张胆。经过半年多的催生,老公一家要一个男孩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甚至在女儿面前说着“有了弟弟,就更幸福”的话。

04

我尽量不受他们影响,还是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当时我和小区里的几个宝妈一起学习烹饪,其实所谓的学习,就是聚在一起奉上自己的拿手好菜或是献上自己新学的菜品,大家尝尝美食,聊聊育儿经验,有时也会团购一些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

记得有个周五,老公说晚上有应酬,不回来吃饭了,我就和几个宝妈在家里做起了糕点,再准备出去吃晚餐。

而那天老公却是很早回来了,平时看到我们在聚会,他总是微笑着打招呼,然后就回到房间,不加入我们,也不打扰我们。

可那天当他走到凌乱的厨房时,脸上的不悦瞬间涌起,然后拿起一块蛋糕就往我身上砸,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在家一天到晚做些没用的,对这个家有啥贡献……说着又把托盘里的蛋糕全推到了地上。

闺蜜见状马上就离开了。屋里只有惊魂未定的女儿,满屋的狼藉,还有一时不知所措的我。

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过分,老公的态度有些缓和,可是语气还是充满着斥责:有那么多的闲工夫,生个二胎就这么难吗?

如果那时意外怀孕了,我应该会把孩子生下来,可是被他们这样要求着,这样逼迫着,我所有的忍气吞声,所有的心甘情愿都消失殆尽。

我开始有意地避开老公,甚至在背地里服用了避孕药。

05

我偷偷避孕的事一直是个秘密。

可是我也感受到了老公一家前所未有的冷漠,我感觉我和女儿被孤立了,好像被流放在了一个孤岛。

过了半年,女儿五岁时,我听到了关于老公的一些流言蜚语,我本不想理。可是老公的冷暴力越来越严重,对我们母女俩视而不见,有时又像吃了火药桶,恶语相向,喜欢砸烂杯子饭碗。

在女儿一次次的惊吓和哭喊中,我有了离婚的想法。终于在一次混战中,我爆发了,把压抑许久的想法脱口而出。

老公却是出奇的冷静,他马上叫来了公婆,仿佛就在等我主动提出离婚,而且他们一家好像早就商量好了一样:孩子的抚养权和房子我只能选择其一,如果我执意要女儿,那么就得放弃房产。

06

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带过女儿,怎么会这么想要女儿的抚养权呢?

而且他们完全知道我离不开女儿,根本不可能放弃女儿的抚养权。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主动放弃房子。

可我觉得房子是婚内财产,理应一人一半;而女儿从来没离开过我一天,和他们一点都不亲近,要是换成他们抚养,女儿不知道要适应多久,要受多少委屈。

当我提出女儿归我,房子平分时,老公就洋洋得意地说:“那就等着我起诉吧,你等着,你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见识,凭什么和我争抚养权?”

当时我确实被怔住了,非常沮丧,非常恐惧,但心里一直很清楚:我一定要得到女儿的抚养权。

为此我找过居委会,找到妇联,还捧起婚姻法来研究。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引荐下,我认识了一个女律师,她对我的处境有着自觉的共情,在谈到抚养权时,她的答案是当务之急我必须找份工作,到时能够提供工资流水账单,不然没有收入怎么争取抚养权呢?

“如果我有一笔数目不小的资产,那是不是就有把握争取到抚养权?”

“什么资产?”女律师有些愕然,她想一探究竟。

07

关于资产,就不得不说到我的原生家庭。我的老家是江南的一个三线小城,爸爸是做装潢的,算得上是一个小包工头,我妈开了一个小超市,生意不怎么好。

小时候,乡下的房子拆迁,分了两套房,一套为了我在城里上学被转卖了,还有一套一直是租出去的,不过租金不高,那边是厂区,都是租给外来打工的。

我家不穷,可我爸妈很节省,从不铺张浪费,吃穿用度甚至还有些抠门。他们还要求我把每个星期花费的零花钱记录下来,对于他们认为的一些“浪费”,总是不予批准,还以此克扣下个星期的零花钱。

记得有次早餐后,我喝了牛奶,把瓶子往桌上一放,就准备和同学去玩。可妈妈晃着牛奶瓶说里面还剩一点呢,非得让我把瓶底里的残留都喝掉。

我不想喝,她就举着瓶子追出来,特别尴尬,我根本拗不过妈妈绝不浪费的决心,就只好把残留的那点牛奶都喝了。

同学把这件事宣扬了出去,顺便给我取了个外号叫喝光光,还一直用这件事来嘲笑我,直到小学毕业。因此我一度很自卑。

08

在家里,父母严禁浪费,他们觉得钱不是用来吃喝享乐的。一个名牌包和一个普通包,他们觉得功能一样;吃一顿大餐和吃一顿家常菜,他们觉得在家里吃干净实惠。

除了人情往来,亲戚走动,父母表现得大方一点,其余方面都是节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直到大学,我的生活费才得以自由支配,不过每次和妈妈通电话,总是叮嘱我不要亏待自己,但千万不能浪费,她还说做人要低调,不可炫富。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在电话里笑出了声,妈妈终于能用一个高级一点的理由说服我了,我欣然接受。

09

但我的婆家是截然相反的。

他们有两个建材门市。婆婆平时打扮得就像贵妇,唯恐别人把她当作穷人;公婆的两辆轿车当时可以抵上小县城的一套房了。

我爸爸开的是一辆面包车,是用来装材料和拉工人的,平时和我妈都是乘公交或地铁,他们觉得每年用大几万去养一辆车不划算。

可老公觉得就是没钱买好车,他不相信有了钱还不享受的,开一辆破车出去简直就是丢脸。在他眼里,我父母就是寒酸。

恋爱时,老公出手阔绰,每次给我爸妈的礼物也都是价值不菲。这让他感觉特别有面子,脸上特有光。后来公婆给的彩礼首饰,置办婚礼都很体面。

我妈当时说过一句话:这样的家庭不要只是表面风光,底子可没那么好哇。我妈有这样的疑虑,也提醒过我,可我当时就觉得妈妈多想了。

10

婚后,我和老公花销很大,没有存款,名下最值钱的就是房子了。

所以他们一家认准我为了女儿会放弃房子,或者说用女儿的抚养权来逼迫我放弃房子。

可我不同意这样的方案。

当我向律师说明父母能给我一笔资产时,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拿到女儿的抚养权有很大的胜算?

律师稍稍思考了一下,抬了抬眼睛说:“果真是这样的话,先暂时别急着找工作,你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学习和照顾孩子的起居,学历也高,我们可以向法官强调你作为全职妈妈的实力。”

这样,我的心里慢慢有了底气,不再惧怕他们一家虎视眈眈的要挟。正当我准备万全,迎接司法程序时,他们一家反而同意协议了。

房子商定平分,我用父母给的钱买下了前夫手里那一半的房,并完全过户到我的名下。

女儿的抚养权归我,但是离婚后半年,我就没有收到过前夫的抚养费。我又找到了律师,她说对方拒不执行的话只得上诉。这个过程不但漫长,而且心累。

当时我爸拍板决定:不要和那家人纠缠了,早离早解脱,那点抚养费他爱给不给,为了那么点钱,别找气受,咱家不缺那点钱。

11

当时我真的体会到了钞能力带来的安全感,我所有的底气都来自父母攒的钱。

我爸常说赚钱时别矫情,苦活累活都不算什么。我妈说花钱时别铺张,别为了面子而败了里子。

如果我既没工作又没有钱,那我可能根本不敢离婚,忍气吞声生二胎,如果不是男孩,还不是遭到婆家的冷眼,仍然是自己累死累活地带。有时还会被骂“没用,都靠我来养”。

就算咬牙离婚了,我会因为没收入而拿不到女儿的抚养权,就意味着女儿要适应新生活,要面对后妈,要被弟弟分走关爱。

要是我拿房子换抚养权,但我们娘俩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女儿上不到好的学校,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每个月还要看人脸色拿抚养费。

父母给了我巨大的经济支持,让我免于后顾之忧,让我有勇气离婚,“你们看我不顺眼,我还不想看到你们呢。”

12

现在,我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只见和自己合拍的人,在保证女儿物质生活的前提下,我有更多的自由去陪伴她。

我不提前透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而是带着女儿一起体验生活的美好!

在我人生进退两难时,是父母的勤劳节俭帮我渡过了难关;在关乎生命转折的重要节点上,是父母的勇于担当再次托举起了我和女儿的生活。

爸爸妈妈,我可以不为人妻,但一定是个好女儿,好母亲!

读一个故事,品一段人生。本故事来源于现实,文中名字均为化名。作者如沐芳华,文字耕耘者,致力于用故事探索人生意义,书写温暖,相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