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上合组织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成功举办了第24次议。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印度总理莫迪未能参加此次盛会。
印度方面表示,莫迪无法出席的原因在于其国内议会事务繁忙,走不开。
但显然这个理由无法消除外界对莫迪未出席会议的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早先莫迪刚参加过在欧洲召开的七国集团(G7)峰会。
特别地,虽然印度并非G7成员国,但却以“G7+”的形式参与其中。
如此鲜明的对比,引发人们深思:
莫迪总理的缺席背后,究竟有着何种外交考虑?
是否暗示着印度将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新的角色定位?
抑或是在大国竞争中采取了新的策略?
上海合作组织(SCO)第24次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盛大举行,标志着该区域性组织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大会主题“强化多边对话,追求可持续和平与发展”,充分展现了SCO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角色,同时也体现出各成员国致力于深化合作,共渡难关的决心。
自2001年成立至今,SCO已逐渐成长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之一。
SCO的使命是推动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以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随着白俄罗斯的加入,SCO的正式成员国数量增加到了10个,其影响力和代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本次峰会的开幕式上,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国领导人为白俄罗斯的加入签署了决议,这些都成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然而,印度总理未能出席此次峰会,这给会议的圆满度带来了一丝疑问。
值得关注的是,不久之前,印度总理莫迪刚参加过在欧洲举办的 G7 峰会。
两个会议对国际合作模式和外交取向各有侧重。
前者——上海合作组织,更注重地区间的合作以及多边对话;而后者——G7,显著凸显了西方各国的价值观及利益。
在G7峰会上,印度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领袖们共同探讨了全球经济、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这无疑彰显了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然而,当上合峰会召开之际,莫迪却未出席。
上合组织旨在增进成员国间的信任与合作,强化安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作为上合组织的一员,印度本应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区域合作与发展。
但莫迪的缺席似乎暗示着印度在该组织内的复杂立场。
之前,印度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联系,并希望通过参与上合组织的各项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这一点从印度积极推进"多边外交"的行动中可见一斑。
然而,印度在处理与上合组织其他大国如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时,却表现出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一方面,印度并不愿意在该组织中被边缘化或者孤立,因此非常热衷于参与各种活动;
另一方面,也许印度觉得自己在该组织中的发言权或影响力还无法与中俄相提并论。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莫迪没有出席此次上合峰会。
然而,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弘所言,印度的缺席并不会对上合峰会以及上合组织的发展带来太大的影响。
印度外长的出席就证明了这一点,他表示印度并没有完全放弃参与上合组织的活动,因为上合组织对于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显现。
然而,莫迪的决定无疑增加了印度外交政策的不稳定性,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深思。
不过,我接下来却想从莫迪这个人和印度这个国家来分析分析。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主导力量,长期以来在地区事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这种地位,使得印度人民对自己国家的信心倍增。
当然,印度人自信也不是毫无理由的。
至少可以追溯到其丰富的文化传统、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如贫困、教育不平等和基础设施不足,但印度人民却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特别是身为领导人的莫迪。
他一直自诩为老大。
自2014年上任以来,莫迪以其果断和改革精神引领印度走向现代化。
他的政策旨在加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并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印度的地位。
莫迪的领导策略,包括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而且说实话,在莫迪的带领下,确实,印度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增长。
而且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做到了佼佼者,影响力与日俱增。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上合组织时,情况则显得复杂。
莫迪缺席上合峰会,可能反映出印度在该组织中所感受到的局限性。
毕竟,莫迪喜欢大场面,现在在南亚说一不二,当老大当惯了。
去上合组织当不了老大让莫迪感觉没面子,索性就不去了。
说实话,我很羡慕印度人这种自信,哪怕印度依然穷得叮当响,但是印度人的自信却能超过美国人。
再看看我们,稍微自信点说几句充满激情的话,就会引来一堆人冷嘲热讽、批评谩骂。
一大堆帽子扣在你头上,你都不得不怀疑是否自己说错了,怀疑是否自己过于自信?
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是否自己该反省一下。
不管别人如何说自己,只要自己认为对,保持住自信就对了。
说的有点远了,再来说回莫迪没有参加上合组织会议这件事。
莫迪光有自信也不行,他当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印度在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外交策略的调整,包括在俄美欧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欧试图拉拢印度以遏制印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印度依然与俄罗斯保持着经济贸易往来,但同时也在努力保持一定的距离。
可以说,印度之前一直在美俄两国之间来回穿梭,两边做渔翁,但此时,仿佛不得不站队了。
俄乌冲突爆发后,莫迪的外交空间就越来越小。
第一,西方对印度的压力正在不断增加。
前段时间,美国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全球宗教自由报告对印度提出批评,这让印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美国的态度似乎在告诉印度,如果不听从美国的指挥,美国将在宗教自由等问题上对印度施加压力。
美国步步紧逼,要求印度在中美俄之间做出选择,这对莫迪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俄乌冲突的持久化使得印度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外交腾挪空间越来越小。
俄罗斯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美国也是如此。
这场战争的持久化不仅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负面影响。
印度想要在中间自由游走,必然会引起西方的不满,同时俄罗斯对印度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
印度从过去的左右逢源到现在的左右为难,其外交活动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压缩。
这次,印度没有参加峰会,可能还是想亲近美国。
可是,他的这一选择真能保住自己吗?
其实,从中美博弈的角度来看,美国拉拢印度的目的正是为了遏制中国。
美方企图利用印度在我国边界挑事,达成自己的目的。
可是,他们的美梦真能成真吗?
近年来,印度曾多次与我国爆发边界冲突,如1962年的边界战争以及近年来的洞朗对峙和加勒万河谷事件。
但每次冲突的最后,他们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想要通过制造边境危机来换取美国的利益,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此外,莫迪总理没有出席最近的上合组织元首会议,其实也是印度在上合组织内部的话语权的下降。
当初,俄罗斯为了制衡中国,提升自己在上合组织内部的话语权,将印度拉入了组织。
然而,如今俄乌冲突的发生,却使得印度反而成为了上合组织内部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莫迪想要代领印度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还是很难。
到底如何做,我没有发言权。
但是我知道,还像以往一样左右逢源,投机倒把,绝对行不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