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正在经历一场支付方式的革命,金融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变革,与此同时,众多国际支付品牌也紧锣密鼓地布局东南亚市场,加速本地化进程。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东南亚的数码支付市场尚未出现巨头垄断,市场格局犹如“神仙打架”,呈现出碎片化和分散性的特征。
图源:ST
东南亚地区拥有超过6亿的人口,其中年龄结构十分年轻,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这为数码金融服务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支付沃土中,各种玩家纷纷入局,群雄逐鹿。
2016年,蚂蚁集团开始进军东南亚,这给当地的金融机构和银行带来了危机感,纷纷投入资源开发自己的电子钱包。在最高峰时期,东南亚一度有超过800个正在推广中的活跃钱包,尽管大多数最终未能成功,但如此大量的投入,无疑整顿了东南亚的消费者、商家和整个市场。
东南亚市场整合有阻碍,但前景依然乐观
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和Boku联合发布的《2021年移动钱包报告》显示,印度尼西亚消费者人均使用2.74个电子钱包,但东南亚各国的支付场景,如零售、电信和交通等,控制在不同财团的手中,这些财团在看到微信和支付宝在中国的成功后,都希望开发自己的电子钱包。
图源:CNA
此基础上形成的闭环交易,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任何一个钱包在市场上能有效普及的机会。另外,东南亚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折扣和优惠要比中国高很多,这让很多依赖信用卡飞行里数或其他优惠奖励的优质消费者很难切换去使用电子钱包。
互联网巨头谷歌、淡马锡控股和咨询公司贝恩(Bain)联合发布的《2023年东南亚数码经济报告》指出,东南亚个人和商家的线上支付采用率不断提高,纯数码支付占该地区交易的一半以上。德国统计公司Statista的数据显示,东南亚数码支付市场的总交易价值今年将达2872亿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41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77%。
图源:CNA
数码支付机构FOMO Pa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溪:
东南亚数码支付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两个因素,即技术创新和疫情。刘溪说:“高速计算和信息处理使数码支付交易比以前快得多,这使得数码支付更方便和受欢迎,尤其是在数码汇款等跨境支付中,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疫情大大提高了东南亚的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设备拥有率,也加速了电商市场的成长,更精通数码技术的人群越来越喜欢用‘接触支付’(tap and go)功能,电子钱包也就成为首选的支付方式。”
新加坡的电子支付已处于东南亚领先地位
电子钱包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带来了支付市场碎片化的挑战,但也为创新和增长提供了机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电子钱包供应商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采用QR码支付和生物识别认证等先进技术。
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今年数码支付市场的总交易价值预计达到262亿3000万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43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35%,高于东南亚地区的平均水平。为了实现智慧国家的发展愿景,新加坡也在持续完善整体数码支付环境。
新加坡推出了全球首个统一支付QR码(SGQR),提升支付服务整合性。2021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开放经许可的支付业者接入FAST即时转账系统和PayNow,使不同品牌间的支付应用,具有即时资金转账功能。
图源:FACEBOOK
除了整合境内支付服务,新加坡也积极参与跨境支付整合进程。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共同参与的单一跨境网络计划(Project Nexus)已完成第三阶段的综合蓝图,印度也将加入计划的第四阶段。两年后,新加坡居民即可使用PayNow,向其他四个国家进行即时且收费更低的跨境汇款。这些努力,无疑让新加坡在智能支付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根据欧洲付款公司Adyen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三成新加坡人已不再随身携带现金,而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超半数(52%)国人乐于使用移动设备上的接触支付,比全球平均水平(23%)高逾一倍;使用电子钱包和QR码的国人比率分别达到48%和47%,而全球平均水平仅28%和27%。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新加坡在数码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也预示着未来支付方式的进一步变革。
尽管面临未知风险,但东南亚数码支付的发展不可因噎废食,整体上也会继续发展并且逐渐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政府在推进实时清算系统和跨国实时交易时,应考虑数码支付的各个玩家如何平衡增长和盈利的需求,这也为计划发展东南亚市场的中企提供了一些独特的思路,或许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收付渠道也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视频号:南洋头条
这里有惊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