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7日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后,瑞典紧随美国步伐积极展开对华行动,日前专门发布“安全报告”抹黑中国,而这离它加入北约也就刚过去了4个月。据环球网7月9日报道,中国瑞典大使馆发言人公开对此事做出回应,提炼出这份报告的五大问题。

总的来看,这份“安全报告”渲染“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破坏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污蔑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政策立场、谎称中国核能力扩张影响战略稳定、抹黑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鼓噪瑞典需要减少与中国有关的风险。点出存在的问题后,使馆发言人呼吁瑞典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发展,停止散布针对中方的不实之词和挑衅言论,多做有利于中瑞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胜于雄辩。瑞典在安全报告给中方生搬硬套加上许多“罪名”,然而这些“罪名”完全得不到事实的验证。比如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政策立场一以贯之,呼吁有关各方以负责任的方式推动局势降温,为尽早实现停火、政治解决危机积累条件。这一态度已经得到超过100个国家的积极回应,也得到了日前来华访问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赞同,瑞典的指责完全站不住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指责中国“核能力扩张影响战略稳定”更像是西方国家特有的傲慢。一来当今世界拥有核武器数量最多的国家并非中国,国际公认美国的核武在质量和数量上要比中国更有优势,瑞典在指责中国前更应该指责美国;二来中国对核武的保密工作一直做得很好,瑞典从何得知中国核武器的具体数量?既然不知道具体数量,就更无法断定中国是否在扩充核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6月中旬专程对类似问题做过回应,强调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从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全报告”里还鼓噪瑞典需要减少与中国有关的风险,这就离事实更加南辕北辙。瑞典与中国的直线距离大致约为4400公里左右,很难想象这种情况下,中国会同瑞典存在所谓的“地缘政治风险”,而经济上的风险就更加不可能了。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瑞典进出口总值为1325.09亿元,瑞典依然保持中国在北欧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瑞典反倒需要担心同中国“脱钩断链”之后,自己的经济将会往何处发展。

当地时间7月9日至11日,北约将在华盛顿举行75周年峰会,今年3月份才加入北约的瑞典将成为峰会上的主角之一,而本届峰会也将讨论很多有关中国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瑞典发布涉华“安全报告”,无非是向北约的“龙头大哥”——美国,递交一份“投名状”,以此来展示自己的亲美态度。至于报告内容是否准确,这并不是美国和瑞典两国政客关注的点,他们往往先画靶子再射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思维惯性,但瑞典还有迷途知返的空间。1950年瑞典突破重重阻碍,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80年代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两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瑞典应珍惜这一机会,不要盲目附和美国的遏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