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年,国民党少将莫雄竟因反革命罪被判处死刑,然而,就在即将对他执行枪决的关键时刻,叶剑英元帅竟亲自发来急电,要求即刻放人,而给出的缘由竟是:此人乃是革命功臣!

那么,这位国民党少将究竟是如何成为革命功臣的呢?

莫雄堪称国民党元老级人物,早年便加入同盟会,参与过黄花岗起义、护国运动以及讨伐陈炯明等行动,且屡立战功,故而深受孙中山器重,年仅 31 岁便升任粤军第 2 师第三独立旅少将旅长。

莫雄对蒋介石有过救命之恩。1922 年,国民革命军兴师讨伐直系军阀时,当时担任粤军第二军总参谋长的蒋介石负责留守大本营,却遭万余土匪围困,蒋介石赶忙给时任第四独立旅中校营长的莫雄发电报求救,莫雄毫不迟疑,率领 2 个营与土匪激战许久,救下了蒋介石一命,也正是在那时,他与蒋介石结下了深厚情谊。

因而,莫雄在国民革命军中资历深厚,地位颇高,但在蒋介石窃取权力后,他们的友谊戛然而止。

蒋介石为巩固权力,大力扶植黄埔嫡系,而那些原本的国民党元老则遭到排挤,像莫雄这样的猛将也被剥夺了兵权。

1930 年,张发奎反蒋,莫雄积极参与,事败后,张发奎下野,莫雄也赋闲于上海。后来他接受宋子文邀请,担任财政部视察,剿灭盐枭后,被提拔为税警总团长。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莫雄与中共上海地下党刘哑佛有了交往,并通过他结识了更多党内同志,在对共产党有了更深入了解后,原本就对国民党失望的他,很快便作出了追随共产党的抉择。

周恩来和李克农对于莫雄的加入极为高兴,考虑到他在国民党中的特殊身份,暂且让他以党外人士的身份负责情报收集等工作。

为了获取更具价值的情报,莫雄找到了乡党杨永泰。

杨永泰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又与莫雄交情笃厚,因而在杨永泰的极力举荐下,莫雄再度获得启用,重回国军部队,协助蒋介石“剿共”。

莫雄走马上任后,首要之事便是将地下党安插在队伍中,在红军的配合下,莫雄几次“剿共”行动,都将红军打得狼狈逃窜,原本几次围剿失败正让蒋介石焦头烂额,所以莫雄的接连胜仗让蒋介石对他甚是满意,即刻擢升他为江西“剿匪”保安司令,并为他配备了众多武器装备。

1934 年 10 月,蒋介石密谋发动第五次围剿,计划以 150 万大军,对中央苏区的于都、会昌、兴国、瑞金等地进行合围。

在合围过程中,会布置大量 2 米高的铁丝网及碉堡线等,致使红军插翅难逃,而这个计划被称为“铁桶计划”。

这个计划若成功,对红军而言绝对是毁灭性打击,所以参与会议的莫雄迫不及待地要将此消息传递给红军。

莫雄取得文件后,旋即让担任副官的刘哑佛将情况传达给地下党,最后经商议,由项与年负责将情报送至瑞金,交给党组织。

由于文件重达 5 斤,内容繁多,刘哑佛等人整整用了一个晚上,才将情报通过秘语抄录到一部大字典中,随后由项与年伪装成教书先生,带出了那本藏有情报的大字典。

此时第五次“围剿”已然开启,故而项与年一路上危机重重,好在他机智冷静,最终历经层层艰险,成功将情报送达目的地,而党组织在获此消息后,立刻率十万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从而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圈。

红军长征后,莫雄不仅协助上千受伤掉队的红军转移到安全之地,让他们得到救治并回归队伍,而且每次奉命“剿共”时,他更是将红军打得“落荒而逃”,表面上他取得了胜利,实则是虚张声势,帮助红军安全撤离。

1935 年,莫雄被调至贵阳围剿红军,贺龙的队伍要经过他驻守的毕节,他得知后,大开城门,让贺龙的队伍在城中休整了半个月,而他则率队躲至郊外的山中,直至贺龙的部队离开后,他才返回城中。

莫雄的这些行为引起了蒋介石的疑心,但由于莫雄提前做好了防范措施,所以并未查出什么证据,即便如此,暴怒的蒋介石仍将莫雄关押在南京军法处监狱。

莫雄被关进监狱后,与他关系亲密的杨永泰、张发奎和陈诚等重要将领都想方设法营救他,但效果并不理想。

恰逢两广发生反蒋事变,于是杨永泰等人立刻提议让莫雄前去策反,戴罪立功,在他们一再保荐之下,蒋介石终于释放了莫雄。

莫雄后来在广州南雄担任县长,不仅释放了数百名被关押的共产党员,还与原红十一军的军长古大存工作配合默契,不仅为红军提供了不少武器装备等,还在家乡开店经商,为组织筹集资金。

1949 年,国民党败势已定,薛岳怀疑莫雄是共产党员,将他列入暗杀名单,莫雄得知消息后,立刻携带妻儿前往香港躲避危机。

广州解放后,毛主席专门向叶剑英提及莫雄,让叶剑英务必找到他,并安排工作。

不久后,莫雄接受叶剑英邀请,回到广州,并担任北江治安委员会主任。

未曾想,1951 年,有人因查到莫雄是国军少将的身份,遂将他抓捕。

莫雄因担心审问他的人是特务,故而缄口不言,最终落得个被枪决的判决结果。

好在叶剑英元帅的电报来得及时,最终不仅化解了误会,还让人们知晓了莫雄当年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