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今年8月5日,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G60星链”项目将正式开建,首批将发射18颗组网卫星,将在太原航天发射场进行发射。至于使用的是什么火箭,这个就不清楚,还没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前期使用的是一次性火箭,因为我国的可回收火箭还未成功。
G60卫星互联网项目由上海松江区牵头,联合多家资本共同打造,该项目的卫星生产基地就位于上海市松江区。G60卫星是平板构型卫星,方便一箭多星堆叠发射。去年12月,就已经正式投产,当前产能预计每年能制造大约300颗卫星。
“G60星链”项目的一期目标是在2027年前发射大约1269颗卫星,到 2030 年底,最终发射超1.2万颗卫星。自今年8月5日起,到 2025 年底,项目第一阶段预计将发射648颗卫星,并提供区域网络覆盖;到 2027 年底,项目第二阶段将完成1269颗卫星的组网,并提供全球网络覆盖。
星链卫星在2019年首次发射时一箭60星,今年8月5日“G60星链”项目首次发射任务仅一箭18星,单次发射数量确实有点少。但这仅仅是开始,按照计划,该项目陆续还会推出一箭36星、一箭54星的发射模式。
在火箭回收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就在今年6月,中国试验了一款可回收火箭一级,该火箭第一次实现了十公里起降,中间的过程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一丝差错,这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成熟的可重复发射技术。
然而,目前我国多家火箭公司的可回收火箭还处于研制阶段,尚未完成首飞,最早也要到明年才有可能首飞,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用来发射中国版星链卫星。
一次性火箭发射成本太高。这意味着,最近几年我国的大型星座建设项目的进度不可能太快。这一点从“G60星链”项目的发射计划就可以看出,从2024年8月到2027年底,该项目只会发射大约1300颗卫星,而且G60卫星每年的产能目前大约只有300颗。
“G60星链”项目选择在我国可回收火箭尚未成功前便进行发射,不算着急,这是为了抢占卫星轨道资源和卫星无线电频率资源,是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积极布局和发展的体现,因为不加快进度,在这个领域就会远远落后于美国。SpaceX 于2015年公布了“星链计划”,计划到2027年前将4.2万颗卫星送入低轨。截至2024年6月底,在轨的星链卫星总数已接近7000颗。
G60卫星互联网星座虽是中国第二个低轨卫星大型星座建设项目,但却是进度最快的一个。第一个是由2021年成立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代号为“GW ”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计划。星网公司的成立整合统筹了包括鸿雁星座、虹云星座等原国有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计划,计划在2029年前发射大约1300颗卫星,最终在2035年完成大约1.3万颗卫星的发射目标。
有消息显示,我国还有第3个万级星座项目,代号为“HONGHU-3”。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网站披露的数据,这一项目可能与蓝箭航天有关。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3号可回收火箭预计2025年首飞,该火箭以液氧甲烷为推进剂。或许蓝箭航天也想向Space X那样,希望用卫星互联网实现盈利,同时促进自家可回收火箭技术的进步。
虽然我国已经有三个万级星座项目,但数量并不多,因为这三家加起来的星座卫星总数和马斯克发射4.2万颗星链卫星的目标不相上下。这三个项目现在各自为政,不知道未来能否整合,毕竟卫星互联网的市场有限,容不下那么多,必然会有出局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