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海底电缆、跨海桥梁建设……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海域空间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在同一海域,有时难以避免重叠用海。

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近日,华能天津港东疆北防波堤风电项目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获得用海批复的防波堤风电项目,这也是我市首次采用立体分层设权方式批复用海申请。通过大胆探索实践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我市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充分释放海域资源要素潜能,推动海域管理模式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转变,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塑造海洋型开放新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上风起绿电来

从市区出发一路向东,在陆海交界处,长长的天津港东疆北部防波堤延伸入海。它和遥相对应的天津港防波堤延伸工程像两条有力的臂膀,将天津港东疆海岸环抱起来,为港口阻挡风浪。

“我们的风电项目将建在东疆北部防波堤堤身南侧,总投资约3.7亿元。这两天办完了用海使用权的不动产登记手续,申请用海空间层为水面,用海总面积约8.3公顷,目前已正式开工。”华能(天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范明告诉记者,未来,在5公里长的防波堤上,计划建设7台风机,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建成后将通过绿电交易方式,助力东疆“零碳港区”建设。

据了解,作为打造东疆“零碳港区”的重要载体,该项目实现了陆域国产大型风机防腐防盐雾技术在防波堤上的首次应用,实现了重力扩展基础与海上高桩承台基础之间的场景化应用,搭建了东疆“零碳港区”再电气化的应用场景,为全国范围内百万千瓦等级防波堤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

记者看到,在建成后效果图上,7台风机按照“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一字排开,每台风机一个颜色。“除了风力发电带来经济和生态效益,我们还计划把项目打造成东疆区域的新地标。”邓范明说。

“华能天津港东疆防波堤风电项目是近年来我国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该工程在港口的既有防波堤基础上,综合利用开发海上风电工程,在没有新增占海的情况下,有效实现了存量资产的盘活和赋能利用,开创了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新模式。”天津理工大学港航发展与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伟说。

唤醒“沉睡”的海域空间

我市市辖海域面积2146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油气资源、盐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在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海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规划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课题。

“海域资源也得精打细算地用。”市规划资源局海域管理处副处长刘莉介绍,海域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立体特征,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均分布着不同资源,但是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海域空间是平面的。比如,一片海域的使用权批给一家养殖企业,鱼虾养殖只用了水体部分,水面上的空间、海床乃至海床下的底土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采用立体分层设权,就可以同时供其他用海活动使用。

此前,我市海域管理一直沿袭传统“平面化”模式,海域空间资源的立体性和多功能性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近海传统海洋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用海需求持续增大,海域空间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现实需求十分迫切。

以海域资源高效利用为出发点,天津努力唤醒“沉睡”的海域空间。

今年5月,我市印发《关于试行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稳妥有序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工作。政策明确了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怎么分层”“怎么论证”“怎么审批”“怎么监管”等关键环节,从设权空间范围、海域使用论证、用海审批、产权登记、海域使用金征收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标志着我市海域管理由“二维平面化”向“三维立体化”转变,使得项目用海立体分层设权从此有了“操作手册”。

激活“蓝色经济”新引擎

随着我市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利用规划不断完善,持续提升用海要素的保障和配置水平,激活“蓝色经济”新引擎。从单一思维到立体思维,从粗放到精准,天津走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我市编制了《天津市海洋空间规划(天津市海域海岛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全面构建天津海洋空间发展新格局;做好用海要素保障,成功完成约130平方公里“未批已填”类历史围填海图斑全部解锁备案,推动约1000公顷已填成陆区域实施项目落位建设。

市规划资源局二级巡视员高明兴介绍,我市持续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在全国率先提出对符合条件的用海项目实行打捆整体论证,大大缩短了海域手续办理时间,有力推动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工作。

探索实施已填成陆的历史遗留围填海区域内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水域的用海备案审批改革,截至目前,已完成17个项目绿化、水域备案。

对利用已填成陆历史遗留围填海、无新增填海区域的项目同步开展公示、技术审查以及填海竣工验收工作,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助力用海项目高效落地。

此外,我市还不断完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科学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实施7大类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任务,组织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调查监测、近海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京津冀区域协同监测、海洋生态分类分区以及海水入侵监测等,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构建多维度海域空间规划体系、探索海域资源市场化出让方式,在积极保护的同时开展海域空间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有效扩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

“天津通过在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探索,增加了可供海洋产业发展的有效资源,为海洋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李伟表示,海域空间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海洋资源的集约利用,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在既有海洋设施基础上开展综合开发利用,可有效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有利于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高明兴表示,我市将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海底电缆管道、温(冷)排水五类项目用海实施立体设权,继续研究和深化节约集约用海政策,完善规划、审批、登记等相关管理制度,探索海域空间资源资产化管理机制,助推海洋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