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译著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建筑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院和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协办。
该书原版由英国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于2022年1月出版,肯·泰勒和朱利奥·威尔迪尼编著,秦红岭教授和朱姝老师翻译。这本书总结了过去40年国际文化遗产实践的发展与变化,强调了遗产规划和管理在城市更新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译著出版发布仪式环节由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霞教授主持并致辞。她指出,北京建筑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文化论坛暨译著出版发布会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契机。《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的出版有助于将国际上先进的文化遗产管理理念与实践引入中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霞教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理安副研究员和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冬梅研究员为新书揭幕。
学术报告环节由北京建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秦红岭教授主持,共有8位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研究员作《国际背景下北京文化遗产管理工作发展的时代进程》报告。他指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城市建设的形势下,随着建设方式的变化,走了一条有我们自身历史特色的道路。借鉴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北京逐步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和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一是文化概念的转变,逐步实现了从文物向文化遗产转变;二是保护方式的转变,从文物单位保护向成片的历史街区、工业遗址保护的转变;三是从保护遗产建筑向保护遗产文化的转变。他指出,当前是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关键时期,引入国际遗产保护新的理念和前沿性学术理论,对政府部门遗产保护管理的科学决策,对北京历史名城的保护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铭副教授作《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新倡议与大运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新理念》报告。他指出,中国文物部门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多类型遗产整合保护和系统保护,不仅呼应了国际倡议,也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川研究馆员作《中国文物保护准则的海外实践——“范式”理论之周萨神庙保护》报告。他以世界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的修复为案例,展示了中国团队如何通过原物重建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成功修复并保护了古迹,证明了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专业能力。
北京建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秦红岭教授作《当代世界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与突破--〈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译介》报告。她介绍了《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一书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和突出特点。她认为,该书的突出特色与价值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当代语境下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与突破——对“什么是遗产”的反思,该书对遗产概念及其社会意义的显著拓展主要体现在,强调遗产是一种社会建构过程,遗产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遗产并不局限于古代重要遗迹和著名建筑,扩展至普通的日常场所;重视遗产的非物质性要素方面,重视记忆的作用和寻找认同感;遗产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文化资源。二是多元文化背景下遗产管理的价值差异与本土化方法,提出要超越遗产保护与管理的西方主导思维,强调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遗产管理的价值差异与本土化方法,三是以人为本、以价值为本的文化遗产管理方法,强调了在遗产保护中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视角、社区参与和动态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推动遗产保护向更加公正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李扬副教授作《轴线景观与北京城市文化空间变迁》报告。他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中轴线理念作为中国古代都城设计的重要元素,尤其是汉代以来中轴线在礼制和皇权加强中的作用,以及北京从传统南北中轴线到现代东西轴线的转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旅游科学学院吴丽云教授作《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状、问题及思考》报告。她介绍了中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历程和现状,指出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当前面临的管理机构不稳定、资金保障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北京建筑大学人文学院朱姝老师和周坤朋博士,分别作了《研究型翻译——〈文化遗产管理规划〉翻译方法论》和《浅谈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与管理》报告。
北京建筑大学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希磊教授对上述报告进行了总结和评议。
廖智:命运将她打落深渊,她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世说新语〉风物》:梦回风流魏晋,一览市井百态与人间烟火。
生活可以很美好。如果累了,不妨慢下来,喝杯茶,看看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