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决战,事关蒋家王朝的存亡。
1948年,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蒋家王朝,蒋介石和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把傅氏集团的12个军50余万人部署在东起山海关、西起张家口的500余公里狭长地带上,企图固守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确保唐山、塘沽的出海口,以待战局变化。
我军在平津地区作战的主要部队主要是,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三兵团,一部分地方武装。
毛泽东科学地预见到:“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
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一种高超的战争艺术,更是一场十分精彩的战斗。
傅作义的部队本来就是我们“碗”里的“肉”嘛!
西面这一头,我军参战的主要部队是华北军区的第二兵团、第三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
第二兵团司令员是杨得志,政治委员是罗瑞卿,耿飚任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
第三兵团司令员是杨成武,政治委员是李井泉,李天焕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淮海战役揭开序幕以后,华北军区的一些将领多少有些着急。华北的50多万敌军是一支不小的力量,现在东北打完了,华东又包了“饺子”,华北什么时候动手呢?
有人猜测:蒋介石要让华北的敌军去增援华东,华北军区的任务很可能是到南线去阻击傅作义的部队。
果真是这样?
11月4日,罗瑞卿来到野战军司令部,对耿飚说:“告诉你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傅作义被蒋介石召到南京去了。”
耿飚正守着一个巨大的沙盘和参谋们分析敌我态势,听到罗瑞卿说傅作义突然去了南京,立刻想到了下一步行动,他问:“是不是要将傅部南调以支援华东敌军,加强其长江防线?”
“这难说。”罗瑞卿说。
蒋介石现在是举棋不定。他既想让傅作义固守华北,又想给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添点兵力。固守华北,可以迟滞我东北、华北大军南下;调往南京一线,则北进可增援刘峙,驻守长江可保证南京防务。
傅作义能听蒋介石的吗?耿飚把心里的疑问说出来:绥远是傅作义的老家,他的辎重家当都在绥远。在傅作义看来,如果向西收拢,还有自成局面的可能;如果南下,即使站稳脚跟,也仍旧要受制于蒋介石。但是,傅作义要冒险南下,别的不说,就是通过我们这一大片解放区,也够他折腾一阵子的。
罗瑞卿看了看沙盘,顺手比划了一下,说:“他们可以从海上走嘛。”
这时,身旁的一名参谋提示道,情报反映,敌人的“剿总”司令部有从北平移往天津的迹象。
“傅作义想保住港口嘛!”罗瑞卿说,“但是,要是我指挥他们,就不会那么蠢,这么多部队,搞海上运输,塘沽港口又临近封冻期,谈何容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傅作义这几十万部队的去向。当有人问耿飚时,耿飚谦虚地说自己还没有考虑成熟,不过他认为,想办法把傅作义的部队留在平津是最合适的。
“那我们赶快向聂司令提个建议吧,傅作义的部队本来就是我们‘碗’里的‘肉’嘛!”一名参谋说。
罗瑞卿笑了,耿飕也笑了。他说:“你的想法有道理。不过,中央恐怕早有打算了。”
11月18日,第二兵团首长收到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发来的电报,要求杨得志、罗瑞卿和耿飚所部在阜平待命,并准备随时向张家口附近出动,协助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指挥的第三兵团阻止敌人逃跑。
11月23日,强大的东北野战军主力离开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开始向北平、天津、塘沽、唐山等地区挺进,平津大战的序幕即将拉开。
11月24日午夜,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又看到了毛泽东发给第三兵团并转告他们的电报。这份电报命令第三兵团撤围归绥,秘密东进,以奇兵突袭的方式进至张家口、宣化一带,等候东北主力入关;命令第一兵团停止对太原的攻击,集中兵力进行平津战役。
自此,华北军区的三个兵团就这样进入了平津战役的洪流。
这一次可抓住了傅作义的命根子!
毛泽东赋予杨、罗、耿兵团的第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是阻击傅作义的“王牌”军第三十五军,这一任务关系到平津战役的全局。
作战部署是十分严密而又紧张的。
11月25日,毛泽东命令华北野战军的第二兵团、第三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相继行动。第三兵团从集宁地区东进。
11月26日,毛泽东发出电令:
“着杨罗耿率二兵团于今二十六日由曲阳出动,以五日至六日行程至涿县、涞水以西地区待命……七纵受杨罗耿指挥,应由保定北进迫近敌人活动。”
11月27日,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在行军途中,又收到毛泽东发出的电报。毛泽东命令他们:12月1日集中于易县西北紫荆关地区隐蔽待命。
看完这封电报,罗瑞卿意识到第二兵团有重要任务了。紫荆关是太行山区的一个关隘。“关”的本身只是一段残败的长城,但周围千山万壑,从紫荆关向北出动,不容易暴露作战企图。罗瑞卿想到,二兵团在紫荆关隐蔽待命,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这两支队伍无疑是对付傅作义的奇兵。
11月29日,第三兵团对张家口地区柴沟堡的国民党军队发起攻击,揭开了西线战斗的序幕。
西线枪声一响,正如毛泽东所预料的那样,傅作义立刻命令在北平丰台的第三十五军主力乘火车、在怀来的第一〇四军第二五八师乘汽车,连夜迅速奔赴张家口支援。
傅作义还把涿县的第十六军调到昌平、南口一带,以便控制西撤的通路,确保张家口与北平的联系。这么一来,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就被牵制在平绥铁路一带,北平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东调的可能性减小,同时也起到了掩护东北野战军入关的作用。这就是毛泽东指导战争的高超精妙之处。
第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离开北平时,完全是一副“马到成功”的样子,他对傅作义和有关人员连声说:“去去就回来。”他似乎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赶集。
国民党第三十五军一路顺利,很快达到张家口。
毛泽东摸透了傅作义的脾气,认为傅作义当时虽然还有西逃和南窜两种选择,但他的老窝在绥远,西逃的可能性不大。傅作义调第三十五军去解张家口之围,是考虑到东北林彪的部队暂时还不能入关,华北聂荣臻的几个兵团奈何他不得。
11月30日夜晚,杨罗耿兵团到达毛泽东指定的紫荆关荫蔽。
第二天,当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等人得知第三兵团对张家口突然发起进攻,驻守北平的傅作义“王牌”第三十五军、驻怀来的第一O四军一个师分别乘火车和汽车向西增援时,立刻意识到,二兵团这支奇兵该出动了。三兵团进攻张家口,就是毛泽东为了调动北平的敌人而投下的一着好棋。
吸引傅作义的部队向西线的目的达到后,中央军委于12月2日命令杨罗耿兵团:兵出紫荆关,直逼平绥线。与此同时,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相继行动,我军先后占领了左卫、万全、沙岭子等地,包围了张家口的敌人,隔断了张家口与宣化敌人之间的联系。这实际上是切断了张家口国民党军队西逃的退路。
傅作义认为,这是华北军区部队的一次局部行动,决定先击破华北军区部队,再对付东北野战军。
战场情况发展十分迅速。12月4日,毛泽东在一天之内连续发出三封电报。
当时,杨得志、罗瑞卿等人同第二兵团指战员一起正在向北急进。军令如山!那一天,真是急如星火。
毛泽东发出的电报一封比一封紧急。
第一封是在4日凌晨2时发出的,上面说“我杨罗耿应以最快手段攻占下花园地区一线,隔断暂三军与张(家口)、宣(化)敌之联系。”
几名指挥员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在“最快手段”四个字上停留了许久。
第二封是在4日午后4时发出的,电文命令:
“杨罗耿务以迅速行动,以主力包围宣化、下花园两处之敌,并相机歼灭之(先歼下花园之敌)。以有力一部隔断怀来、下花园之联系,确实阻止怀来及其以东之敌向西增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