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
终于看完了杉本博司的三本书,《现象》、《艺术的起源》、《直到长出青苔》,在我这里算作三部曲吧。内心的评分,是随着阅读,逐渐降低,但还是很推荐的。
《现象》的眼前一亮、《艺术的起源》的似曾相识、《直到长出青苔》的老生常谈。一个人的大脑是有限的。一句俗话,两岁学开口,一生学闭嘴。在年轻时,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贪婪无限的接收这个世界的知识。接着当积攒了一定后,所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开始渴望发出声响,让周围的人听到,引起所有人的注意。接下来,有些人满足于此。又有些人接着积攒。积攒的人当中,有些人选择沉默谨慎,学会了闭嘴。有些人在持续叫嚣。无论是明目张胆的喧嚣,亦或是背着认识的人,在陌生网络面前侃侃而谈,所说的“爹味”吧。世界是这样的,土壤各异,在相同的土壤里,又会开出不同的花朵。这朵花什么样,别的花怎么看,自己如何看,都是问题。
如译后记中,黄亚纪所说,生命、时间、历史,是杉本博司作品的核心。从这三点展开现代主义、建筑、佛教艺术、人类学等创作面向。持续性的焦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每个惊醒的夜晚,思考的也会涉及这些:生命、时间、历史。关乎自己、关乎花朵。
二、花
如果人是一朵花,也可能是爬山虎。人生就是一堵墙。不断爬满的同时,兜兜转转。在书中所看,杉本博司所设计的神社,即是几年前特意前往、印象深刻的神社。在书中望见,始知其全貌与来龙去脉。你可以说我之前无知、不做功课。但是生命中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一开始只是开始,多年后的回旋镖落回手里,才知这是完整的过程。
如果广义的说,人的消化系统,从嘴到屁股,其实是贯通的。是不是粗暴的理解为,人是一个外壁极其厚的吸管。酒肉穿肠过,只留下挂壁的痕迹供身体吸收。所谓人间不值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物匆匆从身体穿过。不用留念也无法留念。更可以比喻,人是一颗棒棒糖。身体是中空的习惯,头脑是一颗糖球。所有的知识思想不过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球体。吸管,也同花茎。内心中空。事物留下的痕迹,最终决定开出的是什么花。每一笔印记都刻在每一片花瓣上。
三、梦
尝有过这种体验,在梦中突然掌握了抓住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无往不利,仿佛世界的真理,得之,万物在握。可是醒来,却发现空无一物,无论手中或是心中。最近也常常做梦,在梦中好像悟到什么。但是,突然想到,也许我并没有抓住什么,而是因为梦本就在我脑中。我就是世界的法则。即使我抓住的是错的,也只是对于清醒的世界,而在我的梦中,这就是对的。所以万物在握。
世间花朵万千,究竟哪一朵花才是对的,无法妄言。一生学闭嘴,在我的世界,只有我认为的花才是最对的。
可是,我们的一生总归是活在别人的价值判断下。在尽力挣扎,努力分辨后,也许只有如杜尚的墓志铭所言,我们才能真正的解脱——无论如何,要死的总是别人。
PEACE
心平能愈三千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