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2024年7月10日《沈阳日报》特别关注版,盖云飞/文 。)

日前,由辽宁省作家协会、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沈阳出版社承办的沈阳作家商国华《奠基路上》作品研讨会在沈阳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沈阳市文联副主席王静,辽宁省期刊协会会长张啟智,辽宁省作家协会特聘评论家、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吴玉杰,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李轻松,辽宁文学院文艺创研中心主任、《鸭绿江》杂志副主编胡海迪,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曾薇,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刘沛华等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出席作品研讨会并作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对《奠基路上》的创作出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反映历史、呼应时代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梳理工业历史 提炼工业精神

周景雷 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当前,辽宁的工业文学创作大致呈现三个层面:

一是注重挖掘辽宁工业的历史,歌颂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历程;

二是对20世纪工业社会转型过程的历史回顾;

三是一些年轻作家主要描写的后转型时代普通市民的工业生活和社会生活。

显然,商国华属于第一个创作层面。纵观他这些年的创作,体现了商国华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共和国工业体系建立过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对优秀工业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及对当下的启示,字里行间充满了激情和阳光。

同时,作品讲述了基于过去历史条件形成的工业文化在今天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既不能被过去已经形成的工业文化所束缚,另一方面又不能抛弃在原有工业文化中形成的工业精神。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工业发展的主题目标是什么?我们的作家应如何来把握这个主题目标?

我认为《奠基路上》这部文学作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第一,《奠基路上》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辽宁工业发展进行了历史阶段的划分。从《奠基路上》整体的篇章结构中就能够感受到商国华对辽宁、对沈阳工业发展的整体性的科学把握。这便是这部作品的创新点,因为到目前为止,写工业史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见。尤其沈阳工业这么发达,过去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后来又遇到大的变革,把这样一段历史以点带面地呈现出来,这是商国华的创新成果。

第二,《奠基路上》用鲜活生动的历史细节回应了时代的重大主题。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工业发展,着力表现的不是工业本身而是人本身,强调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商国华注意到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工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不仅写了人而且还写了人和这个时代的关系,是时代对个人的造就,也是个人对时代的承担。

第三,《奠基路上》非常好地处理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这部作品中,商国华使用的是历史和现实的不断的双向闪回。通过这种历史和现实的闪回展现了他对当下、对未来工业发展的期待。

第四,对工业精神的挖掘。我一直强调工业题材写作的主要内容是工业精神,是工业文化和具有引领作用的工业精神。共和国的工业精神是什么?辽宁的工业精神是什么?沈阳的工业精神是什么?《奠基路上》这部作品对工业精神进行了提炼,可以看到,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还包括自力更生的精神、拼搏进取的精神等等。

第五,商国华在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精神气质和作品的精神气质是契合的,是一致的,作者和作品是合二为一的。当我们读这本《奠基路上》的时候,会发现这部作品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一定是作者自身所具有的激情赋予这部作品的。

总之,我认为《奠基路上》这部作品是商国华文学生涯的又一座高峰,希望商国华下一个写作高峰早日到来。

扛起文学大旗 引领文学创作

王静 沈阳市文联副主席

《奠基路上》的出版应该说主要有四方面的意义:第一,《奠基路上》的出版恰逢其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商国华这部作品恰好是为共和国工业奠基路上砥砺前行的奋斗者们所书写;今年是辽宁文学“火车头”创作计划的兴起之年,而《奠基路上》是“火车头”创作计划的开山之作,具有引领、带动的作用。

第二方面的意义,《奠基路上》是一部优秀的工业题材的报告文学,商国华是工业文学使命的扛旗者。多年来,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深入工厂车间,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寻找,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梳理,满含深情,满含崇敬,勤耕不辍。把共和国工业历史上的奠基者一个个挖掘出来,用纪实文字重塑出来,让沈阳老工业基地的辉煌重现在我们的眼里,驻扎在我们的心里。

第三方面的意义,《奠基路上》承载了厚重的工业文化。书中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工业故事,一个个鲜活奋斗的工人形象,一场场让人热血沸腾的攻坚克难场景,酷热与冰河、烈火与热血、奉献与牺牲等真实的故事,汇成了一段段不可磨灭的共和国工业史,书写了共和国工业文化的壮丽篇章。

第四方面的意义,《奠基路上》闪耀了宝贵的工业精神。开山拓路的开创精神,蚂蚁啃骨头的攻坚克难精神,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无所畏惧、知难而上的攀登精神,不怕流血、不惧生死也要护桥修桥的牺牲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汇聚在一起,铸就了沈阳工业精神,也铸就了共和国的工业精神。

撰写工业史诗 熔炼工业力量

吴玉杰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辽宁省作家协会特聘评论家

商国华的报告文学《奠基路上》是沈阳工业75年的史诗。几十年如一日,作者追随共和国工业的脚步,有着“老铁西”“在路上”书写工业的情结。铁西,是他的生活地、工作地,是他的创作基地,也是他书写的目的地。他对这块土地一往情深。

《奠基路上》深刻阐释沈阳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使命与担当,生动描绘英雄之城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历史飞跃和新中国工人的精神图谱。

对沈阳充满期待。作者以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比较视野形塑“奠基路上”沈阳的形象。作者把较多篇幅给了新时代“六地”中的沈阳,沈阳全新的“第一”在“奠基路上”:10909米深海探索的“奋进者”号潜水器大脑设计,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的新松机器人表演,沈变±800kv干式直流套管……《奠基路上》以事实和数据为证,讲述经典故事增加感人细节;开掘新故事,使其浮出历史地表,将史料性的硬核真实与艺术性的审美想象融合;青睐声音的奏响与情境的叠加,突出集体力量,凸显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充分展现沈阳的奉献担当与新生创造,文化形塑“英雄之城”从制造到智造的现实体现。

以“路”贯穿全篇,从具象的路,到抽象的路,再到意象的路,工人劳模的成长之路、沈阳工厂的建设之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奠基路上》有意识通过简约的文字勾画出相对完整的链条,从而塑造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立体形象,寄寓着新中国工业文明的历史实绩,表达未来之路的主题意旨。

商国华钟情报告文学的“真”,“真”的力量,理性思考的力量,诗性表达的力量,凝聚成独特的力之美。而作品含蕴的中国工业文明的力量与自身书写的力量,熔铸成一种赫然而立的奉献情怀与创造精神,在文本中涌动跃出。

聚焦工业全史 夯实英雄城市

张啟智 辽宁省期刊协会会长

《奠基路上》是目前我省反映沈阳工业发展史内容最全的非虚构作品。

作品是从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展开的。沈阳从解放之日就承担了淮海、平津战役的弹药等军需物资的生产供应重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承担了更广泛的军需物资生产供给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承担了“共和国装备部”的重任;“三线”建设“献了青春献子孙”;国企“转制并轨”40多万职工恋恋不舍地离开工厂自谋职业;新质生产力特色的“鼓风机”“特变电”“盾构机”令人期待。同时书中的马恒昌、尉凤英、白桂珍、王铮安等代表不同时期的英模折射出时代的光辉!

作品显示出商国华作为一位著名的工业题材作家,对创作结构的把控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使作品彰显风采。作品也显示出沈阳“英雄城市”的实至名归。

描绘工业画卷 重塑城市品格

□李轻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席

第一,这本书全景式地描绘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画卷,具有文献价值。从时间轴上看,从建国初期沈阳的无数个工业第一的骄傲与自豪,到大三线时期倾尽所有的奉献与牺牲,到转型时期的迷茫与阵痛,再到新突破带来的再次崛起,整个过程波澜壮阔,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里有对解放战争的支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付出、为三线建设的大输血、在困难时期的坚韧担当,无不展示出一个完整的工业发展链条,可歌可泣,气壮山河。这部作品是70多年沈阳工业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共和国工业的发展史的一部分。

第二,这是部为城市树碑立传之作。它以文字奠定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地位与精神品格,写出了几代人的志气、豪气、勇气、骨气、侠气和底色。一群人与一座城市交相辉映,使中国工业开启了向世界强国迈进的步伐,工业文明的长卷徐徐展开,大国的脚步令世界刮目相看,而这一切,都奠定与成就了沈阳作为共和国工业摇篮、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特殊地位。

第三,这部书为沈阳工人塑像,而且是群像。这是一个丰富的人物长廊,他们是劳模,同时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与情怀。马恒昌、尉凤英、王铮安、白桂珍,到蒋新松等,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商国华用扎实的采访、细腻的感受、可信的细节、有温度的笔触,写出了一代代劳模的伟大精神世界与情感温度。

第四,工业叙事中的审美价值。从商国华的《锻造中国芯》《国家砝码》到《奠基路上》,他以不变的情怀书写着工业进程。这里有着钢铁般的坚硬气质,有着可以触摸的粗砺感与厚重感。他对重工业的软性书写,散发出刚柔相济的迷人气息,诗意的处理,使他的创作拓展了想象的空间、诗意的远方。这部作品可以作为编年史来阅读,他的视野不在一人一事上,而是把所有的事件与人物都纳入大的历史背景中,使作品有了历史纵深感。

这部作品从人物的内心出发,写出了他们最真诚最美好最有温度的灵魂。他们是个体的,更是一代人的精神写照;他们是一个时代的,更是整个中国的脊梁。

这部作品也没有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还为我们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崭新未来。

讲好“奠基”故事 展现“奠基”精神

胡海迪 辽宁文学院文艺创研中心主任

《鸭绿江》杂志副主编

《奠基路上》是一幅沈阳大工业全景画卷,是以不同时期沈阳劳模为代表的工人群像浮雕,是辽宁作协“火车头”创作计划鸣响的第一声汽笛。商国华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沈阳工业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召唤到他饱含激情的笔下,为辽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提供了精神支撑。

从真实性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个真实的人物、一组组真实的数据、一件件真实的历史大事,从而对沈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发展的历史有全面宏观又不失具体细致的掌握。商国华用“站起来”“保和平”“困境下”“风雨中”“振兴路”五个部分来历史性地叙述解放初期、抗美援朝时期、60年代困难时期、改革改制工人下岗再就业时期和制造业科技转型升级时期。在纵向的时间轴中,填充横向的事件和人物。这种严谨周密的结构布局,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史书“纪事本末体”的创造性继承,宏大而不空疏,丰富而不杂乱,全面而不琐屑,仿佛一台精密机床,“设计合理,功能完善”。

在这部书中,我们能读到大量精确的统计数字,以及不同类型、功能的机器设备、工业生产流程和工业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奠基路上》常常可见商国华作为采访者、亲历者的身影。他的这种写法,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并不是表现为一己悲欢,而是以深沉的情怀、广阔的视野、高远的立意思考辽宁工业各个发展阶段对于时代、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贡献和意义。

《奠基路上》的真实性还表现在不回避问题、不回避困难、不回避沈阳工业发展中的阵痛和艰难。他既曾写下“锈干的铁屑回味着车刀最后的晚餐,冰冷的欠款单熄灭了炉膛的星火”这样沉痛的诗句,也曾记录普通工人在转型时期经历的种种不容易。商国华还用充满豪情的笔调叙写了沈阳工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宏伟的历程。

《奠基路上》严谨而热情,真挚而沉雄,细腻而壮阔,理性而又有感发的力量。它让我们回首沈阳工业,为奠基者的伟业丰功而自豪;让我们昂首前行,为未来的美好蓝图而奋斗。同时,它也时时提醒我们,奠基之路漫漫修远,我们仍在跋涉的长途之中。这就是商国华给我们讲述的“奠基故事”,这就是故事里的“奠基精神”,这故事,这精神,会给予我们弥足珍贵的激励和启示。

汇聚振兴力量 打造文学精品

曾薇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奠基路上》是一部情与理交织、个人命运与国家进步交融、地方发展与民族复兴交汇、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交相辉映的文学作品典范。它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从历史中走来、在时代中搏击、向未来前进。它讲述的一个个英模的故事,树立起座座精神丰碑,汇聚了沈阳振兴新突破的磅礴力量。

《奠基路上》是立体的、全景的,是展现沈阳工业史的文学精品。它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文学精品,我想可能源于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作家本身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个人经历、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浓重的家国情怀的作者。

二是沈阳出版社择机而动,识大势、推力作。

三是沈阳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之下,文艺工作者谋全局、开新局。《奠基路上》这部文学作品的出现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一部文学作品,展现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当我作为一个读者去读它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本书,它所焕发的精神力量,看到了我们辽宁工业发展历程中这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交相辉映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历史变革的一种力量。

承载工业思考 提振工业信心

刘沛华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

商国华用文学为新时代辽宁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深情投入。商国华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是白天取材,夜间写作,而且立下没有亲眼看到的地方不写、没有亲耳听到的故事不写、没有查到依据的事件不写这样的原则。我想能够支撑一位70岁的老同志全身心地投入一份事业更多的一定是对铁西、对沈阳的这种深厚情谊。

商国华的一系列工业文学创作承载了对沈阳铁西这个重工业城区的工业文明、工业精神的传承的思考。读商国华的作品总是感到大气磅礴,作品总是在一种极其宽广的历史尺度下徐徐展开。

《奠基路上》将起点放在了沈阳解放的一天,沿着时光轴顺流而下,将沈阳工业发展的脉络进行详细的梳理,让一个个路标清晰可见。这既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现实的思考,让我们思考沈阳工业文明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沈阳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靠什么走到现在?又要靠什么面向未来?

在《奠基路上》一书中,通过对一系列劳模的描述,将劳模精神深刻地提炼出来,这也是我们开展劳模精神建设和教育的生动教材。《奠基路上》也是商国华通过文学作品给予我们所有沈阳工业人以信心,体现了商国华对我们工业文明具体化、形象化、特质化的思考以及对沈阳工业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再立新功的信心和期待。

今天,沈阳工业企业依然在延续这个势头。用商国华的话讲,沈阳走在共和国工业奠基路上的脚步从未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提供:萧大勇

图文编辑:汪 茜

图文审核:田 强 张 娜

图文终审:赵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