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距离跑步,特别是马拉松、超级马拉松,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挑战的运动,常常被用来对比引喻人生的旅程。人们常说,“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力和毅力去完成。然而,也有人认为人生并非如此简单,它更像是一场高低起伏充满不确定性的越野赛,未知和变数贯穿始终。这些比喻反映了人们对于人生不同阶段和过程的认知与思考。

自2013年我第一次踏上马拉松的赛道,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在这十一年的跑步生涯中,我不断思考、观察和体会,逐渐领悟到马拉松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和反思。每一次奔跑,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每一次到达终点,都有对生活和生命的更多的理解。

马拉松教会我们,人生的确是一场长跑,需要保持耐心坚持并从中得到快乐。它也提醒我们,生活并非总是直线前进,有时需要我们灵活应对,就像在越野赛中不断“解题”一样。所有这些,日积月累,都可以穿着的让我们在奔跑中学会成长,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诚然,马拉松和人生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的不同。马拉松是一个可以反复参与的赛事,而人生却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马拉松选手有职业与业余之分,但人生的赛道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职业跑者。

跑一场马拉松,仿佛体验了一场微缩的人生历程。生活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耐心、毅力和恒心都是人生马拉松的基础能力,相对而言,配速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已经跑过两百多场大大小小的全程马拉松赛事(包括50、100公里越野),加上各种零七八碎的半马、训练跑,总总算来,在赛道上留下的足迹差不多也有一万五千公里上下了。

我在跑马拉松的路上,最喜欢做两件事,一是欣赏路边的风景与人文,二就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这四五个小时的时间里,实现真正的自我独处,有思考感慨、也有放空休息。于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变成了我的马拉松哲学记忆。

01业余跑者

哪有什么轻松的完赛与生活?

在我的马拉松哲学里,最常思考的就是“职业与业余”的关系。

那些精英跑者可以很轻松地跑进三小时以内,更高水准的全职业跑者的全马成绩一般都会在两个半小时以内,中国最顶尖的跑者们可以跑进2小时10分钟的区间。他们的配速,在普通业余跑者眼中,都是大神一般的存在,就仿佛那些在社会中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他们的生活激烈、辉煌、受人瞩目,并且最终获得了许多奖励。

然而,成功者始终是极少数。更多的人则是以三四个小时,甚至五六个小时完赛,这些人的赛道,就像平凡的人生,悠远、绵长,没有高配速带来的高心率,也就没有那些为了争夺名次而带来的惊心动魄,但是,平凡的人生,同样充满了挑战,达成完赛目标的背后,同样需要付出太多的辛苦、甚至挣扎。

业余跑者们对于精英跑者的配速望尘莫及,但对在身体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提高成绩这件事,依然充满热情。运动之美,精髓就是对自己身体的掌控与了解,而在一步步提升配速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何尝不似那人生,平凡的人生并不追求成为顶尖的成功者,而是享受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这种对自我的一点一滴的战胜,远比战胜他人来得更有意义和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业跑者与业余跑者,对于成绩的诉求与衡量标准非常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二者的目标和动机不同。职业跑者每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训练,包括饮食起居都是为了备赛和提升成绩而计划的,这是他们的职业和工作,也是荣耀的基石。与之相比,业余跑者提升配速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体验与自我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并不是成功学里的那些定义,而更多的是那种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全力以赴的努力。

一场马拉松,精英跑者收获的是荣誉与奖金,业余跑者收获的则是自我提升、自我实现后的满足感,两类跑者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命价值而努力。

更进一步讲,对于刚刚开始涉足的普通人而言,马拉松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甚至在医学范畴内,这种超长距离的持续奔跑,对于人体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需要在赛前付出很多的努力,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种感受,许多跑者在首马完赛后的记忆可以佐证。

生命,从不简单,马拉松亦如是。

对于一个没有长跑基础的普通人而言,要想实现拿下全马的目标,在进入赛道前,他至少应该完成以下几件事:

一是将体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改善饮食习惯,持续性小距离跑步,力量训练均可。过度肥胖者是不应进行这种超长距离跑步运动的,尤其对膝盖压力过大;

二是保证连续至少三个月保证每月的跑量目标,比较合理的目标是至少200公里,同时养成控制安全心率的跑步习惯;

三是要保证进行适当的核心力量、腰腹腿部力量、踝关节力量训练,以维持长距离奔跑所需要的肌肉力量;

以上三条,只是最基础的要求,你至少需要做到这三条,才有可能在正常身体状态下、健康安全地完成一场马拉松。这些过程,很多也是枯燥及重复的。

同理,在平凡人的生活中,生存挣扎、付出与坚持,与马拉松一样,哪有什么轻而易举,轻松实现的完赛?

用心对待,才能快乐生活。

专注付出,才有可能挑战成功。

02万物有定时:

马拉松是一场时光倒流的游戏

我的另一马拉松哲学观察,与年龄有关。

我周边很多百场马拉松跑者,他们深知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但在马拉松的赛道上,他们更乐于让自己感受青春的气息,把自己融入到这项朝气蓬勃的运动中,用一次次的成功完赛,与不断流逝的岁月对话。

从这其中带给我的最大人生感悟是,奔跑无关年龄,享受马拉松的快乐与成就,是给“生命力”赋能的真实写照,也是精气神的最好表达。

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比时间更重要,它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但是,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看不到它,也无法触摸它,却在分分秒秒间清楚地感知到它的存在。

人类的生物钟很难精准,某些基因控制着它的运转。生物钟的作用,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但却无法确知其原理

“万物有定时”……时间支配着万物。每个人都有内置的时钟来调节生活,它或许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衰老速度和寿数。

但是,在跑马的过程中,我一次次感受到神奇的时光倒流一般的体验。

我问88岁的张顺大爷长期坚持长跑锻炼以及马拉松比赛的目的是什么?保持体型?延年益寿?他说,让我仔细想一想,我跑步的真实目的,就是要让生命中充满活力,这才是最大的开心。

活力,是生命最真实的意义,它高于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写在最后

在过去十一年里,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马拉松赛道,很多人因此改变了生活的态度甚至轨迹。

一个大众体育运动种类,本没有那么高深的哲理。但是当一个人持续坚持并不断重复着这么一个“极限运动”乃至变成一生所爱时,他如多棱镜一般折射出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却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挖掘的。

马拉松运动是最现实的目标主义哲学,也是平凡人最应通俗理解与利用的哲学片段,在我的心中,马拉松早已超越了体育赛事的范畴,而关乎人生态度的思想。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无论是关门前完赛,还是进入5小时区间、4小时区间或者破三,我们都是在经历一场超越自我的旅程,比赛的对手只有自己,都在享受为之奋斗和全力以赴的之后的内腓肽。

这件事无关财富,无关家世,无关年龄,只关乎自己的内心。

这就是马拉松,一场充满生命哲学感悟的魅力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大庆博士,人口学、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学学者,注册建筑师,专栏作家。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任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促创委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副主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著有《城市更新空间内容探索》、《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成就斜杠人生》、《全黑军团》、《发明:詹姆斯·戴森的创造之旅》、《进无止境》、《高成长思维》、《全球新常态》。

马拉松爱好者,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会长、“毛线团”公益跑团创始人。截至2024年6月,已完成全程马拉松205场。荣获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22年2月受邀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第97棒火炬手传递奥运圣火,2023年第七届世界马拉松WMC777完赛选手,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