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连暲以医生的身份授衔开国中将,授衔之后,傅连暲突然想到了他的原配妻子,刘赐福。
刘赐福是傅连暲一生的遗憾和愧疚,多年之后两人再次重逢,傅连暲还因为刘赐福的一枚戒指,当场泪流满面。
革命夫妻
傅连暲是一位医疗将军,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华佗”。
傅连暲早年家中十分贫困,那个时候贫家有儿子时,喜欢买童养媳,因为贫家是娶不上媳妇的,很多家庭都更愿意以极低的价格提前买个媳妇,慢慢养着。
傅连暲有个妹妹就被父母送到了别家当童养媳,又抱回了个女孩,就是刘赐福,作为傅连暲的童养媳。
刚被抱到傅家的刘赐福才7个月大,还没有断奶,傅连暲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刘赐福半年多。
傅家都是厚道人,刘赐福在这里被当亲生女儿对待,刘赐福也比较懂事,从小就担起家里力所能及的活计。
同时,傅家也都是比较开明的人,他们接受新思想,没有给刘赐福缠足,还在家里生活条件好一些的时候,送刘赐福去上学。
刘赐福在汀州英国教会创办的华英女子学堂学了六年,并留校当了一名老师,傅连暲在亚盛顿继续学医,毕业后去长汀福音医院当一名医生。
很快,五卅惨案爆发,傅连暲所在的医院也加入了反帝爱国运动。
在运动中,英国捕头爱伏生带着手下开枪射杀爱国群众,福音医院的院长被杀,之后傅连暲被推举成新的院长。
一切都在历史的大潮中进行着,1914年,傅连暲父亲突然病重,为了给父亲“冲喜”,刘赐福和傅连暲仓促的结了婚。
傅连暲父亲亲眼看到儿子和儿媳成婚后,才放心的闭上了眼睛。
婚后的生活平淡温馨,但外面的形势越发不好了,蒋介石大肆捕杀共产党,傅连暲和刘赐福夫妻俩对反动派深恶痛绝。
1927年,南昌起义队伍经过这里,大量伤员被送到医院,傅连暲昼夜不停的救治,累了就在走廊上眯一会儿,刘赐福也抽时间去照顾伤员。
在此期间,傅连暲救治了包括陈庚在内的三百多名共产党战士。
因为福音医院在当地很有名望,即便国民党反动派知道陈庚他们在那里,也没敢轻举妄动,傅连暲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为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晃六年匆匆而过,在这六年中,傅连暲多次接触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也见识了国民党反动派压迫同胞破坏革命的恶行。
傅连暲看出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33年,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革命的星星之火已承燎原之势,中共临时中央局迁到瑞金。
傅连暲决定去瑞金投身革命,并把福音医院搬到瑞金,为革命做贡献,刘赐福全力支持,并辞去教职工作,去医院里照顾病人和伤员。
一别多年,再见人非
傅连暲和刘赐福投身革命后,多次奔波在救援的前线,刘赐福还主动照顾革命高级干部的孩子及家眷。
此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走上长征之路。
傅连暲跟着大部队长征,刘赐福要照顾孩子和婆婆,以及一些干部的家眷,被安排留在苏区。
夫妻俩从这里分别,再次相见已经是多年以后,那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了。
红军走上长征之路不久,国民党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家眷,苏区已经不再安全。
刘赐福带着婆婆和孩子艰难的躲避几次搜捕,最后从北部山地翻过去,抵达瑞金,打算暂时安顿下来徐徐图之。
但很快瑞金也被国民党反动派渗入,接连好几个共产党家眷被暗杀,刘赐福再次带着婆母和孩子开始了逃亡之路。
他们睡过坟地,啃过草根,孩子饿的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婆母多次让刘赐福丢下她这个累赘,带着孩子先走,但刘赐福每次都安抚婆母,一定会把她安全带回去。
各种艰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刘赐福他们几乎逃亡了一年,到1935年5月,才辗转回到家乡长汀。
长汀似乎已经被各路战火遗忘,这里难得比较安定,刘赐福他们终于放松下来。
或许一直绷着弦担惊受怕,一旦松下来弦就容易断,婆母病倒了,在逃亡的路上从没有叫苦叫累的老太太,这场病来势汹汹。
大夫看了一个又一个,每一个都摇摇头给出一个意思:“惊吓过度,无力回天”,不久,婆母撒手人寰。
而傅连暲这边情况也不容乐观,长征途中与家里断了联系,傅连暲日日担心刘赐福他们。
三大主力会师当天,傅连暲就往家乡长汀和苏区分别送了一封信,但遗憾的是,因为战火纷扰,这两封信都没送到。
傅连暲更加担心,刚好这个时候,之前从苏区逃出来的共产党家眷来到这里,说起那段被国民党反动派捕杀的经历。
傅连暲听得胆战心惊,颤抖着问起刘赐福的下落,但得到的是刘赐福被杀的消息。
其实也不怪这个人这样认为,因为当时在苏区捕杀共产党家眷的行动持续了一个多月,留在苏区共产党员家眷基本上都被捕杀殆尽,这个人是唯一幸存者。
她不知道刘赐福在苏区被封前就已经离开,因此给了傅连暲一个错误的消息,傅连暲沉痛不已。
后来,傅连暲经人介绍认识了陈真仁同志,两人结了婚。
1937年,毛主席收到刘赐福的消息,立刻转告给傅连暲,到此时,傅连暲才知道刘赐福这些年过的多不容易,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傅连暲写信告知刘赐福自己再婚的消息,刘赐福没有怨怪傅连暲,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没有再婚,而是用心教导孩子们成才。
18年后的1952年,刘赐福有事去北京,在这里终于与傅连暲再次见面。
傅连暲无意间看到刘赐福手上的戒指,瞬间泪流满面,原来那个戒指上嵌了一个瓷像,上面是傅连暲。
情未了,缘已尽,但两人都是奋斗在革命第一线的人,他们走过的革命之路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傅维康.母亲刘赐福和她的革命往事.《福建党史月刊》.2019年第3期
王盛泽,钟兆云.《从基督徒到红御医:傅连暲传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