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家院子里的杨拴桃。摄影:贾玥/TNC
道路平整,绿树掩映,4月底的丁香花开得正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第四农场(原白彦兔村,以下简称“第四农场”)就像很多的北方村庄,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氛围。很难想象,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还因为行路难、吃水难成为有名的“光棍村”,无论是生态还是生计都让人皱眉头。
“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地下没有宝”,曾用来形容和林格尔县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以南,属于生态系统类型较为复杂的农牧交错带,也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带,是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201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的指导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共同在此启动了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实践干旱半干旱区关键生态系统的重建和保护,构建适应于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充分结合的示范区域,并将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这其中,周边社区参与和支持一直是TNC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区的最大优势和极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只有扎扎实实写好“生态文章”,才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第四农场已然“旧貌换新颜”。第四农场原党支部书记杨拴桃见证了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历程,也见到了属于第四农场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第四农场村貌。摄影:贾玥/TNC
村里来了一群年轻人
以科学为基础,是TNC一贯坚持的原则和项目的立项之本。通过展开实地踏查与调研,包括社区在内的各个合作方共同确定执行方案,以保证项目的科学性与本地适应性。TNC在第四农场的工作也是如此。
回顾彼时,4月底的和林格尔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早晚凉风习习,中午又太阳高照。项目启动之初,TNC年轻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总是一早就扎进项目地里忙活——渴了,喝上几口自带的白水;饿了,吃上几口自带的干粮。那时第四农场区域植被覆盖差,加上北方春季风大,尘土飞扬,一天下来灰头土脸、满头泥沙是常有的事。
十多年前TNC工作人员等在项目地
开展调查工作。来源:TNC
作为村支书、同时也是一名母亲的杨拴桃看在眼里、疼在心中。“这些孩子比村民都能吃苦。”
信任的建立过程很漫长。杨拴桃回忆,当时村民有不少顾虑,主要是怕被侵占土地。“动静越大、越热闹,村民就越觉得里面纷争多,所以很抵触,有的人甚至会时不时地找茬。”
在杨拴桃看来,帮助村里改善生态环境总归是件好事。她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与村民的沟通优势,通过走村串户、召开各种会议、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传达项目的公益性质和工作目的。
“一不为了占地,二不是卖农药和种子的。没有‘套路’,不是为了赚钱和私利,图的只是生态效益。” 杨拴桃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村民。
这些年轻人的到来逐渐激发了村子的活力,聚来了干事创业的人气。亲力亲为、真诚交流、热情指导……凭借更下沉、更接地气的工作方式,项目逐渐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虽起步艰难、经历反复“拉扯”,但这种信任关系一旦建立,就会更稳固、更牢靠。
2016年初,内蒙古农业大学专家在村里
开展可持续放牧管理技术培训。摄影:胡杨/TNC
2018年,TNC与村委会共同邀请农业专家,就农业种植中
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为村民开展田间培训。来源:TNC
十年磨一剑,曾经裸露的土地如今草木茁壮生长。通过各方努力,项目恢复了近4万亩退化沙化土地,种植了300多万株当地的适生树种。项目区植被覆盖度达到90%以上,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草本植物由原来的3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80多种。项目还成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态保护修复示范项目,也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第一个成功开发并交易的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碳汇项目。
“山绿,水清,天蓝,第四农场再也不是光秃秃的了。”杨拴桃多年后感慨道。
盛乐经济园区植被修复成果。摄影:贾玥/TNC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项目能够在当地落地生根并持续焕发活力,最重要的是要让村民感受到生活水平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在逐步提高。以生态保障生产,以生产促进生态,实现二者协同发展。
过去很长时间,由于土地破碎化、地下水资源贫乏、农业灌溉条件差等原因,第四农场村民普遍“靠天吃饭”,收入既不高,也不稳定。2015年,TNC内蒙古项目在此引入旱作农业技术,并陆续开展示范和推广。旱作农业是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尤其适合在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应用,可以实现在作物整个生长周期中不用或少用地下水进行灌溉、而产量接近或超过当地水浇地的水平,并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
“使用旱作农业技术可以做到粒粒饱满,而传统‘大肥大水’的做法,既生态不友好,种下来颗粒也不均匀。”TNC中国内蒙古项目副总监胡杨博士介绍,“比如同样的一车玉米,使用旱作农业技术后重量更重,密度高了,质量也好了,就能卖出去更好的价钱,农民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2017年秋天,旱作农业迎来了丰收。摄影:胡杨/TNC
打造“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项目设立之初即确定的主要目标。具体措施包括:开展林下养鸡,以林养牧、以牧护林;在不影响牧户收益的情况下实现草地恢复,充分发挥草地生态与生产的双重功能;利用修复后土地的防护及水源涵养等能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探索适合干旱半干旱区的最佳农业发展模式。
在多个项目实施和维护过程中,杨拴桃和其他村干部尽心帮助TNC及合作伙伴解决实际困难,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先行先试,以身作则,把风险留给自己,更多的利益给到村民。
在各方的携手下,第四农场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2019年底,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两万元,成为全区新农村示范点;此外,第四农场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村党支部被评为“县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是一句空话,是我们一起用行动书写出来的答卷。” 杨拴桃说,这背后,既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指引,也离不开包括TNC在内的社会各界在执行层面的默默耕耘。
杨拴桃工作多年所获的部分荣誉。摄影:贾玥/TNC
社区工作需合力而为
推动社区参与一直是TNC开展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TNC来说,“消灭自己”是社区工作的最终目标。在执行项目的同时,TNC积极开展农技培训,把知识讲座带进田间地头,着力提升村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帮助社区逐渐掌握可持续管理模式,让村民从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维护和发展。
“中国村民有一种朴素的自然保护意识。”胡杨博士说,一方面,一些人不合理的行为造成了环境退化,是“破坏者”;另一方面,他们又为糟糕的环境所苦所累,是“受害者”。而当社会组织在当地扎根,与村民一起共同把生态环境修复好之后,村民们后续会自觉加入到维护环境的队伍之中,因为都知道一切来之不易,也都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干净美好。
随着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入,项目与社区更深层次的连接——自然教育的需求就提上了日程。现在,项目正在推动自然教育基地建设,让村里的娃娃们从小就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2023年9月,杨拴桃与村民代表参观TNC中国
云南项目,了解自然教育相关工作。摄影:胡杨/TNC
而对于杨拴桃这样的基层干部来说,社区工作本就是每天的工作日常。
“农村工作不好干,与村民打交道不容易,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有公心,处事公平公正。” 杨拴桃坦言,年轻时面子薄,常被村民气到回家哭。随着阅历的增加、工作方式的改善、工作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带领村民干出了成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杨拴桃渐渐在村里有了威望,成为大家可以依靠的“主心骨”。
从36岁当上村支书到60岁退休,杨拴桃的个人成长与第四农场的变迁深深交织在一起。多年来,她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普查先进个人”“老区脱贫攻坚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和林格尔县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殊荣。2023年7月,内蒙古保护修复和生态系统碳汇座谈会暨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十周年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杨拴桃作为社区代表站上了领奖台,获得“社区合作奖”,这是对她几十年如一日工作的又一个肯定。
2023年7月,内蒙古保护修复和生态系统碳汇座谈会暨
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十周年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
杨拴桃(左一)作为社区代表站上了领奖台,
获得“社区合作奖”。来源:TNC
2018年,杨拴桃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摄影:胡杨/TNC
正如TNC中国项目主任朱达博士所指出的,自然保护工作离不开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社区和公众各方参与,多方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高质量共同推进绿色发展。
第四农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故事,不过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但在这个北方村落上演的奉献与奋斗的故事,也正是多方协力践行“两山论”的生动写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