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鹿鸣乡鹿鸣书院,来自重庆幼儿师专“红石榴”民族团结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以“寻《诗经》植物,传国学经典”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为鹿鸣小学的孩子们准备了一场生动精彩的国学小讲堂。

逐字逐句,品文学之韵

——书本里的《诗经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中记载了种类繁多的植物,浪漫且富有诗意。

在优美的《鹿鸣》歌声中,志愿者以诗经植物为主题,通过“唱-绘-讲-诵”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解蒹葭、荇菜、柳、桃、李等常见植物,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植物在诗经中所蕴涵的意义,领悟蕴藏其中的高尚品质和传统美德。

“古音的‘柳’和‘留’读音相同,因此在送别时,古人有折柳相赠,以示挽留的习惯。而在诗的应用上,早在《诗经.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这里就开始用柳这一意象衬托与征人之离别之情。”鹿鸣小学四年级学生张欣瑶拿着自己所画的柳,向大家讲解。

走进自然,研植物之行

——田野中的《诗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朗朗书声萦绕乡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植物园。任会 摄影

当诗经与自然邂逅,感悟穿越千年的植物文化脉动。志愿者和孩子们一同来到鹿鸣诗经植物园,感受植物的文化脉动,品赏诗经中的植物之美。

鹿鸣乡诗经植物园将诗经里面涉及的150种植物中适合本地生长的进行种植,每一种植物旁边,设置标志牌,介绍该植物在诗经里面所在篇章及其生物学知识。现植物园有桃、李、红薯、苌楚、荷等多种植物。

“我很喜欢诗经,诗经中把植物描写得非常美,今天来到诗经植物园,实践团的志愿者们给我讲解了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增长了我的知识。”鹿鸣小学四年级学生张欣瑶告诉记者。

“研学的目的是将书本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宽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带队教师任翠平表示,此次研学活动以“探寻植物种类、观察植物形态、领略文化内涵”为主线,以志愿者和小朋友一对一指导的形式展开,孩子们在寻找-观察-认识植物的体验中,真正亲近自然,感受诗经植物之美,体验研学活动乐趣。

植物拓印,探非遗之美

——指尖上的《诗经》

植物之美不仅体现在诗歌中,更是融入生活中。

在植物园体验一番后,跟随志愿者们的步伐,孩子们回到鹿鸣书院参与研学拓展课堂——植物拓印。

实践团志愿者通过背景介绍、制作讲解、作品展示,丰富孩子们对拓印的认识和了解。孩子们把在植物园里收集回来的各类叶子和花瓣,经过“泡-选-擦-摆-贴-锤”的制作过程,完成了创意满满的拓印布袋,深化了对诗经文化的理解,培养了实践应用的能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植物拓染的制作,是一次真正的实践体验式活动,孩子们亲手触摸每一片花瓣,抚摸每一条叶片的脉络,感受植物的每一种色彩,最后将它们的美丽封存起来,从而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征。”志愿者杨欢介绍说。

据了解,重庆幼儿师专“红石榴”民族团结实践团将在鹿鸣开展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期间,我们将开展民族政策宣讲、爱国主义教育、诗经研学、非遗探寻等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同时也为鹿鸣乡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带队教师任翠平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