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话的人,全世界只有一个。6条理由告诉世人,哪怕再过一万年,也无人能够超越毛泽东!
一、如果回到当年的井冈山,你能不能从这里开始,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1927年9月11日,主席将修水、安源、铜鼓三地的这三支武装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举行“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部队总计编为4个团,约5000余人。
但是,至1927年9月29日,主席率起义部队到达江西三湾时,仅剩800余人。
主席在三湾将这800余人合编为一个团,史称“三湾改编”。
但是,当主席率领这800余人到达井冈山脚下时,井冈山上已经盘踞着的两股势力王佐、袁文才却以“山寨狭小,无法接纳”为由,除接收起义部队的300余名伤病员外,其余500人被拒绝上山。
无奈,主席只得率领着余下的500余人在井冈山周边风餐露宿打游击,与当地的地主武装和民团展开小规模的驱逐与被驱逐的武装斗争。
直到几个月后,经与王佐、袁文才多次诚恳沟通,并赠送山寨一百多条步枪后,袁文才、王佐这才同意主席率部上山。
而此时,主席率领着的这支小部队已不足400人。
——试问,如果回到当年的井冈山,在如此恶劣的形势下,换成别人,就连生存都难以为继,谁敢说最终能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二、如果让你重回赤水河畔,你能不能把数倍于我的蒋军玩弄于股掌之间?
1935年1月,中央红军拿下遵义后,大批蒋军很快向遵义、桐梓附近地区火速集结。为了摆脱困境,主席决定北渡长江,前往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会师。
这便是军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此时的敌我兵力对比为40:3,敌军超过40万,我军仅3万余人。
一渡赤水,主席率红军从遵义出发向北进军,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蒋军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长江。
二渡赤水,主席率红军突然掉头杀了个回马枪,重入贵州,奇袭娄关山,再占桐梓和遵义,歼敌20多个团。
三渡赤水,主席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佯装北渡长江。蒋军果然中计,分兵围堵。
四渡赤水,主席率红军突然掉头东下,第四次渡过赤水,接着南渡乌江,直逼贵阳。此举成功诱使蒋介石急调滇军火速驰援。红军成功达成“调出滇军”的战略目的。
整个“四渡赤水”作战,主席在蒋军40余万重兵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指挥3万中央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调动并歼灭敌人,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试问,如果重回当年的赤水河畔,除了主席,又有谁能够如此气定神闲,运筹帷幄,将40余万蒋军玩弄于股掌之间?
三、如果重返解放战争,你敢不敢用127万对敌430万,并最终以碾压之势彻底击败敌人,建立政权?
重庆谈判,国共两党领袖的口袋里都装着一个清单。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军事力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军队总人数达430万。
我各大战略区、解放区、根据地的总员额为127万。
500万对127万,战力优势毫无疑问地偏向了国民党。
当时,重庆各界普遍认为,如果和谈失败,内战爆发,以国共双方的实力对比,中共是根本没有机会打赢国民党的。
东北地区
国民党军队部署有7个军21个师,共计28万兵力。
我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所部,总兵力为32.5万人。
敌我兵力对比 1:1.1
晋察冀地区
国民党军队部署有6个军及东北挺进军指挥部,共计22个师,约24万兵力。
我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所部,总兵力为24.7万人。
敌我兵力对比 1:1
晋绥地区
国民党军队部署有8个军20个师,因其暂编师缺员较多,故兵力合计只有18万人。
我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所部,总兵力为5.6万人。
敌我兵力对比 3.2:1
中原地区
国民党军队部署有4个军12个师,共约15万兵力。
我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所部,总兵力为6万人。
敌我兵力对比 2.5:1
(注:内战爆发,首先就是从中原开打,史称“中原突围”。)
晋冀鲁豫地区
国民党军队部署有14个军36个师,共约45万兵力。
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所部,总兵力为32万人。
敌我兵力对比 1.4:1
华中、华东地区
国民党军队部署有26个军69个师,共约85万兵力。
我山东军区、华中军区陈毅、张鼎丞、粟裕所部,总兵力约为37万人。
敌我兵力对比 2.3:1
陕甘宁及川陕地区
国民党军队部署有5个军以及配属部队共计16个师,因其暂编师和骑兵师较多,兵力总计约15万人。
我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司令员王世泰所部2.9万余人,以及延安总部直属队5000余人,总兵力约为3.4万人。
敌我兵力对比 4.4:1
华南地区
因中共军队在华南地区仅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海南琼崖纵队总计不足2万人,因而国民党军队在华南地区只派驻了3个军9个师,共计10万兵力。
敌我兵力对比 5:1
综上所述,至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各大战略区已经投入了80个军240余万部队(陆军)。此外,尚有近200万部队作为机动作战单位,待势而动。
反观我军,以上数字便是当年我军的全部家当。
一部解放战争史,说不完的惊心动魄,讲不尽的荡气回肠!
——试问,如果重返解放战争,谁有这个气魄以127万对敌430万,并最终以碾压之势彻底击败敌人?
四、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你能不能义无反顾出兵朝鲜,并把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
朝鲜战争,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韩国等17国联军,敢于出兵朝鲜,这是多么大的气魄?
当时的新中国面临着多方面的国内压力和挑战。
就国内形势而言,战争创伤尚未治愈,军队急需休整。土改工作尚未完成,国内匪患也尚未彻底清除。我军装备与美英军队差距巨大,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与之作战,出兵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就国际影响来讲,出兵朝鲜面临着新中国在国际社会是否被认同。新中国对朝鲜并不承担国际义务,开战不利于新中国获取国际认同。
出兵意味着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和自身风险,存在打烂重来,一仗输光回到解放前的最坏局面。
而不出兵,帝国主义则会陈兵半岛,剑指台湾,中国所要付出的代价更为沉重。
在战略考量上,主席充分估计到中国军队所处的不利境地以及最坏结果。
主席出兵朝鲜的决策,源于对国内情况的全面考量、对国际影响的担忧以及战略利益的权衡。最终认为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从而下定了出兵作战的决心。
事实证明,主席出兵朝鲜的英明决策,使这场立国之战,一仗打出了70年的和平。
——试问,如若再来一次抗美援朝,谁有这个魄力义无反顾地出兵朝鲜,并把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
五、重回1949年,你能不能在千疮百孔的基础上,仅用28年时间就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世界第六工业强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政治角度看,新中国完成了从“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到国家的高度统一、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成为了具有强大国家能力的世界政治大国。
从经济角度讲,我们把中国的发展历史做如下分期界定——
1840年之前是“古代中国”。
1840年之后进入“近代中国”。
1949年之后可以界定为“现代中国”。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可以界定为“当代中国”。
那么,新中国从1949年10月建国至1978年初的28年间,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世界第六工业强国。
——试问,这样的发展,作为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来说,除了主席,谁又能创出如此的宏图大业?
如今的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来讲,这都是主席这一辈领导人开创的基业,打下的基础。
六、重回六十年代,你能不能用不足十年时间,制造出卫星,氢弹,原子弹?
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中苏交恶苏联援华专家全部撤走的情况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在战略意义上,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广泛带动了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一举改变了国家面貌和国人心态,牢固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在科技成就上,在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时,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和空间技术,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民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以航天人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在国际关系上,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和卫星的研制成功,中国就不能称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成就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在国家安全上,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对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先进武器都不能替代的国之重器。
——试问,如若重回上世纪六十年代,除了主席,还有谁能够领导全党全军用不足十年时间,制造出卫星,氢弹,原子弹?
以上这6条理由,告诉世人:
配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话的人,全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哪怕再过一万年,也无人能够超越这位世界伟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