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烽火照魏疆,战国纷争一秋长。
宗室凋零国运舛,卫宣昏庸名远扬。
情丝错结伦理丧,新台遗恨水流长。
君位更迭兄弟残,史海沉浮话沧桑。
话说这个卫国,它和郑国是一丘之貉,什么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宗室继承的混乱状态。作为老资格的五大方伯之一,卫国在王室东迁之后,一直是运气比较背。周颛王之乱这一页儿刚翻过去,新上位的卫宣公继续把卫国往沟里带。从公元前718年回国收拾残局,到公元前700年去世,将近二十个年头,卫宣公就没干过几件明白事。
首先是跟准霸主郑国对着干。卫宣公一上位,就邀请南燕去讨伐郑国,结果非但没打赢,还被弹丸小国陈国给揩了一把油。齐僖公出面当和事佬,组织郑、宋、卫几方讲和。不久之后,郑庄公翻脸不认人,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以不朝为由对宋国大打出手,还邀请卫国入伙。卫宣公不干,选择站到了宋国这边,结果被郑国以不遵号令为由收拾了一通。再后来周桓王和郑庄公撕破脸皮,兵戎相见,不长记性的卫宣公又插上一脚,真是舍命陪天子,在繻葛之战之中一败涂地,终于认清了残酷的现实,屈服于郑国的淫威。
除了屡次挨郑国揍以外,卫宣公卫国也是搞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这主要还是因为它的风流和荒淫。卫宣公在男女关系上可以说是劣迹斑斑,从他与庶母夷姜私通开始的。这夷姜本来是卫庄公的妻妾,后来被卫宣公揽入怀中,还生下儿子伋,被交给右公子职教导,(这是卫宣公的弟弟)。卫宣公对夷姜,那可真是爱得挺深,公子伋子以母贵,被册立为了太子,伋长大以后,在右公子职的操持之下,准备迎娶一名齐国女子。可谁曾料想,卫宣公跟鲁惠公一样德行,发现这儿媳长得这么漂亮,美若天仙,顿时色迷了心窍,把自己这张老脸就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取代儿子完了婚。原本要嫁给太子伋的齐国女子,戏剧性地成了她未婚夫的后妈,被称为宣姜。
为了顺利迎娶宣姜,卫宣公还故意派太子伋出使宋国,并下令在河边铸造了一座新台。诗人借题发挥,以宣姜的口吻做了一首诗:“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新台有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斁。”先秦诗鉴赏词典当中那白话文翻译十分形象:“新台倒影好鲜美,河水洋洋流不停,本想嫁个美少年,鸡胸老公不太行。新台倒影长又长,河水不停汪洋洋,本想嫁个美少年,鸡胸老公真不祥。撒下渔网落了空,一个蛤蟆掉网中。本想嫁个美少年,换来驼背丑老公。”这文学创作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宣姜嫁给卫宣公并不像诗中描写的这么哀怨,反倒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幸福得无以复加。
宣姜备受恩宠,夷姜势必就遭到冷落。加上卫宣公那荒唐的桥段,他和太子伋之间就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痕。自己年老珠黄,儿子前途未卜,备受煎熬、万念俱灰的夷姜是彻底崩溃了,最终吊死在房梁上。夷姜自缢而亡后,宣姜可就扬眉吐气,子以母贵的机会来了,她给卫宣公生了俩儿子,一个叫公子寿,一个叫公子朔,都被交给了左公子泄教导。跟当年郑国的武姜一样,宣姜也偏爱小儿子,竭尽全力要让公子朔继承太子之位,对依然占据着太子之位的太子伋,欲除之而后快。
与郑武公坚持维护宗法制的权威不同,卫宣公早就有废太子伋之意。毕竟媳妇儿是从他手里抢过来的,人家嘴上不说,自己心里终究过不去这道坎。与其父子俩不尴不尬地相处着,倒不如早日做个了断,眼不见心不烦。亏欠谁就去收拾谁,卫宣公的心里真是阴暗。宣姜和公子朔的蓄意诋毁,更是让卫宣公内心的恶魔爆发,他决定对太子伋痛下杀手。
可令人唏嘘的是,与太子伋一同命丧黄泉的,竟然还有宣姜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寿。这是怎么回事儿?根据《左传》记载,说卫宣公的计划是派太子伋出使齐国,在半道上设伏劫杀。公子寿跟太子伋关系不错,获悉这一密谋之后,就提醒太子伋千万不要中圈套,逃命要紧。太子伋心里也明白自己恐怕凶多吉少,但是他十分无奈地说:“父命难违,天下虽大,却无自己的立足之地。”公子寿实在是劝不住了,就借这个饯行之机,将太子伋给灌醉,自己替太子伋送了命。太子伋酒醒之后,心知大事不好,赶紧策马狂追,也慷慨赴死。
公元前700年,折腾了近20年的卫宣公,终于一命呜呼。宣姜如愿以偿,公子朔继承君位,是为卫惠公。左公子泄、右公子职对荒淫无度、纳媳杀子的卫宣公是积怨甚深。据说《诗经》中的《邶风·新台》、《邶风·墙有茨》等诗,就是这二位公子讽刺卫宣公之作。二人在这诗中痛斥“人之无良,我以为兄,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因此在卫宣公死去四年之后,左公子泄、右公子职决心为各自的学生报仇雪恨,召集太子伋、公子寿昔日的党羽发难,拥立夷姜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黔牟为君。卫惠公则逃奔去了齐国。跟郑国一样,公子黔牟的复位并没有给这场内乱画上句号。后边儿的事态发展,也同样和觉醒之后的齐国有关。看来是时候把潜在的大户人家齐国请出来现身说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