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的来历以及三伏古诗五首:六月三伏猛火燃,暑中方信此生浮

七月中旬,农历的六月间,有一个特殊的时段,叫做“三伏”。

“三伏”指的是一年中最暑热的一个阶段,时间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的第一个庚日后十天止,这段时间,长达30到40天之间,古称三伏,又分段称为初伏,中伏,末伏,后来演变称三伏中的一伏,二伏,三伏。所谓热在三伏。

那么被称为三伏的这段时间,起源于何时,为什么历久不衰?为什么这段日子,要用“伏”字呢?

很多人说,这个伏字,是叫人潜伏,安心小心过盛夏。从感受上来讲,这样的解释是说得通的。大热天,如果在户外蹦跶,不避骄阳,很可能就会晒伤自己。这热得连狗都趴窝吐舌头,就问你,伏不伏?

实际这个三伏的伏,起源真的极其古老。

伏,你看一人一犬,显示着人对于狗的驯服。人类是什么时候将野狼驯化成狗的?据推测,在一万多年前,那么驯服的狗,最早起源在哪里?至少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中国的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始社会,驯服的狗当然是部落共有,但是特别有驯服能力的人,自然是部落的强悍者。狗忠诚,灵敏,能够闻到和听到人类感知之外的危险和响声,在狩猎当中起到重要作用,又能很好的护卫人类。

殷商时期,这个崇尚神鬼的时代,狗被赋予了灵性,在很多祭祀当中,都可以看到狗陪葬。这是殷商人给自己在未知的阴间里增加安全感。用狗祭祀也是殷商人特殊的祭祀方式。

在周朝,则专门有饲养狗的狗官,叫做伏。当然这种官员,肯定是继承了殷商一套管理和祭祀体系,他们豢养的狗,是用来祭祀的。比如祭祀先人,祭祀道路,他们认为狗的血有着驱邪避鬼的作用。实际周朝的祭祀是承袭殷商而有所改良,祭祀用动物,也不像殷商那么血腥和广泛,但是用狗做祭祀仍旧是高等级的礼仪。

到了春秋战国,秦德公迁都雍城,秦德公是殷商后裔,且要在此作为国都,其慎重可想而知。为了子孙万代长居于此,秦德公以三百头牛祭祀先祖和神灵,并按照他们所信仰的方式,在四个城门口杀狗,以血涂城门,时间在农历六月,开启了秦国盛大的伏祭。伏祭自然不是一天,而是一个时段,当然现在无从知晓这个时段是否和我们现在依然流行的三伏时段是否相同。

随着秦国的兴旺,每年一度的伏祭,成为并行于腊月的腊祭,成为重大的国家祭祀。而秦的影响力有多么广泛呢?秦国,在此建立都城,运营长达294年,秦国并没有没落,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

那么作为都城生日的伏日,保佑着大秦子民,自然也成为民间重要的祭祀先祖的节日,这期间也逐渐饱含了应对气候的一些风俗,比如这段时间,避暑,防范疾病。

有一则文献中说,秦始皇最重初伏,而且是他定的。虽然目前尚无佐证,但是汉朝之后,普遍有过初伏的概念,而且三庚入伏,这个时间是明确的。也就是基本确定,三伏的时间最晚在西汉已经定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初伏日,汉代有着“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他事”的风俗,其实这也是避暑,避开暑气带给人的伤害。且初伏日那天要祭祀祖先,要吃大肉。当然天气炎热,这种做法,后来变成分肉。生的均分拿回家,熟的就看席上主人的手工了。

而到了唐朝,农历六月没有太多的节日,这种民间的节日反而流行起来。三伏天气,赏荷花,喝美酒,消暑纳凉,三伏成为一个避暑的重要时段。和狗没有什么联系了,有联系的,大约是盛夏的美味肉食。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曹魏 ·程晓《嘲热客诗》节录

三伏和避暑相关,也就是先秦的避万鬼。

他说一般到了三伏天气的时候,道路上已经没有行人车马。

所有人都在关门避暑,不打交道。

不过这首诗说的是另外一种情景,就是这大热天有人登门,穿着粗鄙,害的主人不得不迎接,问什么事,又说不清楚,主人热得摇扇子,汗流浃背,而客人却没有要走的意思。他说,大热天登门打扰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一件事情。

不过按照古代的礼仪,见客都要穿戴齐整,这在暑天确实是麻烦。过三伏避暑也成为逃脱日常程序捆绑的一个好理由吧。

正在避暑,不宜见客。实际上底子欢实得很,可以披发,可以任意穿搭,可以哪里凉快哪里躺。古人虽然没有暑假,但是推脱的词,总有,在过三伏,避暑呢。

这散淡的日子不输给暑假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衣不重彩,飙风故不凉。

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魏晋 · 无名氏《子夜四时歌 其十九 夏歌二十首 》

这首诗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古人,古代女子的距离。那可是一千三百多年前。

原来她们也讨厌三伏天,因为热得妆都留不住,无法精致傲人呀。

轻薄的夏衣,虽然凉快,哪里有锦绣的衣裳华丽?

讨厌的风,此时再大也不凉快,浑身汗哒哒的,让仙女没有仙女的样子。

这三伏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我要好好打扮,穿上最美的衣裳,化上最美艳的妆。

急不可待,仿佛孩子思慕成长。

这三伏天可长呢,短要30天,长要40天,急不可耐只会上火,爱美的女子,倒也不必那么急着出伏,在少太阳的地方安心避暑,滋养得白白胖胖,那才是夏天最美的素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斤斧避龙鳞,尚被樵夫斫作薪。

三伏修涂多暍死,清阴留取庇行人。”宋 · 李光《离容南百里间多古松僵仆道上不免斧斤之患感之作小诗呈陆川邑官使稍禁戢之》

三伏天从理论上讲,是应该避暑。但是从古到今,路上不乏求生赶路的人。

有人认为是现代的生活方式破坏了自然环境,以为古人天然生活在到处都是树木绿荫的地方。实际人的生活,本身就是要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古代,每个人一生消耗的燃料,就是巨量,而这些燃料多取自树木以及植物。所以你穿越到古代,可能很多地方不是青山绿水,而是荒山杂草,能利用做燃料的树木,大都砍伐了。

李光是南宋著名的官员,他有一次夏天,路过陆川县一个山林,这里刚被暴雨狂风袭击过,官道上很多古松都被吹歪吹倒,而他看见这些尚未失去生命力的松树松枝,被附近的人们当做柴火砍伐,他那个心疼。因为管道上的树木,虽然百姓不敢砍伐,但是像这样被风吹倒的树,倒是有个理由,自以为可以免费带回家。实际上,这应该是当地人苦于生计而为。

出于对松树成长缓慢且热爱,也出于道路上要保留道路树,以养路基,他没有办法,只能写小诗来提醒地方官员。

说三伏天气,在路上行走的人,如果没有树木遮阴,很多人会被晒伤晒死,请你拯救这些道路树,不要被人们都砍光了,这些树还能生长,留取它们的绿荫,遮蔽行走在道路上的人们吧。

我想,正是走过很多地方,体会到旅途的艰辛,他才这么心疼,心疼的是树,是人民。

他写的也很委婉,请稍微禁止一下这种行为吧。

所以生活在当代,电力和燃气替代了很多日常的燃料,我们更应该保护树木和绿化。多修路也要多种树,让人们生活在自然的绿荫下,对抗炎热,也是拯救生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月三伏猛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

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 南宋 · 李石《扇子诗 其四十三》

这首诗,我看到的就是暑热中“烦”“烦”“烦”。

没有空调的古代,扇子是夏天必备的,但是到了蒸笼一样的暑热天气,扇子扇的都是热风啊。

六月三伏天,空气和阳光像猛火在燃烧。

万物都躺平,山像躺平的龙,人像躺平的虫,天不下雨,山被太阳照耀得像冒烟一样,人躺着,口里呼出的是热气,这不叫仙,这叫磨难。

最可恨的就是蝉,它也怕太阳,偏偏不上树木的高枝,就在耳边聒噪,知啦知啦嚎叫不停。

我看到这里,那是深有同感,给我一百根杆子,我要粘下所有的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南宋 · 范成大《立秋二绝 其一》

实际立秋之后,还有一伏,就是第三伏,用民间的话讲,热在三伏,是说的第三伏。

只是三伏到了立秋,可以倒计时了。

喜欢这首诗,因为太贴切了。三伏天,就是太阳烤,如同在蒸笼里,人们说,清凉境,是四大皆空,但是暑热天气的真实在于你领略了什么叫四大,地是热的、水是温的、火炉一样、风也是热的,四大皆让人站不住,怎能不愁。

在暑热的环境里,才知道生命是多么渺小,全在老天爷准备的沸汤里,有中暑的,有热死的,有生病的,体质弱的,一暑一寒,疾病骤发,提前飞升。

好在立秋到了,三伏剩下最后一伏。

这年也过半了,这年龄也过半了,一起面向未来,熬过最后十天,秋爽风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三伏的起源,当然我要笑一下,和狗有关。

只是现代的人们多有爱心,自己凉爽,也会善待和人类相处的狗类,让它们也尽量平安度过三伏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