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江上的蝴蝶潮

图源:网络

最近

杭州一名摄影师用无人机拍下一场罕见的潮水

钱塘江潮再一次火爆全网

很多网友直呼心灵震撼

感叹大自然

造化之妙,鬼斧神工”

只见两股不同方向的潮水

逐渐从远处奔涌而来

汇聚、碰撞、拖着长长的尾巴 擦肩而过

仿佛是两位舞者的初次邂逅

他们娓娓走向对方,最后交织在一起

从高空中看,像是一只蝴蝶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因此,亲眼目睹这一景象的游客

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做

蝴蝶潮

01/

什么是蝴蝶潮?

蝴蝶潮,其实是钱塘江交叉潮的一种。它是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下才能形成的奇观。

首先,河口的形状和深度对潮水的走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河口都可以像钱塘江这么幸运,能够形成美丽的交叉潮

从卫星地图上看,钱塘江口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大喇叭,江道从上游的宽广逐渐收窄至入海口,由于南浅北深的地形差异,导致初始涌潮的速度和高度在南北两侧出现显著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江口地形图,像一个大喇叭

图源:网络

这种地形宛如是天然的扩音器,使得潮汐波的能量能够在此处得以高度聚集和放大。其次,钱塘江积蓄的丰富降雨量与上游径流汇聚,充沛的水量进一步增强了潮汐波的冲击力。

其次,在地理条件上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钱塘江下游河道宽而浅,江中多有沙洲形成,这类沙洲也被称为“中沙”。当天文潮遇到这些中沙时,潮波会被截然分成东潮和南潮两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江嘉绍大桥下的沙洲

图源:网络

在钱塘江喇叭口的近喉部,由于南北地理状况不对称,南海岸线向东突出,且其东部海域大量岛屿造成海域面积减小。南段的天文潮行进速度将会先于北段。南段的潮水迅速占满南部海域后,便会顺海岸线转而向北,形成了南潮;

而此时,北段潮一直按常速行进,远远落后,这便是后来的东潮。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北段潮后来会受到北海岸线的作用,但在单一因素下,它只能保持不断增强向西行进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江大潮

图源:网络

直到近嘉兴海宁的嘉绍大桥时,天文潮经过杭州湾喇叭口足够的汇聚,潮头的能量得到进一步增强,终于一跃形成了涌潮,当东潮和南潮的潮头绕过中沙后,便会相互碰撞、拥抱交汇,进而表现出变化多端、壮观异常的交叉潮。

而此次出现的蝶翅状交叉潮,更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巧妙结合,才得以呈现出如此完美的形态。潮汐的力量和时机也必须得恰到好处,只有掌握了天时地利,才能使潮水拥有足够的能量和速度。

除此之外,水下的地形特点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沙洲的位置和形状会影响潮水的分流和交汇角度。当天的天气状况,如风力、风向等等,都可能会对潮水的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02/

钱塘江的"一潮八看"

交叉潮的形态千奇百怪,除了蝴蝶潮以外,由于两股潮的行进方向不同,他们交叉后的形状也各异。如十字潮人字潮丁字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江上的十字交叉潮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江上的丁字潮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字潮

图源:网络

钱塘江海宁段,以其潮景之丰富而闻名。除了交叉潮,盐官断面的一线潮、老盐仓的回头潮,兜潮、二度潮、对撞潮、波纹潮、鱼鳞潮等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形成了"一潮八看"的丰富观潮体验。

每一种潮景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让人在观赏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钱塘江的自然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南两股一线潮平行推进,南快北慢,后北潮斜向西南,并演变成波纹潮,速度加快,再与南潮交叉,在波纹潮的波峰,因水深大,南潮白色破碎潮头短暂消失,故而产生鱼鳞状,潮头后面一段似鱼鳞片状。

03/

科学与艺术的邂逅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这钱塘潮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将愈发深入。科研团队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水下探测设备、数值模拟模型等手段,正在揭示更多隐藏在它背后的秘密。

我们发现,涌潮携带大量外海泥沙进入钱塘江河口,有助于沿岸海涂的淤涨。而潮水为水生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带去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潮水涌来褪去之时,陆地与海洋两大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得以完成。

政府部门与环保组织也在加大对钱塘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力度,确保“蝴蝶潮”这样的自然遗产能够长久留存,以供后人欣赏与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江对撞潮

图源:网络

钱塘江蝴蝶潮是一场由大自然精心策划的“舞蹈”、一场科学与艺术的邂逅,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地球海洋潮汐系统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生动体现,让我们对大自然的规律和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畏。

它还在提醒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总会有一些奇迹,美景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欣赏、去呵护。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蝴蝶潮”的翩翩起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公众号,收看更多有趣内容

文字整理 | 李馨宇

审稿 | 李忠东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