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汕头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百千万工程”,以绿美汕头生态建设为牵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
开展保护古树名木行动
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
龙湖区外砂街道东溪村,十里榕堤的十多株古榕树郁郁葱葱,蝉鸣阵阵,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这些古树年轻的百岁左右,年长的将近300岁了。村里的老年人协会会长王宏明今年70多岁了,他自觉当起了古树守护者,闲来在古树下散步纳凉时,就会向村里的孩子们普及古树知识。“咱们村有这些古榕树,让乡村的景色更加美丽,村民们还可以在树下乘凉,所以我们也时常提醒村民,特别是孩子们,这些古树需要我们的共同保护与看管,大家得一起上心呐。”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保护古树名木,对促进乡村振兴、绿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省各地将“古树名木保护”行动作为绿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汕头市现有名木1株、古树1215株,其中古榕树最多,有1018棵,其它的古树有古木、古樟树、古秋枫等,最老的1株古树是古秋枫,树龄约1200年。2018年,我市完成了全市古树名木普查、政府公布及挂牌等工作,依托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按照“一树一档”的要求,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状况的动态管理,对辖区所有古树名木建档。2022年完成补充调查和挂牌工作。今年以来,汕头发布2号市林长令,以林长制为抓手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统筹省、市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约200万元用于古树名木复壮保护。近年来,我市及时抢救复壮古树13株。
“我一直跟村民们说,这些古树是我们村里的宝贵资源”。东溪村党总支部委员王敏告诉记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共同来爱护它们。为了确保古树的健康,我们会不定时地对它们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损坏,有没有受到蚂蚁或虫害的侵扰,还会留意树枝是否有缠断的情况。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我们会立即联系专业的人士前来整理,并对古树进行鉴定,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保养它们,确保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也是对中华文化根脉的守护,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今年3月以来,我市开展“‘汕’护古树 根在中华”——海内外青少年守护古树名木行动,发出守护百年古树名木行动倡议,已开展“古树下的课堂”“百侨认百树”“百校、百站结对百树”以及“守护百年古树”主题摄影、绘画、文学、手抄报等创作征集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社会各界认识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历史意义,呼吁青少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参与绿美汕头建设。王敏表示:“我们希望海内外的青少年也能积极参与到保护乡村古树的行动中来,希望他们体会到保护古树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以县镇村绿化为主线
推进绿美生态建设
在澄海区溪南镇梅浦村,该村与汕头融媒集团共建的小树林正焕发勃勃生机,梅浦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詹能介绍,这片“共建林”主要种植了梅树和桃树,“因为梅浦村名中有个‘梅’字,我们就从这方面入手进行规划。当梅花、桃花盛开的时候,就吸引了许多市民群众前来观赏。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也为我们绿美家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的“共建林”已遍布城乡各地,这些绿色“笔触”书写了全市绿美生态答卷。2024年过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汕头坚持以林长制为抓手,以县镇村绿化为主线,创新推进绿美广东、绿美汕头生态建设,交出亮眼的成绩单。截至6月,汕头已完成林分优化任务1.08万亩、森林抚育1000亩,种植各类苗木68万株,完成“县镇村”绿化全年任务170%。推动57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4.25万名在职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植树护绿等志愿服务,利用“绿美汕头”植树小程序,广泛发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全社会积极捐款,积极争取在外侨胞、乡贤和辖内企业出资认捐认种。今年共投入资金1.7亿元发动各方力量开展全民植绿活动5000多场次,建设一批“侨心林”“乡贤林”“青年林”“共建林”等主题林。
持续深化河湖治理
守护城乡绿水清流
今日的练江,一江碧水浩荡东流,水清岸绿、鱼跃鸟飞。作为潮汕人民的母亲河,练江是重要的生态宝库,也是展示民俗、寄托乡愁的文化载体。刚刚过去的龙舟季,练江处处赛龙夺锦,多个乡村响起铿锵战鼓,人们乐享绿美生态建设的喜人成果。练江畔的潮阳区贵屿镇,今年就有东洋、华美、龙港等6个社区或村在江河或池湖举办了龙舟赛。
东洋社区居民郭先生表示:“经过大力的整治,我们的水质环境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变得非常好了。因此,我们这次有幸能够举办龙舟赛,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希望以后每年都能继续举办龙舟赛,给大家提供一个欢乐、相聚的平台,让大家都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华美社区居民马先生也感慨地说:“我见证了近几年来华美社区的巨大变化。这里新建了一个湿地公园,环境变得非常优美,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而且,今年龙舟赛特别多,我也去了一些村里观看大家的龙舟比赛,场面都非常壮观,大家的热情也十分高涨。”
水环境治理,既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品质、造福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汕头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重点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压实河长、湖长制工作责任,持续深化河湖治理,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其中,练江整治是践行生态文明的“主战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任务要求,结合“三个结合”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练江综合整治,一体推动练江流域污染治理、产业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增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内生动力。如今,全市5个国考断面、2个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练江实现从“污染典型”蝶变为“治污典范”,获评“2023年广东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
此时的练江,龙舟战鼓暂歇,江面恢复平静,但守护河湖的工作还在进行。各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压实河长、湖长制工作责任,持续深化河湖治理,推动河湖“清漂”、“清四乱”专项行动。东洋社区党委书记郭理铭表示:“我们落实河长制,确保每一片水域都有明确的负责人。比如,这个池塘属于一片水域,那么就由我们专门的包片干部来负责,对水面上的漂浮垃圾天天进行打捞,保持水域的清洁。我们已经把这样的工作形成了一种常态化,确保这里的水域环境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水环境的监管工作,努力提升水质和环境,争取每年都能成功举办龙舟活动,让大家在干净、美丽的环境中享受龙舟赛的乐趣。”
贵屿镇水利所负责人郭元强介绍,近年来,贵屿镇积极响应市、区关于推进练江综合整治的工作部署,“我们采取了断源、截污、清淤、修复、美化等五方面措施,对老练江及其支流进行了全面的清漂清淤工作,同时结合当前的绿美生态建设,通过植树增绿的方式进行了美化。我们打造老练江示范带,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还建起了湿地公园等滨水绿美休闲空间,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享受到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成果。”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也带来实打实的经济效益,练江流域内涌现了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多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我市正以练江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强化污染减排,积极腾出环境容量指标,推进汕头国际纺织城项目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引入环保管家,推动传统印染企业减污降碳、绿色发展;推进潮阳区贵屿镇北港经济带等项目建设,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百千万工程”生态经济带。潮阳、潮南印染园区2023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加66%、33%。东洋社区也借助汕头国际纺织城辐射效应,建起了纺织产业园,预计将创造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至少800万元的收入。东洋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黄文耀表示:“我们在2022年成功成立了这个产业园,目前已经有多栋楼封顶了。接下来的目标是尽快在国庆之前让企业搬进来开始生产。这样一来,村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分红等方式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这也将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让村民拥有更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当前,我市正围绕“三个结合”机制,推动练江整治提档升级。在阶段性治理举措和长远性治理机制相结合方面,将制定《汕头市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纳入今年全市重点立法项目,以法律的形式巩固练江长效治污机制,推动练江整治迈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强化截污控源,着力打造“厂-网-河”一体化系统治理模式,深化干支流综合整治,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在练江整治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方面,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产业园区减污降碳、绿色发展,打造“百千万工程”示范带,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群众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方面,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通过建立新闻发布会、“曝光台”和“随手拍”等机制,以及创建环境教育基地,构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力促练江流域从“1.0”版本向“2.0”版本提档升级,把绿美练江打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