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东莞没想到,那直径只有原子十万分之一,简直微不足道的中子,落在松山湖后会「散裂」出这般庞然的「科研密林」。
随后一批高校院所、实验室、研发机构、专精特新企业跟着迁移于此。一群群教授、研究员甚至院士带着数百项研究课题常常出没于此。
今天的松山湖,除了生态葱郁,空气中闻着都是科创的味道。但细品下来,似乎少了些烟火气。
好山好水的松山湖
开始不再寂寞
在松山湖生活过的人,感受都很直观:环境好,住起来舒服,但是好山好水也好寂寞。
就连「湖里人」这个称呼,也带着一丝「与世隔绝」的自嘲意味。
松湖烟雨风景区
过去24年,松山湖从种植一片荔枝林到建成一座科学城,已是一场奇迹。首先要啃的「硬骨头」是发展产业,人居生活配套一开始没跟上情有可原。
也许不断接收到「湖里人」的呼声,也许松山湖原本就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划,生活寂寞的「短板」近年来不知不觉正补齐。
佳纷天地、万科生活广场、万象汇先后落成,从最早的社区商业配套,到变换最新时髦美陈的商业综合体,「湖里」各类消费业态一应俱全。
松山湖万象汇
今年新开放的松山湖科学公园,让原本的儿童游乐场也捎上了科普味,不经意显露出「湖里湖气」——科创从娃娃抓起。
松山湖科学公园©创新松山湖
还有主动「还湖于民」的松山湖管委会办公区,正在紧锣密鼓策划打造集科学、文化、艺术与商业交融的新地标——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这可是把最好的湖景留给公共文化服务。
如果说乐业是吸引人才来莞的前提,那么安居则是让人留驻的底气。松山湖正为它的生活魅力值订制出一份提案。
经历了什么
他们会想安家松山湖
放眼东莞,松山湖人口不算多,但胜在人才济济。
要知道,「湖里」每十人就有五六个是大学本科,硕博毕业、科研人才数量均占全市第一。
湖漂易,安居难。我们与几位正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湖里人」聊了聊,想知道在什么时刻,他们会萌生在这里安家的想法。
当车窗外景色变得通透,柏油马路宽阔起来,嘉宝就知道已经到松山湖了。
从常平镇的家里到松山湖上班,导航上看似距离不远,实际至少也要40分钟。
要是遇到堵车,大概率就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刚好归入「极端通勤」的范畴。
在松山湖,许多青年跟嘉宝的通勤情况相似,他们来自东莞其他镇区,因更好的就业机会来到松山湖。嘉宝就遇见过从凤岗过来上班的,每天开车来回通勤100+km,足足2个多小时。
长远来看,如果可以在松山湖拥有一套自己的小居室自然最好,但嘉宝刷过中介app,房价数字对98年生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不友好。
白天搞事业在松山湖,晚上睡觉回镇区老家,这些仅「一只脚」扎根松山湖的人,忍耐着极端通勤时长的人,默默地把在松山湖安家列入「人生待办事项」。
松山湖还有一些更为「远道而来」的人,比如东北人小付和小刘。在哈工大硕士毕业后,他们南下3000多公里,来到松山湖这个陌生的园区落脚。
与珠三角地区普遍不想离家太远的习惯不同,挣脱家乡到远方闯闯,是当代东北青年的主流心态。
来到松山湖,小付和小刘适应得比想象中更快,从事着专业对口的研发工作,闲暇时可以到松湖烟雨散散步骑骑车,还结伴参加松山湖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的公益兴趣班。
他们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一选就选中一个方方面面都挺满意的事业打拼地。
因此来了才不到三年,在与深圳、苏州等城市的发展前景对比后,这对刚领证不久的新人已然决定要在松山湖安定下来。
他们此前一直都在松山湖与大岭山交界地带租房,合同一到期,就得找地方搬家,像这种随机波动的租房生活,小付和小刘已经开始厌倦了。
他们想在松山湖中部,真正安下一个自己的小家,离公司近,离他们喜欢溜达的松湖烟雨也近。
「松山湖的生活环境、教育资源都越来越好,我俩快三十而立了,该为以后好好规划。」
「当时松山湖还没建起来,偶然出差路过东莞,感觉都是工厂,路上车很多也很混乱。」
老家在山清水秀的广西,曾在大都市深圳工作多年的曾先生,早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东莞的印象说不上好。
那时他怎么也没想到,若干年后,会携妻儿安家落户在东莞的松山湖。
缘由来自大疆创新董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2014年,李泽湘看中东莞高度集中的制造业资源,便在松山湖创办了机器人基地。
XbotPark机器人基地
其后,一大批原来在深圳的机器人企业迁至松山湖,当中包括曾先生任职的松山智能。
曾先生清楚记得那是2018年,这是他第一次认真感受东莞这个地方。
至今待了6年,如今在他眼里,东莞再也不是当初印象中的「蛮荒之地」。医疗水平有保障的医院,能购物能聚餐的商圈,老婆孩子爱去遛弯的公园,这一切让他感到惬意。
到了35+的成熟年纪,曾先生的事业发展早已趋于稳定,想把更多心思花在小孩身上。
自己的工作地同样也是教育资源高地,这应该是最能打动他安家的理由。
安家「种子计划」
松山湖人才梦想第一套
在松山湖变得越来越完善的今天,它的下一个发展主题应该是什么?
不单是科技产业发展,而是人居与科创的共融。不单是吸引人才汇聚在此,更需要让人留下来,把家安在这。
文中采访到的嘉宝、小付小刘、曾先生,是其中的缩影。对更大规模的跨镇通勤、租房湖漂、单位迁移的人来说,能安家,才是真扎根,能解决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投入在松山湖这片科创热土上耕耘。
其实地方政府比「湖里」青年才俊更着急,谋划得更靠前,他们深知做好人才服务和住房保障,是让松山湖从生态之城蜕变为人才之城的关键要素。
据了解,松山湖管委会不断绘就人才住房的「房源版图」,先后量身定制了公租房、保租房以及面向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房,构建出层次丰富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但还有一个堵点尚待畅通:
产权型的人才住房。
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在松山湖管委会的积极推动下,由园区国企科学城集团开发建设的首个三限房项目——松山湖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终于面市,位于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心科教研创组团」。
松山湖三限房认购条件
这无疑是为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研发人才切实减负——在松山湖不那么「轻松」的商品房价格体系之外,开辟出产权型的人才住房保障项目,而且还是东莞目前最大的三限房项目。
这就是人产城思维,人是摆在第一位的。
预约参观松山湖三限房
7月20-21日,国际人才社区将迎来生活体验中心及样板房的开放,欢迎「湖里」奋斗者家庭亲子同游。
在活动现场的4个打卡点(彩绘/拓染摊位、最强大脑问答墙、盆栽展示区、样板房)任意一处完成打卡盖章,可凭单个印章领取美食券一张,用于兑换美食摊位的食物与饮品,每人限领4张美食券。并且集齐4个集章点的印章后,可到前台领取文创礼品一套。
期待大家参与,来看看可能是未来松山湖最有烟火味的小区,「半价」买房不是梦。
你对松山湖的印象是什么?
你梦想的家是什么样的?
我们将会精选【5条】留言
送出「种子计划」文创小礼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