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天前,苏州住建局又出了新政。‍‍‍‍‍‍

不是限购新政,也不是降息新政,而是产品新政。‍‍‍‍‍‍‍‍

「苏州住宅品质设计指引2.0」关键要点如下:

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0m。

144㎡以上层高不小于3.15m。

生活阳台最小进深不宜小于1.5m,最大进深不宜大于2.4m。鼓励设置空中花园。

住宅起居室短边净宽不应小于3m;

两个卧室(含两个)以上的户型,其中一个卧室的短边净宽不应小于3m。

144㎡以上住宅户型入户门宽度不应小于1.2m,并应采用子母门。

这款「产品新政」固然没有「首付新政」过瘾,但没有理由低估它。因为未来好房子的「初始密码」就在字里行间。

不夸张地说,甚至地产行业的未来都在其中。

看看刚公布的六月全国楼市数据就知道了,这一届买房人已经开始整顿自嗨的地产人。‍‍‍‍‍‍‍‍‍‍‍‍‍‍‍‍‍

好房子的第一责任人,首先是政府,其次才是开发商。‍‍‍‍‍‍‍‍‍‍‍‍‍‍‍‍‍‍‍‍‍

政府先制定游戏规则,开发商后读题答题。没有游戏规则的解放,行业就只能内卷至死。‍‍‍‍

以此为前提,对客户需求的洞察,产品端的创新与兑现,开发商责无旁贷。‍‍‍‍‍‍‍‍‍‍‍‍‍‍‍‍‍‍‍‍‍‍‍‍‍‍‍‍‍‍

这堂产品课,已欠费许久。

早先,它被高周转下的批量复制打断,继而,被限价折磨,然后,又被过去三年多的行业大调整严重耽搁。

现在,终于抵达了不得不为之的时间点上。

如果再做不出更好的房子,那就不再是企业能力高低、价值观良莠的问题了,而会演化为行业生死存亡之事了。‍‍‍‍‍‍‍‍‍‍‍‍‍‍‍‍‍‍

幸亏,还有很多人在认真解题。

几个月前,金茂率先在行业升级了全系产品线,推出「金玉满堂」产品家族。‍

当时我认为,这是对「这一代地产人不能输在房子上」的最好接龙。‍‍‍‍‍‍‍‍‍‍‍‍‍‍‍‍‍‍‍‍‍‍‍‍‍‍‍‍‍

不到一个月,「金玉满堂」产品家族的第一个璞系作品就在西安曲江落地了。从开盘结果看,颜值很正义,地段很稀缺,产品够创新,迅速就在西安立住了。‍‍‍‍‍‍‍‍‍‍‍‍‍‍‍‍‍‍‍‍‍‍‍

事后,我输出了一个观点:‍

一周前,我又去天津看了一个「金玉满堂」产品家族里的又一个IP作品,它是棠系在全国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上东金茂晓棠。

按照我的理解,璞系与棠系分别是金茂的府系与悦系的升级迭代版,客群定位其实没有很大不同。只不过,今天的璞系与棠系,比前辈表现出了更强的倾听市场的意愿,更敏锐的捕捉了这一届买房人的口味。‍‍‍‍‍‍‍‍‍‍‍‍‍‍‍‍‍‍‍‍‍‍

口味是一切的谜底。‍‍‍‍‍‍‍‍‍

在走访金茂晓棠的实景示范区与样板房时,我本能地以为,它最大的标签就是一个新IP的首发之作,但是一个半小时后,的确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已经默默在心里种草:集试验性、功能化与烟火气与一体,它用不属于任何同行的方式让人轻易就记下了它。‍‍‍‍‍

我从未用如此浮夸的词汇来描绘一个楼盘,但是,我的四个感受是真实的。

1,眼见为实。

回来后,我反复对比了效果视频与实景展示,还原度太高了。眼见为实是它真正的销售道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无印良品化。

不夸张地说,第一次在样板房里,我消解了对各类厨电卫浴品牌的价值感——品牌让位于功能,很多新功能第一次密集出现——它甚至验证了我最近知道的一个产品研发趋势:无印良品化。此刻,这个小趋势正在南方市场生成风暴。

3,终于在北方楼市看到久违的架空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用真实生活场景驱动产品。‍‍‍‍‍‍‍

走出金茂晓棠的样板房,有一个感觉会留在脑海里——它到底致敬(模仿)了谁,还有哪些同行正在做类似的事情。

不管如何,它们似乎都有一股共同的气质:产品迭代的灵感是被真实的生活场景驱动的,不是自嗨,也没有假想,而是把产品的设计理念真正植根于在新一代买房人的生活诉求里。

以上四点,很真实地发生在天津东丽区上东板块的百万大盘金茂智慧科学城里。作为即将推售的新产品,上东金茂晓棠的售价只有2万+,但是,没有人敢轻易低估这个「2万+」楼盘的风向意义。

我甚至认为,这两个不自嗨的样板房,应该出现在全国同行的市调清单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敢放这样的结论,我必须花一些篇幅来论证一个核心观点:尊重真实生活场景的房子,更有可能通向未来。‍‍‍‍‍‍‍‍‍‍‍‍‍‍‍‍‍‍‍‍‍‍‍

在上东金茂晓棠,至少有两个场景击中了像我这样的潜在用户,也一定挑战了不少还在惯性导航的地产同行。‍‍‍‍‍‍‍‍‍‍‍‍‍

首先是收纳,以及背后的消费心理。‍‍‍‍‍‍‍‍‍‍‍‍‍‍‍‍‍‍‍‍‍‍‍‍‍

上东金茂晓棠的收纳系统,出自日本设计师本间贵史,被官方夸张地描述为「巨兽收纳」。

以建筑面积约135平米户型为例,在交付与选装加载后,整个柜体的总收纳面积量化为约1.7万升,相当于约446个20寸的40L登机箱(含加载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数量够多,柜体的尺度也很见心思。

我在样板房里,既见到了足以吞入整个行李箱的玄关柜,也看到了在卫浴间小空间里的收纳创新,它太小而不值一提,但是当你做出来了,真的会让人感到贴心。‍‍‍‍‍‍‍‍‍‍‍‍‍

类似的场景,每个户型至少有14个。更不用说,玄关台面上的无线充电板,洗水池上的自动冲杯器,家政间的隐藏式衣架,以及,砧板上贴心展示了生面与荤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样板房里,消费者会被很多功能细节吸引从而开始「去Logo化」,品牌不是不再重要,而是第一次让位于功能。在预算有限的大前提下,金茂晓棠的样板房,可能无意之中契合了一个正在崛起的消费趋势:无印良品化。

一位开发商哥们给我说,消费升级或降级,没有对错。对开发商来说,「无印良品化」就是一种解题思路而已。目前,万科、华润在一些项目上已经开始实践这个做法,他个人笃信会破解冰冻观望的市场。‍‍‍‍‍‍‍‍‍‍‍‍

「买房人手里就这么多钱,多两万都吃力,他们就想以最小的成本入住,但是功能必须既有还有。这时你怎么办?开发商只能去掉自己对品牌的幻觉和执念,用功能来弥补品牌的差异。事实上,国产品牌厨浴家电的特色功能或许还更好用呢。」‍‍‍‍‍‍‍‍‍‍‍‍‍‍‍‍‍‍‍‍‍‍‍‍‍‍‍‍‍‍‍‍‍‍‍‍

我以前看豪宅比较多,习惯留意厨电卫浴品牌。但在金茂晓棠的样板房里,我真的一开始就忘记了这个习惯,因为可研习的功能细节太满配了,它们从角落里跑出来,真心杀伤了我。‍‍‍‍‍‍‍‍‍‍‍‍‍‍‍‍‍‍‍‍‍‍‍‍‍‍‍‍‍

再说说架空层与归家动线。‍‍‍‍‍‍‍

架空层是北方人不曾多见的产品。在经典的B端开发逻辑里,很多人认为,它受困于限高,不适合北方天气,有蚊虫叮咬之苦,因此判它死刑。‍‍‍‍‍‍‍‍‍‍‍‍‍‍‍‍

因为它拓展出来的增量空间,经过设计师的巧思,最终演变为非常多元有趣的生活场景——这个现实在南方楼市发生过,北方楼市也必定会发生。‍‍‍‍‍‍‍‍‍

上东金茂晓棠就跟我站在一个阵营。

在这个2万+的楼盘里,他们就展示了架空层入侵我们真实生活的画面。‍‍‍‍‍‍‍‍‍‍‍‍‍‍‍‍

它被命名为:晓棠CLUB。经过室内外一体化的处理,它被打造成一个集文化、趣味与艺术的泛会所式社交空间,可以用于邻里会客,阅读区,围炉夜话之地,全龄儿童共享乐园,四点半学堂,小剧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来说,一个2万+的楼盘通常不可能支撑得起足够面积的会所,但是现在,架空层站出来承担了这个角色。

同样的消费认知反差,也出现在归家动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茂晓棠规划了一条长达140米的归家动线,一排底商将由真正取悦年轻人的业态填满:鲜花,烘焙,咖啡,便利店等。在这条动线上,设置了两个归家出入口,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把城市的烟火气,装到家园里,让回家变成一件真正松弛的事。‍

我开玩笑说,不会最终变成沙县小吃吧。对方说,这个确定不会出现。

这个玩法,也可能挑战了很多同行。但是我知道,在北京、上海,万科的设计师们已经在东庐、理想之地这样的产品IP里,以更大的尺度正在试验类似的做法,它们已经取得成功。‍‍‍‍‍‍

架空层与归家动线的再思考,其实是一个更大问题的缩影:到底把好产品研发的权力交给谁?

当然是交给对这一届买房人的口味更敏感的人。

然而,比产品系创新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护航它的兑现之路。‍‍‍‍‍‍‍‍

在市调上东金茂晓棠的过程中,我的另一个感受也想站出来说话:

如果,关于细分场景的需求判断出现了分歧,谁说了算?‍‍‍‍‍‍‍‍

如果,产品创新挑战了公司既有的采购体系,怎么平衡?‍‍‍‍‍‍‍‍‍

还有哪个业务部门必须加入到创新研发中,并承担责任?‍‍‍‍‍‍‍‍‍‍‍‍‍‍‍‍‍‍

这些答案对金茂尤其有意义。

从历史上看,金茂是一个起家于单一产品IP而崛起的公司,产品的迭代与创新性既是成功的基因,也是它生存的本钱。‍‍‍‍‍‍‍‍‍‍‍‍‍‍‍‍‍‍‍‍‍‍‍‍‍‍

有趣的是,我听到了至少一个答案。

金茂华北区域正在激活一个「超级买手计划」。它的核心内容是,由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扮演那个超级买手的角色,它可以适度打破公司既有的采购体系,完全基于产品端的最新设计标准,来选择部品、家电、品牌等,核心意图是最大程度地兑现产品的初心。‍‍‍‍‍‍‍‍‍‍‍‍‍‍‍‍‍‍‍‍‍‍‍‍‍‍‍‍‍‍‍‍‍‍‍‍‍‍

在我看来,这个计划很有新意,很务实,也很接地气。‍

如果一个开发商做不出更好的产品,从来都不是某个部门的锅,既不是设计,也不是营销不行,而更有可能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今天的行业,需要比过往更依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反思金茂这个2万+案例,地产行业似乎正处在一个产品力重新大爆发的节点上。‍‍‍‍‍‍‍‍‍‍‍‍‍

历史转折点的出现,从来都不是锣鼓喧天式的,很多时候,它都是悄然发生,不知何时,不知何地。‍‍‍‍‍‍‍‍‍‍‍

没有人能够开出上帝视角,大部分人都后知后觉。‍‍‍‍‍‍

正因为这样,每个小案例都有价值,虽然价值都有半径,但最终它们都在为一个更好的行业未来添砖加瓦。

紧张起来吧,这一届买房人真的已经开始整顿那些在自嗨中惯性导航的地产人。‍‍

前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