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江西一农妇上街买东西时,看见一张报纸上写着,陈毅副总理接待外宾。
农妇瞬间泪如雨下,嘴里念叨着,原来他没死,原来自己的丈夫没有死,她甚至还喊着要去北京找丈夫。
农妇哭着喊着跑回家,村里人都以为农妇疯了。
而农妇的丈夫见她回到家就开始收拾包袱,也以为她是受了什么刺激。
那么这位农妇是谁?
她为什么说陈毅副总理是她丈夫呢?
这位农妇叫赖月明,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白石村。
由于赖月明家庭极度贫困,她的父亲将她托付给叔父抚养。
然而赖月明的叔父后来却染上了鸦片,家中从此一贫如洗。
为了筹钱,叔父甚至将赖月明卖了当别人的童养媳。
作为童养媳,赖月明不仅缺衣少食,还要不停地干活。
然而,她的命运却在15岁时发生了巨大转变,红军的到来将她从这个压抑的家庭中解救了出来。
赖月明对红军的帮助心怀感激,她也迅速接受了革命的新思想。
思想进步后,她被推选为村妇女改善委员会主任。
1932年,共青团中央为缺乏教育的党员提供了上学的机会,于是赖月明被组织安排到江西瑞金师范学校学习。
然而,随着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第一次合作破裂,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展开了围剿行动。
面对国民党的迫害,共产党员们不得不撤离。
赖月明所在的学校也被迫停课,随后她被分配到少共儿童局工作。
与此同时,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之一陈毅正带领部队准备反攻。
不久之后,中共中央的主力军取得了胜利,击溃了国民党的围剿。
战后,红军前线部队来到江西稍作休整,而红军的停靠点正好在赖月明所在的组织地。
为了欢迎战士们,少共省委决定举办一场慰问演出,而赖月明凭借标志的长相和动听的歌声成为了压轴表演人员。
起初她并不知道坐在前排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毅首长,直到几天后两人在乒乓球台偶遇,两人聊了几句,她才知晓陈毅的真实身份。
当时陈毅因妻子去世而时常哀愁,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为他介绍个姑娘。
因此赖月明与陈毅在球桌上的互动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觉得两人非常合适。
江西省委书记张继之找到了陈毅,要把赖月明同志介绍给陈毅。
陈毅听后以为是开玩笑,笑呵呵地答应了。
另一边,赖月明听到同志们的撮合,赖月明也不好意思再推辞,再加上她心里也确实对陈毅印象好,于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1932年重阳节,陈毅与赖月明正式结为夫妻。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夫妻俩刚结婚便过上了聚少离多的生活。
尽管如此,赖月明还是跟随组织执行返回家乡疏散群众的任务,参与地方埋伏工作。
遗憾的是,这一别竟成永别,赖月明再也没能见到陈毅。
那么当年赖月明与陈毅分开后发生了何事?
1954年,农妇与前夫因战火分别二十年,两人都以为对方死了。
结果没想到后来一个改嫁当了农妇,一个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副总理。
赖月明本是一户人家的童养媳,日子过得很艰辛,因为红军的到来才将赖月明拯救。
于是赖月明便加入了共产党,之后巧遇了陈毅。
最后他们喜结良缘,成为了夫妻。
可两人在一次任务中彻底失去了联系,直到二十年后赖月明才得知陈毅还活着,并且还是副总理。
那么赖月明会去北京找陈毅吗?
当年两人又是为什么会失去联系呢?
赖月明当年随组织返回家乡,执行疏散群众的任务,参与地方的埋伏行动。
但由于叛徒的出卖,她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无处可去的赖月明只好躲在山上的一座破庙中,用野菜和水充饥。
赖月明的父亲得知她的处境后,悄悄将她接下山,并安排她嫁给一位老实的鞋匠。
尽管赖月明拼命反抗,却还是没能改变父亲的决定。
为了确保女儿的安全,父亲散布了赖月明跳井自杀的消息。
当陈毅派人寻找赖月明时,只得知赖月明同志在战争中被俘,不愿屈服跳井自杀的信息。
为了纪念她,陈毅专门写了一首《兴国旅社》,怀念他们曾经的那段岁月。
被困在农村的赖月明心情焦虑,多次尝试与外界联系,但都未成功。
后来她打听不到陈毅的消息,以为他已经在战场上牺牲,逐渐放弃了逃离的念头。
几年后,鞋匠在外地意外去世,赖月明改嫁给一位退伍的残疾军人,并育有两女一子。
1939年,为了帮助陈毅走出失去妻子的痛苦,党组织为他再次保媒。
这次,陈毅与战地服务团的张茜结婚了。
1954年,赖月明在报纸上看到了陈毅的消息,决定前往北京见他。
她向丈夫方良松讲述了与陈毅的往事,方良松才知道她是陈毅元帅的前妻。
然而,他坚决反对赖月明去北京见陈毅,因为他担心赖月明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1972年,陈毅将军因病去世,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国。
远在江西的赖月明得知后,悲痛欲绝,流下了泪水。
直到1988年,赖月明才有机会堂堂正正走进纪念陈毅的大厅,看着眼前的遗像,她失声痛哭。
赖月明与陈毅因战争分离了整整54年,这一天终于来了,却又太晚了。
赖月明的经历体现了那个动荡年代个人命运的无常。
她原本随组织执行任务,却因叛徒出卖被迫与组织失联,躲在山中求生。
她的父亲为保护她,安排她嫁给鞋匠,并散布她自杀的假消息。
赖月明的命运已经脱离了她的掌控,被迫进入了另一段人生轨迹。
而正是这种无力感和被迫改变命运的经历,反映了战争年代个体在大环境下的无奈和悲苦。
热门跟贴